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鵲
簡介
烏鵲(wuque)
1.指喜鵲。古以鵲噪而行人至,因常以烏鵲預示遠人將歸。唐杜甫《喜觀即到復題短篇》詩之二:“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鶺鴒。”仇兆鰲註:“按《西京雜記》:乾鵲噪而行人至。”宋戴復古《鎮江別總領愚子催歸》詩:“老

2.特指神話中七夕為牛郎、織女造橋使能相會的喜鵲。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來。”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明何景明《織女賦》:“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築梁。”
3.烏鴉和喜鵲。《楚辭·九章·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王逸註:“燕、雀、烏、鵲,多口妄鳴,以喻讒佞。”《晉書·李士業傳》:“通街大樹上有烏鵲爭巢,鵲為烏所殺。”《隋書·孝義傳·郭儁》:“家門雍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應。”
4.指烏鴉,烏鳥。《淮南子·說林訓》:“赤肉懸則烏鵲集,鷹隼鷙則眾鳥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唐李嶠《鑒》詩:“月中烏鵲至,花里鳳皇來。”
相關信息
明星稀,烏鵲南飛。——明月升起,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棲身之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面對美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
何以解憂?難有杜康。——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正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一直低唱著《子衿》歌。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你運轉著,永不停止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明月升起,星星閃爍,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比喻用人要“唯才是舉”,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周公見到賢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馬上接待。《史記》載周公自謂:“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

出自曹操《短歌行》,屬樂府《相和曲·平調曲》。曹操《短歌行》有二首,這是第一首。本篇通過宴會的歌唱來表達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全詩分為四節,首八句為第一節,寫人生有限,詩人苦於得不到眾多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立功業。次八句為第二節,詩人兩次引用《詩經》成句來表現求賢思想:一則求之不得而沉吟憂思,再則求之既得而以笙瑟酒宴加以款待。再次八句為第三節,前四句寫愁苦,後四句構想賢才到來,分別照應前兩節。最後八句為第四節,先以情景啟發賢才,要他們擇善而棲;後則披肝瀝膽,表白自己能容納賢才,使天下歸心統一。

這首詩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摯,婉曲動人;引用《詩經》成句,自然貼切。風格則蒼茫悲涼。它是繼《詩經》之後的四言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