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學科負責人,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在北京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學士與碩士學位,師從龔書鐸先生與李侃先生;在湖南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林增平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後,師從耿雲志先生。曾任首都師範大學學術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部主任、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現任首都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首都新農村社會與文化建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副會長、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女性文化》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中心理事等。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婚姻史研究》,批准文號:15ZDB050。執行時間2015年12月—2020年12月。80萬。
2、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現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1919-1949)》,批准文號:00BZS019,執行時間:2000年5月—2003年10月。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禮儀制度與近代中國》,批准文號:09YJA770043,執行時間:2009年11月—2012年12月。
4、教育部委託項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標準修訂的規定》,執行時間: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5、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共和國十七年北京市民家庭生活研究(1949-1966)》,批准文號:14LSA006,執行時間:2014年7月—2017年6月。
6、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首都新農村社會建設套用對策研究》,批准文號 :09BfZH127,執行時間:2009年6月—2011年7月。
7、科研基地—科技創新平台—北京現當代社會文化建設研究平台,2009年立項。
8、科研基地—科技創新平台—社會文化與日常生活研究平台,2013年立項。
9、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新中國初期婚姻家庭文化嬗變研究》,批准文號:SM200410028007,執行時間:2004年1月—2008年4月。
10、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 :《新中國初期社會文化訪談錄 》,批准文號 :SM200910028011,執行時間:2009年1月—2010年12月。
11、北京市科乾局項目:《五四時期倫理文化研究》,執行時間:1999—2002
12、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執行時間:1995—1996
科研成果
專著
1.《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359頁。
2.《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289頁。
3.《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論辯》,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12月,391頁。
4.《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修訂本),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367頁。
5.《五四時期社會文化嬗變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187頁。
6.《中國陋俗批判》(合著),北京:團結出版社,1999年2月,348頁。
7.《日本的社會·歷史與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6月,181頁。
8.《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6月,243頁。
9、《魂繞夢縈——懷念我們的爸爸媽媽》(合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1月,256頁。
10、《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嬗變研究》(合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9月,552頁。
11、《史論與論史》第一卷(1986——200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7月,323頁。
12、《史論與論史》第二卷(2006——201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7月,310頁。
13、《幽喬書屋雜記》第一卷(1985—2015),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年8月,270頁。
14、《走過神州(約1980至1992)》第一輯,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年8月,205頁。
主編
1.《社會生活探索》第一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443頁。
2.《社會生活探索》第二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452頁。
3.《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5月,395頁。
4.《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訪談錄》第一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358頁。
5. 《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訪談錄》第二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369頁.
6.《社會·文化與歷史的思想交匯》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343頁。
7.《婚姻·家庭·性別研究》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1月,328頁。
8.《首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3月,290頁。
9、《婚姻·家庭·性別研究》第二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5月,379頁。
10、《社會生活探索》第三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402頁。
11、《婚姻·家庭·性別研究》第三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3月,355頁。
12、《第二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6月,301頁。
13、《社會生活探索》第四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343頁。
14、《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訪談錄》第三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426頁.
15、《社會·文化與歷史的思想交匯》第二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8月,345頁。
16、《中國近代史基本理論問題文獻彙編》(上、中、下三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2月,1705頁。
17、《中國現當代社會文化訪談錄》第四輯,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372頁 。
