概況
逆向文化衝擊最早由學者Scheuts(斯格茲)於1944年提出,主要是指出國人員在離開本土相當一段時間內,經歷了異文化的衝擊、適應過程後,回到母國時對於曾經熟悉、現在卻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環境產生的類似於進入新文化後的不熟悉、誤讀等現象。
在逆向文化衝擊下,海歸往往難以適應而堅持自我,從而陷入被誤解甚至被批判的尷尬處境。《華聞周刊》就曾經做過一項“國人討厭海歸的十大理由”的調查報告。不少海歸也紛紛通過論壇、部落格等網際網路渠道表達了自己對逆向文化衝擊的難以招架的處境。一夜之間,故鄉人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原因
第一是海歸在本土文化環境中原有社會角色的喪失;
其次是歸國後時過境遷、親友謝世等因素造成心境黯然,同時,原有的人際關係網發生了較大變化,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少困難;
第三,價值觀的矛盾與衝突,在異文化中形成的一些價值觀和本土的傳統觀念相牴觸;
最後則是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產生了不必要的矛盾和誤解。
而逆文化衝擊的程度則與海歸出國時間長短、文化適應策略、大眾媒介使用程度等眾多因素相關。
過程
逆向文化衝擊建立在文化衝擊的基礎上,二者的心理變化過程類似,呈現出一種“W”型曲線。
當經歷了異文化衝擊的海歸回到曾經熟悉、現在卻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環境後,會再度經歷蜜月期、沮喪期、適應期、調整期。
案例
2012年1月14日,湖北的一名“85後”海歸女孩登上某電視招聘節目。但節目中她被主持人及現場考官貼上了“笑容狂浪”、“站姿做作”、“言語具有攻擊性”、“眼神寫滿蔑視和恨”等標籤,最後失敗離場。
事後,這名海歸女孩卻得到了絕大多數網友的支持,認為她“機智、大方”,只是受到國外文化薰陶而表現得個性鮮明、舉止獨特。這一事件甚至引發了社會對於海歸“逆向文化衝擊”的廣泛討論。
應對
面對逆向文化衝擊,海歸首先要從心態入手,事前多了解國內信息,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如參與跨文化交際機構的相關培訓,與有相同經歷的人相互交流和學習。
其次,積極利用當地的大眾媒介等,觀察和了解風俗民情,努力嘗試改變。結交新朋友,加入校友會,迅速重建社交圈,在關鍵時刻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幫助。
另一方面,來自社會的多方力量協助也至關重要。政府相關部門、地方留學組織應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寧波的海歸購車免稅、南京的海外人才公寓、浙江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和人才手機報等,都是服務海歸的創新舉措。
海歸克服逆向文化衝擊的過程是對母文化的一種再認識和再融入。陣痛期難免出現的各種問題,往往需要海歸以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去比對、去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