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男方至女家接新婦完婚。《元典章·戶部四·婚姻》:“卻令本人迎娶 胡茶哥 為妻。”《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約定了回來,先教 魏撰之 納幣,揀個吉日,迎娶回家。” 清 李漁《奈何天·慮婚》:“如今孝服已滿,目下就要迎娶過門。” 沈從文 《阿金》:“ 阿金 抱兜已空……好像已無須乎再上媒人家商量迎娶了。”解析
迎娶也叫"迎親"。舊京辦迎娶喜事一般都在家裡舉行,也有在飯莊子辦的。迎娶有搭喜棚、布置喜房、安排娶親人員、發轎、依仗、響器、轎子、新人上轎下轎、取新歸途、婚後瑣禮等許多細緻講究和儀式。辦喜事的熱鬧情況,一切排場在迎娶儀式中有著集中表現。正如一首早年童謠中所說:"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門子給我捎個信兒。搭大棚,帖喜字兒。牛角燈,二十對兒,娶親太太兩把頭,送親太太拉翅兒。八團褂子大開禊兒,四輪馬車雙馬對兒……"
回贈
女方回贈禮物,必有狀如手帕的五色布袋,寓意五代見面。
迎親
以花轎迎娶新娘,是寧波人自南宋時形成的風俗。據傳花橋系宋康王趙構御賜。花轎由四人抬著前往,後隨專侍新娘的送嫂,臨到新娘家,女方放鞭炮迎接。此時小孩們攔住轎子,不讓進,抬轎的就得給些禮金(稱“轎門紙包”)才行。此時,新娘按慣例拖延上轎時間,俗稱“捱上轎”。
上轎
在迎親者“三請”、“四清”後,才見穿霞披、戴鳳冠,蓋大紅方巾的新娘,由其兄長抱上轎,或由其弟領上轎。臨上轎前,其母餵一口“上轎飯”,意謂不忘養育之恩。接著母女倆縱聲大哭。有俚語曰:“娘家哭得震天響,婆家家當嗒嗒漲。”新娘上轎坐定後,不可移動座位。座下放只銅火熜,內燃炭火及絨香,隨轎需有兩男青年緩緩前行,稱壓轎。轎子將到,新郎家安排人前去接待。相遇時,男方向女方贈糕點,以示敬意。這時壓轎者從火熜內點一袋煙,一袋袋地吸著回去,稱“接香火”。
各地風俗
迎親的隊伍
迎親的隊伍,舊時講究要用各種儀仗,從前到後,有炮手、開道鑼、開道旗、“肅靜”、“迴避”朱牌、宮燈、金瓜、斧鉞、朝天鐙、龍虎旗、團扇、日罩……吹打鼓樂更是不能少的。花轎一般為兩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時候,新娘之轎例不空行,晉南一帶要放花糕,青饃作為鎮物;晉中有的地方則由一個與新娘屬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著壓轎,稱為“壓轎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親隊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是從年長親友中找兩個人,稱為“冰人”;再從新郎的子侄輩中找一個年齡與新郎差不多的,稱為“引婿”。雁北平魯等地講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兩個兄長隨花轎同去同回;回來時,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親。大同一帶娶親、送親則專要雙方女眷中嫻熟禮儀的相陪。對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帶稱為“伴客”;對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則稱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哭嫁
女兒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娘家富”。據民俗學專家研究,這一習俗的起源與遠古時代的“搶婚”有關,後來女子被掠奪時的哭訴才逐漸演化為婚俗中的“哭嫁”。這不是樂極而悲,往往有其真實的內容。一般是感嘆無憂無慮少女生活的結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與女友的友好相處之情,同時對為人妻、媳的人生轉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對婚事不太滿意,感到委屈,更要藉機發揮,大哭而特哭一場。新娘的母親、女友與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撞門
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一方面顯示女方家族的尊嚴,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親者。迎親者怕誤了時辰,只有付“開門錢”了事。呂梁柳林一帶,迎娶隊伍到女家門口時,要把一隻羊趕在前頭進門,俗稱“撞門”。
酒宴
迎娶隊伍進門後,女方設筵盛情款待。晉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時,除一應酒菜外,還有薄餅一樣主食,當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幾張餅、幾雙筷子和一些酒器,當地人稱為“得富貴”。晉南襄汾一帶講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餅”。晉東南沁縣等地,女兒臨行前要吃雞蛋餅,俗稱“三顆雞蛋一壺酒,打發閨女上轎走”。
宴後行前
撤席後,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頭辭行。晉中祁縣一帶,岳父此時要為女婿披紅、簪花。然後樂聲大作,迎娶隊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員,以更為盛大的氣勢起程了。“婚”、“昏”同音,晉南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習俗,娘家筵請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發閨女出門。
女兒出嫁離家時,山西各地都有不帶娘家土的習俗。民間認為“土能生萬物,地可產黃金”,怕帶走了土會帶走娘家種莊稼的好運氣。這自然是農業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女兒出嫁時,要在炕上換上新鞋,然後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轎;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轎;有的地方是以紅氈或紅布鋪地,女兒脫去腳上的舊鞋,進了轎再換新鞋。不管怎樣出門,反正是腳不沾地。
女兒臨行時,晉東南沁縣一帶,母親要含著眼淚繞轎二圈,默默祝願女兒幸福吉祥;父親則象徵性地護送“百步”,然後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親。
迎娶
迎娶路線一般講究走大迴環,回時不走來時路。晉中祁縣一帶依據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龍(東)出的說法。迎娶隊伍要隨帶紅氈或紅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轎踩踏外,路經寺廟、井台或石碾、石磨時,還要用來遮掩轎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方要互換“針線”,即新娘的女紅消災。現在迎親隊伍相遇時互贈手帕,即此遺風。
迎娶舊時多用轎或轎車,除此而外,呂梁山區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騎驢;長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騎馬。雁北平魯一帶還有“騾馱轎”的特殊交通工具,即兩頭騾子一前一後馱著一乘長轎。娶親這天,“騾夫”最受人尊敬,他們身著黑色新衣;頭纏白色毛巾,裝束得精精幹乾。據說他們既能把“騾馱轎”趕得穩穩噹噹,又能使人飽受顛簸之苦,所以喜錢是不能少給的。
迎娶這一天,新郎、新娘的妝束因時因地而異。新郎舊時頭戴寬邊黑色硬禮帽,身穿馬褂長袍,後來改為制服,現在則大都是西裝革履了。晉中、晉南等地,新娘著裝比較特殊,要頭戴鳳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帶,宛似戲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後來不穿蟒飽了,改套紅棉襖;不戴鳳冠了,改戴茶色眼鏡,一律改穿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