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術語。又稱辛開苦降,簡稱開泄。指辛味藥與苦味藥配合具有開散泄降的作用。如外感表邪兼有里熱,可用桑菊飲加黃芩、大青葉等,桑菊飲辛涼解表,黃芩、大青葉苦寒泄熱。又如寒熱互結之痞證,用半夏瀉心湯,乾薑、半夏辛開而溫,可散脾氣之寒;黃芩、黃連苦泄而寒,可降胃氣之熱,一開一泄,一寒一熱,共奏散痞之效。
相關詞條
-
辛開苦降
辛開苦降法是利用藥物的性、味特性來調整病證的氣機病變。辛味藥物具有發散、行氣的作用,苦味藥物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 辛浮藥多具辛...的陰陽平衡,保證氣體在人體內的良性循環。辛開苦降藥物的組成臨床分為二種...
-
五臟苦欲補瀉
五臟苦欲補瀉為中醫用藥法則之一,五臟各有天性,遂其性則欲,違其性則苦,本髒所苦為瀉,本髒所欲為補。該理論對後世用藥原則影響深遠,現代臨床運用亦非常廣泛。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 -
酸苦涌泄為陰
酸苦涌泄為陰,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
透泄
屬辛涼解表法。 用辛涼解表藥透邪,苦寒藥清泄里熱的治法。 參辛開苦泄條。
概述 療法 -
山苦蕒[桔梗目菊科植物]
山苦蕒,別名:苦菜、節托蓮、小苦麥菜、苦葉苗、敗醬、苦麻菜、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蕒、苦丁菜、苦碟子、光葉苦蕒菜、燕兒衣、敗醬草。為菊科植...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
半夏泄心湯
【功用】和胃降逆,開結除痞。 【主治】寒熱互結,胃氣不和。 本方辛開苦降,兼補中氣,只適用於虛痞。
-
辛涼解表
治療學術語。指用性味辛涼的藥物發散風熱,解除表證的治法。適用於外感風熱表證。適用於風熱表證或溫病初起、痘疹初起等。以發熱重,惡寒輕,咽乾口渴,苔薄黃,脈...
概念 適用 病機 配伍 各種觀點 -
五辛盤
五辛盤又稱辛盤、春盤。即在盤中盛上五種帶有辛辣味的蔬菜,作為冷盤食用。魏晉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盤的傳統民俗。意在嘗新。源於漢代立春日食生菜。立春吃五辛盤...
民俗簡介 民俗由來 健康說道 獨特風格 相關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