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貧傷害

述貧傷害

述貧傷害是指對貧困生公開“述貧”而對學生造成的“二次傷害”。因為貧困生承受著自身無法控制的貧困環境帶來的壓力,容易多多少少產生自卑心理,有時甚至會心理比較脆弱。公開“述貧”迫使貧困生不得不犧牲隱私、自揭傷疤,極可能讓自卑者更加自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

概述

“我家在農村,爸爸務農,媽媽生病長期臥床,弟弟上中學,還有一個妹妹在上國小……”班級所有同學圍坐在一起,聽一位申請助學金同學“述貧”並評分,以確定助學金等級。

貧困生助學金,本是體現黨和政府對貧困生的關懷與鼓勵的良好舉措,在當下高校中卻逐漸演變為一出出“戲劇”。

評定方式

目前高校中對於貧困生助學金的“評定方式”,大致存在以下幾類:現場“述貧”、同學互評、了解各類消費情況、審查貧困調查表等,甚者還有看“臉熟”、拼“感情”等現象。

影響

述貧傷害述貧傷害
讓這些還滿臉稚嫩的貧困生公開“述貧”“拼窮”,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而且通過了解,口才好的學生往往更容易獲得同情,大多數貧困生站在講台上都是誠惶誠恐,內心的自卑可想而知。可見,公開“述貧”並不能完全真實反映貧困生情況,甚者讓不少別有用心之人鑽了空子,而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生經過“述貧”“拼窮”後,自己家庭的難言之隱、同學關係、社會交往各種隱私全都被揭露出來,感到無地自容,再也不願參與第二年助學金評定了……。

貧困生多來自偏遠地區,地方條件差,經濟發展滯後,這也是他們個人暫時無法改變的。公開“述貧”,讓貧困生本就脆弱的心靈再次受創,讓他們從此更加抬不起頭,嚴重影響他們的學業以及人生道路,致使這些孩子身“貧”心更“貧”。

建議

高校助學金等級評定應該採取更加人性化的手段,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完善評定機制,實現“公開、公平、公正”。

一是建立完善的調查審核機制。採取“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精準扶貧“四看”法進行實地考察調查,同時由教育部門牽頭民政、銀行等各類部門數據,建立專門的生源經濟信息信用系統,共同作為考察貧困學生的根據。

二建立良好的“懲戒退出”機制,一經發現有貧困生拿著助學金請客吃飯、旅遊或購買高檔手機電腦等現象,查實後立即取消其資格並責令退還助學金,以示懲戒。

三是建立“以工助學、勤工儉學”機制,減少現金在助學金中所占比重,鼓勵貧困生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樹立吃苦耐勞的品行和遠大的抱負志向,以此避免“白拿”“常拿”助學金養成懶惰習慣或被同學取笑造成不良心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