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梁景和,歷史學博士、博士後。1956年7月生,祖籍山東蓬萊,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師從龔書鐸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雲志先生。主要從事社會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主持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委項目、博士後科研基金項目等,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要代表作有《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論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等。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女性文化》雜誌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理事、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等。
內容簡介
所謂陋俗文化是指特定時期內體現於風俗慣制上的並為傳統人倫文化所認同的文化糟粕。它包括兩方面的旨意:一是陋俗所反映的傳統人倫文化觀念中的糟粕;一是傳統人倫文化觀念糟粕所鑄成的陋俗。兩者是統一體中本質和現象的反映。陋俗文化與傳統人倫文化不同,傳統人倫文化不必非得具備陋俗現象不可,但陋俗文化卻必須具備它;陋俗文化又與陋俗不同,陋俗不必非得被傳統人倫文化認同,但陋俗文化都必須被其認同。這就是陋俗文化與傳統人倫文化及陋俗之間的異同點。本書從婚姻、家庭、女性、性倫的視角探索了近代中國陋俗文化的演變大勢,進而反映了人類精神進化的一個歷稃。
序言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兩重性,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如此,既有優秀的精華,也有腐陋的糟粕。對此應該進行認真分析,批判繼承,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有利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梁景和同志關於中國近代陋俗文化的研究,正是力圖對中國傳統社會習俗的精華和糟粕作出正確的區分和深入的探討,因此,它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也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中國陋俗文化,學術界曾有所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是有關中國陋俗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具體闡述,迄今為止對中國近代陋俗文化尚缺少全面、系統的研究。景和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陋俗文化進行了細緻的、較全面的探討,從而彌補了這項研究的不足。
文化是人創造的,是人的文化;人又是在文化環境中受陶冶,是文化的人。因此,文化問題從根本說是人的問題。人不是抽象的,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主體在社會客體之中,人在改造社會客體的同時改變著主體自身。沒有主體的改變,客體的變革不可能真正完善;不變革客體,主體也不可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改變。
本書正是以人創造了文化,人又被文化所束縛,這個文化效能和人的局限作為立論的主題,緊密結合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的變遷,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陋俗文化在近代中國的動態運演過程,揭示了傳統人倫文化塑造的民族心理在近代中國的演變大略。全書共分“首論”“婚姻”“家庭”“婦女”“性倫”和“結論”6卷,對中國近代陋俗文化的內容、特徵及其嬗變,做了較好的概括和深入的分析。作者沒有滿足於對陋俗文化現象的簡單羅列,而是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去探討社會生活和觀念形態之間的相互關係,既注重了顯形的社會生活,又深入分析了隱形的精神狀態,力圖挖掘出社會精神面貌的深層結構。特別是在“結論”卷中,作者著力剖析了陋俗文化的嬗變與人的精神進化的關係,指出,“近代中國陋俗文化的演變並非特定時期內孤立的文化現象,實際上,它既是人類精神進化過程中一個階段性的主旨,又是再次實現人的自身覺醒和精神解放的一個重要途徑。”並對近代中國陋俗文化的發展規律和經驗教訓予以總結。
後記
本書是我的博士論文。
1984年秋,我在北京師範大學做碩士研究生,攻讀中國近代文化史方向。當時學術界掀起一股文化熱,文化問題一下子成了顯學。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文化史方面的論文題,是很費心思的。有一次,我閱讀了龔書鐸老師1983年8月24日在《光明日報》發表的《戊戌新文化運動述略》一文,很受啟發。其中一段話直接導引出我的學位論文題。文章說:“維新派還重視社會風俗的改造,主張禁纏足、鴉片等陋習;提倡體育活動、講究衛生,甚至提倡工作、生活時間的條理化,注重工作效率,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文明改變中國封建社會陋惡落後的風習”。社會風俗是文化傳統、價值觀念以及社會經濟在人們生活方式上的體現,風俗本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近代中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發生了變化,文化觀念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社會生活也發生了變化。應當說近代社會習俗的演變是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後來在導師龔書鐸先生、李侃先生的鼓勵下,我確定了《20世紀初年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的碩士學位論文題。1987年初夏,以這篇論文通過答辯並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我到遼寧師範大學任教。這期間我一直把近代中國習俗的演變作為我的科研主攻方向。1988年秋,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北京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報刊和地方志,獲得了上千份有關近代社會習俗變革的資料,這些資料對我後來的科研工作補益甚大。
