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腸-直腸殘端吻合術

迴腸-直腸殘端吻合術(iliorectal anastomosis),是全結腸切除後的小腸斷端與直腸吻合重建消化道連續性的術式。用於大腸息肉病,息肉瀰漫整個結腸,且有高度惡變傾向施行手術治療。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根據患者情況和手術要求可選用全身麻醉或者連續硬膜外麻醉。
2.術前準備
(1)用內鏡和影像等檢查手段明確病灶的性質和確切位置,仔細設計手術方案。並仔細詢問家族史,對遺傳傾向的家族進行結腸息肉病篩查,包括基因檢測。
(2)注意檢查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糾正貧血、營養不良和水電紊亂。
(3)不全性結腸梗阻的病人術前3~5天進清流食。術前1天口服乳果糖導瀉。
(4)無梗阻的病人術前1日下午用口服法做機械性全胃腸道灌洗。
(5)術前1天開始口服甲硝唑和新黴素。麻醉誘導時靜脈給予預防用抗生素。
(6)術前不必常規放置胃腸減壓管。

適應證

1.凡結腸息肉病,如發現直腸息肉後能及時行電灼切除者,可選擇大腸全切除小腸直腸吻合術。
2.直腸及結腸內息肉密布,息肉間腸黏膜有增殖性病變,可能癌變或息肉已有癌變,不願接受永久性迴腸造口術時,可選擇大腸全切除迴腸-肛管吻合術。
3.大腸滿布息肉,直腸內有部分息肉,直腸內息肉無惡性變時可以行大腸全切除、直腸黏膜切除、迴腸鞘內拖出術,加迴腸-肛管吻合術。

手術大致步驟

1.先採用腹腔鏡游離結腸肝曲和結腸脾曲,以縮短切口長度。然後做下腹部正中切口,暴露手術野。
2.通過楔形剝離腸系膜游離出相應的結腸腸段。
3.從迴腸-盲腸瓣開始,剪開長10~20 cm的升結腸側腹膜游離升結腸,然後切斷及結紮胃結腸韌帶游離橫結腸,最後游離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4.在切除範圍附近用軟腸鉗夾閉擬保留的腸腔,並用硬腸鉗夾閉擬切除的腸段。
5.周圍用紗布墊隔離。
6.切除腸段,腸腔消毒。
7.用手工縫合法或者從肛門插入吻合器做迴腸-直腸殘端端-端吻合,也可以在腹腔內用吻合器做迴腸-直腸殘端端-側吻合。
8.吻合完畢後,仔細檢查吻合口血供情況、有無出血和密封情況。縫合關閉腸系膜裂隙。
9.吻合口旁留置引流管。
10.分層閉合剖腹術創口。

注意事項

縫合系膜時注意勿傷及血管。

術後併發症

除一般術後併發症(臥床後深靜脈血栓形成、切口和創面併發症以及麻醉併發症)和病人特異性併發症(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外,早期的術式特異性併發症是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後期術式特異性併發症有吻合口狹窄和腸粘連等。

術後護理

1.注意觀察生命體徵。注意引流管引流液的顏色和量,保持引流管通暢。
2.麻醉甦醒後可以少量飲水,一般不必留置胃腸減壓管。腸功能恢復後就可以開始進食。
3.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和感染徵象。
4.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支持。
5.留置導尿管至自己能排小便為止。

術後飲食

術後第1天可進少量水,第3天進流食,腸功能恢復後改半流食,以後根據情況逐漸改為軟食。維持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