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坦克第65旅

近衛坦克第65旅即謝夫斯克—波美拉尼亞坦克旅(榮獲列寧勳章、兩枚紅旗勳章、蘇沃洛夫勳章、庫圖佐夫勳章和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的近衛紅旗謝夫斯克—波美拉尼亞坦克旅),1942年3月在沃洛格達市組建,番號為坦克第103旅。轄坦克第119和第420營、摩托化步兵機槍第103營以及若干其他部隊。

近衛坦克第65旅

編入隸屬於西方面軍的第61集團軍的坦克第3軍(1944年11月20日改稱為近衛坦克第9軍),並在其編成內於1942年7月初在博爾霍夫市以北首次參加戰鬥。8月下半月,協同其他兵團抗擊了德軍坦克第3集團軍向蘇希尼奇方向的進攻。9月調大本營預備隊,1943年1月起再度編入作戰部隊。1月至2月,在西南方面軍的頓巴斯進攻戰役中順利作戰。戰役中解放了克拉馬托爾斯克市(1943.2.5)。2月下半月至3月初,參加了抗擊德軍在哈爾科夫附近的反攻(參見哈爾科夫德軍進攻戰役)。3月底,同坦克第3軍的其他兵團和部隊一起擔任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5月初又編入坦克第2集團軍(1944年11月20日改稱為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並在其編成內一直戰鬥到戰爭結束。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該旅全體軍人勇敢戰鬥,協同步兵第307師和坦克第51旅以及一些炮兵兵團的部隊擊退了波內里地域德軍坦克和步兵的多次猛烈的重兵攻擊。在奧廖爾和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進攻戰役中,全旅人員表現了高超的軍人技能。由於出色地配合了第60集團軍的部隊解放謝夫斯克市(8月27日),獲得謝夫斯克旅榮譽稱號(1943.8.3)。9月初,隨坦克第3軍及集團軍一起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1944年1月中旬轉隸烏克蘭第1方面軍。1—2月,參加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進攻戰役,3至4月參加烏克蘭第2方面軍實施的烏曼—博托沙尼進攻戰役。由於在解放烏曼市(3月10日)的戰鬥中出色完成上級所賦予的任務,榮膺紅旗勳章(1944.3.19),而為了表彰全體人員在向別利齊市地域與羅馬尼亞交界的國境線挺進時所表現的勇敢精神,授予該旅二級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1944.4.8)。
1944年夏,參加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所進行的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由於在解放波蘭城市登布林(7月25日)的戰鬥中戰功卓著,榮獲二級庫圖佐夫勳章(1944.8.9)。由於全體人員在同德軍所進行的戰鬥中出色完成戰鬥任務並表現了頑強果斷的精神和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榮獲近衛稱號,改稱為近衛坦克第65旅(1944.12.1)。1945年1至3月,參加華沙—波茲南和東波美拉尼亞進攻戰役。全旅官兵同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所屬其他兵團一起以神速的行動從西面迂迴德軍華沙集團,協助波軍第1集團軍及蘇軍第47和第61集團軍的部隊占領波蘭首都華沙(1月17日)。為此,榮膺列寧勳章(1945.2.19)。由於在東波美拉尼亞的作戰中表現出色,獲得波美拉尼亞旅榮譽稱號(4月5日)並榮膺二級蘇沃洛夫勳章(1945.4.26)。該旅在柏林進攻戰役中結束了自己的戰鬥歷程。由於出色完成戰鬥任務,全體人員表現了勇敢和無畏精神,榮獲第二枚紅旗勳章(1945.6.11)。因戰爭年代立下戰功,全旅有3000餘人榮獲勳章和獎章,其中7人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歷任旅長

1942年3月—1943年7月為馬克西莫夫中校(1942年9月14日晉升為上校),1943年8月—1944年3月為哈拉耶夫中校,1944年3—6月為馬卡羅夫中校,1944年6月為庫里連科中校,1944年6月至戰爭結束為波塔波夫上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