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白林

辛白林

辛白林是在公元一世紀時抵禦羅馬人入侵的不列顛國王,是莎士比亞後期1610~1611年的喜劇作品中的人物。

內容介紹

辛白林統治時期,他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兒子在幼兒時期被偷走。普修默的父親為辛白林打仗時死亡,
母親因此悲痛而死。辛白林看普修默可憐,便留在了宮裡撫養。普修默和伊摩琴(辛白林女兒)一起長大,青梅竹馬,並悄悄結婚。辛白林十分生氣,把普修默流放到羅馬。
普修默在羅馬交上從各國來的一班公子哥兒,他們信口談論著女人,各人都誇耀他本國的女人和他自己的情人。堅持說,他的妻子是世界上最貞潔、最聰明、最忠實的女人。坐中有一個叫阿埃基摩的紳士,聽到有人把不列顛的女人誇得比他本國羅馬的女人還好,就不高興了。經過不少爭執,最後普修默同意了阿埃基摩的提議:由阿埃基摩到不列顛去,試試能不能得到有夫之婦的伊摩琴的愛情。然後他們打了一個賭:阿埃基摩這個毒計要是失敗了,他就得輸一大筆錢;可是如果他得到了伊摩琴的好感,並且能從她手裡拿到普修默懇切要求她當作他的愛情的紀念好好保存的那隻鐲子,那么伊摩琴跟普修默分手的時候當作愛情的紀念送給他的那隻戒指,就得輸給阿埃基摩。阿埃基摩用詭計偷到伊摩琴的鐲子,騙普修默說自己的到其芳心。
普修默嫉妒得心裡冒火,於是就給不列顛的一位紳士畢薩尼奧寫了封信,這個人是伊摩琴的一名侍從,多年來又是他可靠的朋友。他先把他的妻子對他不忠實的證據告訴給畢薩尼奧,然後要畢薩尼奧把伊摩琴帶到威爾斯在不列顛的西部的密爾福特港,在那裡把她殺掉。又寫信把伊摩琴騙到港。快到目的地的時候,比薩尼奧就把他接到的殘忍的命令透露給伊摩琴。伊摩琴很難過,喬裝去羅馬見他。離別時,比薩尼奧拿一瓶王后給的藥給伊摩琴。王后以為是毒藥,比薩尼奧以為是補藥,其實是安眠藥。
天意真是奇妙,竟把伊摩琴領到她那兩個在襁褓中被偷去的弟弟那裡去了。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有一天,伊摩琴吃了藥。弟弟發現隨便什麼聲音也吵不醒她,於是就認定她已經死了。培拉律斯也提議把她抬到森林裡面去,照當時的習俗用悼歌和莊嚴的輓曲來舉行葬禮。伊摩琴一個人留下沒多久,安眠藥的力量就過去了。她醒了過來,她不認得回山洞的路,周圍又看不見她的新夥伴,就斷定準是在做夢。於是,伊摩琴又動身走上那叫人疲勞的旅程,盼望最後能走到密爾福特港,從那裡搭上一條開往義大利的船。
可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伊摩琴一點兒也不曉得。羅馬皇帝跟不列顛國王辛白林之間忽然爆發了戰爭。一支羅馬軍隊已經登入來進犯不列顛,並且占領了伊摩琴正在走過的這座森林。普修默在這支軍隊里,他以為妻子已經死了。心裡十分痛苦。因此,他就回到不列顛來,想索性在戰場上死掉,要不就為了他從流放中私自回來,讓辛白林把他處死。國王的兩個兒子也參與了戰鬥。
戰爭勝利後,典禮上,一切誤會澄清。由於路歇斯(羅馬軍將領)的調仃,羅馬跟不列顛講了和,從那以後許多年來兩國都相安無事。至於辛白林的那個壞心腸的王后,她看到自己定下的計策失敗了,同時良心上感到過不去,就得病死了;死以前,她還看到她那愚蠢的兒子克洛頓在他自己挑起來的一場爭吵里被人殺死。這些悲慘的事我們只不過略提一筆,不讓它來妨礙這個故事可喜的結尾。一句話就夠了:凡是應當得到幸福的人都得到了幸福――甚至對阿埃基摩,考慮到他的奸計最後並沒能達到目的,也沒加懲罰就給釋放了。

主要人物

辛白林 英國國王
克洛頓 王后及其前夫所生之子
波塞摩斯·里奧那托斯 紳士,伊摩琴之夫
培拉律斯 被放逐的貴族,化名為摩根
吉德律斯 化名為波里多 辛白林之子,摩根之假子
阿維拉古斯 化名為凱德華爾 辛白林之子,摩根之假子
菲拉里奧 波塞摩斯之友 義大利人
阿埃基摩 菲拉里奧之友 義大利人
法國紳士 菲拉里奧之友
卡厄斯·路歇斯 羅馬主將
羅馬將領
二英國將領
畢薩尼奧 波塞摩斯之仆
考尼律斯 醫生
辛白林宮廷中二貴族
辛白林宮廷中二紳士
二獄卒
王后 辛白林之妻
伊摩琴 辛白林及其前後所生之女
海倫 隨侍伊摩琴的宮女
群臣、宮女、羅馬元老、護民官、一荷蘭紳士、一西班牙紳士、一預言者、樂工、將校、兵士、使者及其他侍從等
朱庇特及里奧那托斯家族鬼魂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麥克白》(英:Macbeth)。著名的四大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正劇、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喜劇(傳奇劇)《暴風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佩里克勒斯》。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二首長詩。本·嬌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雖然莎士比亞只用英文寫作,但他卻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其劇作也在許多國家上演。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公曆1616年5月3日)病逝,出生日期與逝世日期恰好相同。(莎士比亞生於1564年,但其精確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他死於1616年4月23日。由於他受洗禮的日子是4月26日,因此後來的史學家竟把他的生日同他逝世的日子混同起來,認定他的生日也是4月23日,於是形成一種巧合。)莎士比亞和義大利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被人們尊稱為“莎翁”。

相關資料

傳說中的辛白林,是在公元一世紀時抵禦羅馬人入侵的不列顛國王。這是莎士比亞後期1610~1611年的喜劇作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