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翻譯
題目是辛未年的七夕節,或乞巧節。譯文:恐怕是仙人喜歡有離別,所以教遙遠處的兩人有約會的日期。從來天空銀河邊上,非得要秋風下露水時才約會?清冷的鐘漏水平漸漸移動兩人相望很久,淡雲不連續如靜止你過來的也慢遲。我們怎能沒有酬謝搭鵲橋的喜鵲的想法呢?只是給乞巧的蜘蛛它們精巧的網絲。註:本詩表達了有情人富貴了成為眷屬了也不能忘記為自己成功搭橋的良媒。
賞析
碧落銀河之畔,正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良好場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風玉露之七夕才相會呢?大約正是由於仙家之好別離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詩人苦悶難釋的孤寂心態,語意感傷,心境難堪。
本詩從猜測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離別之苦,才有佳期之樂。然後轉到描寫佳期的喜慶氣氛,以及期盼團圓的心情。最後想到民間風俗,問:“既奉出食品,讓蜘蛛代為乞巧,那又如何答謝搭鵲橋的烏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