18、《西方新文化史與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338頁。
19、《社會文化史理論與方法——首屆全國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334頁。
20、《婚姻·家庭·性別研究》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326頁。
主編《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論叢》
1、楊才林:《民國社會教育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385頁。
2、黃東:《塑造順民——華北日偽的“國家認同”建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4月,251頁。
3、李慧波:《北京市婚姻文化嬗變研究(1949-196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8月,419頁。
4、李秉奎:《狂瀾與潛流——中國青年的性戀與婚姻(1966-197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7月,223頁。
5、黃巍:《自我與他我——中國的女性與形象(1966-197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3月,235頁。
6、王棟亮:《自由的維度——近代中國婚姻文化的嬗變(1860—193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8月,480頁。
7、董懷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婚姻“私事化”研究(1860—193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1月,417頁。
8、劉榮臻:《故都濟困:北平社會救助研究(1928—193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1月,223頁。
論文
1986年
1、《史學家不可忽視今天》,《光明日報》1986年9月24日。
2、《史學工作者不可忽視今天與明天》,《史學月刊》1986年第5期。
1988 年
1、《近代習俗變化的啟示》,《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2、《反帝反封與排滿革命》,《通化師院學報》1988年第2期。
1989 年
1、《清末社會習俗變化的歷史局限》,《史學月刊》1989年1第2期。
2、《歷史學三系統說》,《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5期。
3、《評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對外政策》,《通化師院學報》1989年第3期。
1990 年
1、《對中國近代習俗嬗變的思考》,《通化師院學報》1990年第1期。
2、《俄國與甲午中日戰爭》,《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5期。
3、《文化民族性的研究價值及文化民族性的成因探略》,《吉林化工學院學報》1990年第6期。
1991 年
1、《二十世紀初年中國女性習俗的變化》,《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總54期)。
2、 《論五四時期的家庭改制觀》,《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4期。
3、《清末思想界對“國民性弱點”的批判》,《江漢論壇》,1991年第3期。
1992 年
1、《辛亥革命80周年全國青年學術研討會關於社會文化史問題的討論述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2年第2期。
2、《辛亥革命80周年全國青年學術討論會綜述》,《史學月刊》,1992年第1期。
3、《清末社會習俗的變革》,《中州學刊》,1992年第6期。
1993 年
1、《資產階級上層集團與民初社會習俗的改造》,《史學月刊》,1993年第1期。
2、《評<人口問題與近代社會>》,《近代史研究》,1993.4。
3、《近代中國女學演變的歷史考察》,《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年第6期。
4、《近代中國女子參政運動史考》,《通化師範學報(社會科學)》,1993年第3期。
1994 年
1、《論清末的“家庭革命”》,《史學月刊》,1994年第1期。
2、《論中國傳統婚姻陋俗的特徵》,《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5期。
3、《近代女性陋俗文化觀的變革》,《江漢論壇》,1994年第9期。
1995 年
1、《太平天國婚姻習尚的歷史考察》,《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2期。
2、《文化類型說》,《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第5期。
3、《近代女性一陋俗文化特徵》,《婦女研究論叢》,1995年第4期。
4、《近代中國陋俗文化的變化與人的精神進化》,《近代中國與亞洲》論文集,1995年6月。
1996 年
1、《五四時期婚姻變化的變革》,《光明日報》,1996年1月16日。
2、《五四時期“生育節制”思潮述略》,《史學月刊》1996年第3期。
3、《文化精華與糟粕》,《光明日報》,1996.8.3。
4、《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要略》,《中國博士後論文集》,1996年1月。
5、《辛亥革命時期社會習俗的變化》,《“辛亥革命”新論》,湖南出版社,1996年7月第11版。
1997 年
1、《移風易俗、醇化民風》,《光明日報》,1997年2月4日。
2、《五四時期喪葬禮俗的變革》,《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3、《清末國民參政述論》,《通化師院學報》,1997年第2期。
4、《中國傳統家族文化的特徵》,《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
1998 年
1、《論五四時期的“男女社交公開”思潮》,《史學月刊》,1998年第1期。
2、《從思想家的視角深化對左宗棠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3、《評<宋教仁與中國民主憲政>》,《光明日報》,1998年4月10日。
4、《近代中國陋俗文化變革的局限及其規律》,《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
5、《五四時期思想界對“貞操觀”的批判》,《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6、《論清末地方自治思潮》,《學術論壇》,1998年第2期。
7、《二十年代關於“廢婚”的論戰》,《光明日報》,1998年8月14日。
8、《清末國民性批判》,《炎黃文化研究》,1998年第5期。
9、《戊戌維新派的婚姻文化觀》,《江海學刊》,1998年第6期。
1 999 年
1、《五四時期倫理文化的論戰與演變》,《人文雜誌》,1999年第2期。
2、《清末民初婚姻習俗的變革》,首都師範大學《史學研究》,第一輯,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第11版。
3、《論五四時期的倫理文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4.、《五四時期的“廢婚主義”》,《二十一世紀》,1999年6月。
5、 《<東明民俗>序》,《東明民俗》,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年2月版。
6、《論清末尊黃思潮》,《炎黃文化研究》,1999年第6期。
7、《梁啓超的社會主義觀》,《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8、《重視研究五四時期的性倫文化》,《光明日報》,1999年8月20日。
9、《近代中國女性陋俗文化嬗變述論》,《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第3期。
10、《清末國民性批判》,《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000 年
1、《論曾國藩的家教術》,《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2、《五四時期的“性教育”思潮》,《山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3、《近代中國的婚姻法規法與契約婚姻》,《光明日報》,2000.9.7。
4、《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論綱(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6期。
5、《論清末地方自治的實踐》,《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卷第4期,2000年12月。