1991年秋,我到湖南師範大學做博士研究生。由於過去幾年的積累和思考,我確定博士論文題為《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導師林增平先生支持我做這個題目。1994年初夏,我完成了這篇學位論文並通過答辯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994年10月,我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做博士後。這期間,我在做博士後研究報告的同時,擠出時間,充分利用近代史研究所豐富的報刊和圖書資料,特別是一些家譜資料,對我的博士論文進行了補充和修改,並得到導師耿雲志先生的點撥,受益匪淺。
陋俗文化是一個特定的學術概念,它與傳統人倫文化不同,也與陋俗不同,所以很多不被傳統人倫文化認同的陋俗不是本書研究的範圍。
書摘
文化是人類智慧創造的,使人的身心在一定層次和維度上得到滿足和發展,人際關係及人與自然關係得到方向性轉換,社會形態得到實質性變革的一種功能性模式。
在這個文化界定里反映了我對文化基本特徵的看法。其一,肯定文化是人類智慧的創造物,而排除了非人類智慧的創造物,在人類還不能斷定是否存在非人類智慧的創造物之前,文化只是人類自身創造的產物。其二,文化是一種模式,具有一種靜態的特質。這種模式不僅僅是顯形的,實際上它有顯形的物化形態和非顯形的非物化形態這樣兩種表現形式。顯形的物化形態易於理解,每個具體事物都存在顯形的物化形態的模式。而非顯形的非物化形態的文化模式亦存在。諸如政治學上的社會制度、哲學上的學說體系、倫理學上愛憎的評價、文學上人物的褒貶、工藝學上作品創作的構思、機械學上機器製造的設計等等均屬於非顯形的非物化形態的文化模式。其三,文化模式具有功能性,這種文化功能可以產生一種動態的功效特質,這種功效主要體現於對人本身、對人際關係及人與自然關係、對社會形態的直接作用上。其中人的身心滿足包含本能與審美,即靈與肉的滿足,人的身心發展包含智慧型與體能的發展。而這種滿足與發展又具備不同的層次和維度。所謂層次是現世的對衣食住行樂等各類要求的不同標準和不同感受。所謂維度是指對諸如宗教、氣功等神秘文化的逾時空及其非陽世的認同。文化對人際關係起著變換的作用,這種變換有著多路向的方向性特點,諸如和諧、衝突、融洽、對立、協調、敵視等。文化對社會形態起轉化和變革的作用,使社會形態中的經濟、政治及其制度的內容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在此應再一次強調,每一種具體的文化界定,都具有相對的真理性和科學性,對各種文化界定的一定程度的認同,均能對我們更科學的理解文化有所啟示。同時要承認,僅就人類思維能力和語言的局限而言,任何文化界定都不能避免它自身存在的某些缺憾。
目錄
首論卷
一、文化的界定及文化的精華與糟粕
(一)文化類型說
(二)文化精華與糟粕的基本特徵
二、近代陋俗文化嬗變要略
(一)近代陋俗文化變革的歷史條件
(二)近代陋俗文化演變述略
婚姻卷
一、中國傳統婚姻陋俗
(一)傳統婚姻陋俗的特徵
(二)傳統婚姻陋俗的歷史地位
二、太平天國的婚姻形態
(一)太平天國內部的婚姻狀態
(二)太平天國婚姻狀況的特徵
(三)太平天國婚姻制度透視
三、維新“前識者”的婚姻觀
(一)走世界國人的婚俗視野
(二)西方近代婚姻觀及婚俗對維新派的影響
(三)維新派的婚姻觀
(四)戊戌覺醒的女性與康有為的“大同”婚姻理想
四、清末民初婚俗的演變
(一)清末民初與維新時期婚姻變革之比照
(二)對婚姻陋俗的系統批判
(三)近代文明的婚姻觀
(四)婚俗的演變
(五)婚俗變革的不平衡性
五、五四時期婚姻文化的變革
(一)婚姻變革的新時代
(二)五四婚姻觀的特徵
(三)婚俗變革的高潮
(四)婚姻變革的局限
家庭卷
一、傳統家族文化的特徵
(一)家族、宗族與家庭
(二)家族文化的表象特徵
(三)家族文化的本質特徵
二、清末“家庭革命”論
(一)“家庭革命”的口號
(二)對家族制度的批判
(三)“家庭革命”的重要內容
(四)清末“毀家”說
三、民初至五四時期的“家庭改制”觀
(一)“家庭改制”與國家進步
(二)“家庭改制”的主張
(三)“家庭改制”與西方近代文明
(四)“家庭改制”的理論與實踐
四、“生育節制”思潮
(一)中外傳統的“節育”理論-
(二)“節育”思潮中的兩大主題
(三)關於“節育”的大論戰
(四)“節育”的實施及其思想障礙
五、喪禮的改革
(一)喪禮與傳統文化
(二)太平天國喪禮變革述略
(三)五四時期對喪葬禮俗的批判
(四)新式喪禮觀
(五)喪葬禮俗的變革
婦女卷
一、近代女性陋俗文化觀的變革
(一)女性新文化觀的誕生
(二)女性的心靈解放
二、“不纏足”始末
(一)纏足起源及其“流為種習
(二)近代以前的禁纏足
(三)19世紀下半葉的禁纏足運動
(四)20世紀最初20年的禁纏足運動
三、女學的演變
(一)近代的最初女學
(二)近代女學的發端
(三)近代女學的發展
(四)五四時期的女學
四、婦女的參政運動
(一)“內言不出於閫
(二)女子參政的第一次高潮
(三)女子參政的第二次高潮
五、女性陋俗文化嬗變的特徵
(一)整體運動與個體運動的相互依存
(二)男女兩性的歷史作用
“性倫”卷
一、“男女社交公開”思潮
(一)“男女之大防
(二)新時代的男女社交觀
(三)關於“男女社交公開”的大論戰
(四)邁出社交自由的第一步
二、“貞操觀”批判
(一)“貞操觀”的歷史演變
(二)五四思想界對“貞操觀”的批判
(三)“貞操”習俗的變革及其局限
三、“性教育”論
(一)傳統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的“性教育
(二)五四時期的“性教育”思潮
結論卷
一、陋俗文化的嬗變與人的精神進化
(一)人類精神的第一次解放
(二)傳統人倫文化的衰替
(三)人類精神的再次解放
(四)陋俗文化的變革與人的精神進化
二、近代陋俗文化變革的局限及其規律
(一)阻礙陋俗文化變革的因由
(二)近代陋俗文化變革的規律及其啟示
附錄卷
一、20世紀初年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
二、重視研究五四時期的“性倫”文化
三、論五四時期的“性倫”文化
四、五四時期的“廢婚主義
五、五四時期的“解放尼姑”與廣州廢娼大遊行
六、太平天國時期社會風氣的改造
七、近代國人眼中的外國風俗
八、《延年會敘》與改造社會習俗
九、《繡像小說》與民間迷信習俗批判
十、資產階級上層集團與民初社會習俗的改造
主要參考、引征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