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四師

農四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四師(以下簡稱農四師),是執行屯墾戍邊使命,擔負生產隊、戰鬥隊、工作隊任務,發揮開發、建設、穩定邊疆和鞏固邊防作用,是一個特殊的農墾組織。農四師地處天山西部北坡山區,位於祖國西部的伊犁河谷,為外泄型山間盆地。東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達坂,西至中哈邊境,境內北、東、南三面環山,與塔里木盆地、準格爾盆地隔天相望,谷地開口向西,勢呈楔形,伊犁河及其三大支流—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蜿蜒奔流期間,河谷一帶為各具特色的沖積扇平原。"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河谷山川秀麗,風光旖旎,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

歷史沿革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四師(以下簡稱農四師),是執行屯墾戍邊使命,擔負生產隊、戰鬥隊、工作隊任務,發揮開發、建設、穩定邊疆和鞏固邊防作用,是一個特殊的農墾組織。

農四師地處天山西部北坡山區,位於祖國西部的伊犁河谷,為外泄型山間盆地。東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達坂,西至中哈邊境,境內北、東、南三面環山,與塔里木盆地準格爾盆地隔天相望,谷地開口向西,勢呈楔形,伊犁河及其三大支流—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蜿蜒奔流期間,河谷一帶為各具特色的沖積扇平原。"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河谷山川秀麗,風光旖旎,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

農四師成立於1954年。其前身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 新疆軍區 五軍 十五師,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五師十三團新疆軍區通訊團六軍騎兵團合編組成。其中,十三團(現農四師七十二團前身)最早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的一部分,1937年改編為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七一七團,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五師十三團。這支部隊曾參加過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南泥灣大生產南下北返中原突圍保衛延安解放大西北,身經百戰,歷盡艱辛,為新中國的誕生和新疆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勳。

--

1954年,五軍十五師全體官兵集體轉業,在塞外邊陲譜寫了伊犁河谷屯墾戍邊的新篇章,成為伊犁墾區的先驅者、創建四師的開拓者。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大批覆轉軍人、知識青年、支邊青壯年懷著一腔熱血,從祖國各地來到這裡,融入了保衛邊疆、開發伊犁的偉大事業中。四十多年來,全師各族幹部職工繼承和發揚南泥灣精神,以"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豪邁氣概實踐和鑄造了兵團精神,在亘古荒原上開創了阡陌縱橫、屋宇羅布、樹木成蔭,小城鎮初具規模的綠洲,使四師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發展成為黨政軍企合一、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服綜合經營的特殊社會集團。

農四師機關位於古絲綢之路的北部重鎮-伊寧市。50多年來,農四師經濟和計會各項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全師現有土地總面積66.4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0.03萬公頃,草場24.5萬公頃,園林5.6萬公頃,水域5.8萬公頃。擁有21個團場,38個工交建商介業,50個教育、衛生、社會服務事業單位,總人口21.9萬人,在崗職工7.39萬人。21個團場中有13個邊境團場,其中7個邊境團場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霍爾果斯都拉塔木扎爾特三個國家一級口岸均在農六師境內。全師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油料、棉花、甜菜、瓜果、香料等。主要工業產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食糖、奶粉、酒精、玻璃、陶瓷、水泥、羊毛、絨製品等30多種。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農四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地處天山西部北坡山區,位於祖國西部的伊犁河谷,為外泄型山間盆地。東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達坂,西至中哈邊境,境內北、東、南三面環山,與塔里木盆地、準格爾盆地隔天相望,谷地開口向西,勢呈楔形,伊犁河及其三大支流—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蜿蜒奔流期間,河谷一帶為各具特色的沖積扇平原。有"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之說。伊犁河谷山川秀麗,風光旖旎,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

人口

人口現狀
農四師
2006年,全師總人口225859人。其中,男性116762人,性別比例107:100。占總人口的53.5%;總人口中,漢族184286人,維吾爾族10606人,哈薩克族20549人,回族6735人,蒙古族2169人,其他少數民族1514人。
人口增長
2006年,出生人口1284人,人口出生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1.6‰。全師總戶數76025萬戶。
就業人員 2006年,全師從業人員98592人,增長1.0%。其中單位從業人員中:第一產業55572人,第二產業19343人,第三產業23677人。
勞動報酬 2006年,農牧團場人均純收入6269元,從業人員人均純收入10891元,分別增長14.8%和15.8%。
師市概況
農四師
農四師機關位於古絲綢之路的北部重鎮-伊寧市。50多年來,農四師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全師擁有19個團場,38個工交建商企業,50個教育、衛生、社會服務事業單位,總人口22.39萬人,在崗職工7.42萬人。19個團場中有13個邊境團場,其中7個邊境團場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霍爾果斯、都拉塔和木扎爾特三個國家一級口岸均在我師境內。全師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油料、棉花、甜菜、瓜果、香料等。主要工業產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食糖、奶粉、酒精、玻璃、陶瓷、水泥、羊毛、絨製品等30多種。

經濟狀況

國內生產總值(GDP)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272319萬元,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104358萬元,增長11.7%;第二產業101735萬元,增長16.6%;第三產業66226萬元,增長10.1%。
農業產值和增長率 2006年,全師完成農業總產值145622萬元,增長17.6%。種植棉花10.63千公頃,棉花總產量18425噸,增長74.9%,公頃單產1733千克,下降6.1%;糧食作物59.18千公頃,總產量402927噸,增長16.7%;年末,全師大小牲畜存欄數117.48萬頭(只),增長0.9%。
工業產值和增長率
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88956萬元,增長24.2%。其中,輕工業產值128059萬元,增長27.8%;重工業產值60897萬元,增長17.1%。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大。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940萬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8.1%。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完成投資69621萬元,增長8.1%;私人投資5598萬元,下降3.8%;私營經濟完成投資7721萬元。

科技與教育

科技 科技投入不斷加大,職工運用科技增產增收的能力不斷提高。師級科技研究項目26項,科技發展項目25項。
教育
農四師
2006年,全師擁有完全中學9所,九年一貫制中學22所,獨立國小11所。教職員工3133人,其中專職教師2567人。普通中國小在校生38594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5461人,國中在校學生11401人,國小在校學生21732人,幼稚園、學前班學生4493人。國小適齡兒童、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分別達到99.9%和92.9%。全師參加普通高考1916人,上線率達95.2%。

文化衛生與體育

文化
農四師
2006年,師市加大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力度。完成30個連隊的文化活動室和31個連隊的廣播電視“連連通”工程建設任務。開播電視節目60套,廣播節目1套,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96。5%。全年共製作播出電視新聞5717條,在中央電視台發稿6條,兵團電視台發稿684條。
衛生
農四師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順利推進,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首批6個團場經兵團中期考核評估,已順利達標。完成了5個團場醫院和159個連隊甲級衛生室建設。全師擁有衛生機構335個。其中,綜合醫院22所,疾控中心20個,師直屬衛生所18個,連隊衛生室172個,團場社區門診23個,工廠學校等衛生室37個,預防接種門診19個,個體診所24個。年末擁有床位1414張,衛生技術人員164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