2001 年
1、《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論綱(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2、《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論綱(三)》,《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3、《清廷督導下的地方自治運動》,《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1月。
4、《五四時期婚姻文化的變化》,《中國女性文化》第2期,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清末民國意識與報刊教育》,《炎黃文化研究》,2001年第8期。
6、《清末國民意識與文藝啟蒙》,《明清論叢》,第二輯,2001年3月。
2002 年
1、《民國初期“家庭改制”的理論形態》,《江海學刊》,2002年第2期。
2、《五四時期婚姻文化的變遷》,《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20世紀初年的文藝與國民思潮》,《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2003 年
1、《清末國民意識與文化啟蒙》,《史學月刊》,2003.4。
2、《國會與國人參政意識的覺醒》,《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3、《清末社會陋俗的演變》,《明清論叢》,第4輯,2003年5月。
4、《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對西方思想理論與方法的回應》,《新哲學》,第1輯,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5、《論梁啓超的國民思想》,《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2004 年
1、《清末咨議局與議員參政》,《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2、《“人的解放”與近代中國女性陋俗文化的演變》,中國近代社會研究叢書《國家、地方、民眾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商務印書館,2004年6月第1版。
3、《五四時期的“性倫”文化觀》,《首都師範大學史學研究》,第2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005 年
1、《論五四時期的“性倫”文化》,《文史哲》,2005年01期。
2、《中華文化精神的演進》,《文化自覺與社會發展: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論文集》,(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5年3月版。
2006 年
1、《論清末學校的國民教育》,《江蘇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2007 年
1、 《清末“尊黃”思潮與民族主義》,《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2、 《中國近代史分期與基本線索論戰述評》,《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2期。
3、《關於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
4、《關於社會文化史的幾個問題》,《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清末“尊黃”思潮與民族主義》,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8月版。
6、《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近代轉換——論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變革的基本途徑》,《炎黃文化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008 年
1、《編輯視閾下的史學與史家》,《中華讀書報》,2008年7月16日。
2、《1949-1979:三十年性倫文化的誤區》,《中國女性文化》,第9期,2008年5月版。
3、《文化開放時代的精神進化——以五四時期的“修改主義”文化觀為中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4、《西方文化與十九世紀後期中國文化精英的婚姻觀》,《西學與清代文化》中華書局2008年1月版。
5、《新中國三十年的性教育(1949-1979)》,《晚清以降的經濟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009 年
1、《1949-1979:三十年性倫文化的政治批判與文化圍剿》,《中國女性文化》第10期2009年1月
2、《生活方式:歷史研究的深處——評李長莉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從傳統到近代>》,《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近代轉換——論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變革的基本途徑》,《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4、《近代生活方式變革的社會文化意義追問》,《中華讀書報》,2009年6月3日。
5、《五四時期社會文化的嬗變——以婚姻、家庭、女性為中心》,《光明日報》,2009年5月19日。
6、《社會生活: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河北學刊》,2009年3期。
7、《社會文化史框架內的中國近代陋俗文化研究》,《歷史教學問題》,2009年4期。
8、《 1949-1979:男女社交與貞操文化的演變及歷史局限》,《中國女性文化》第11期,2009年10月。
2010 年
1、《西方新文化史述略》,《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3期。
2、《新文化史:史學研究的又一新路徑》,《光明日報》,2010年8月17日。
3、《北京大眾的文化生活(1949-1966)——以電影戲劇等為中心》,唐仕春主編:《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化流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011 年
1、《中國社會文化史理論與實踐述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2、《論辛亥革命與民初時期婚姻文化的變革》,《明清論叢》第十一輯,故宮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012 年
1、《中國近代早期國人眼中的歐美生活》,《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
2、《女性與男性的雙重解放——論清末民初婚姻文化的變革》,《史學月刊》201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2年第6期全文轉載。
3、《關於社會文化史的幾對概念》,《晉陽學刊》2012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013 年
1、《五四以來(1919-1949)社會文化演變及其文明啟示》,《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2014 年
1、《口述訪談的準備、過程與整理加工》,《文史學刊》第一輯,2014年1月
2、《生活質量:社會文化史研究的新維度》,《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2015 年
1、《生活質量:歷史研究的新視角——兼及文史資料等“三親”史料在此項研究中的作用》,《文史學刊》第二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5月。
2、《熾盛與深化——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五年歷程(2010—2014)》,《山西師大學報》2015年第3期。
2016年
1、《生活質量:社會文化史研究的新領域》,《史學理論研究》2016年第2期。
獲獎記錄
1、專著《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2000年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專著《五四時期社會文化嬗變研究》2012年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專著《首都新農村社會與文化建設研究》2013年獲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