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津三味線

輕津三味線

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津輕北部的一個叫金木原的村莊,其創始人名叫仁太郎。舊時這種樂器被稱為坊樣的街頭盲藝人使用,所以最初津輕三味線被叫做坊樣三味線。津輕三味線與其它三味線樂器有所不同,三味線一般是作為民歌等的伴奏樂器,但是津輕三味線卻逐漸發展成一種獨奏樂器。

起源

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津輕北部的一個叫金木原的村莊,其創始人名叫仁太郎。舊時這種樂器被稱為 [坊樣] 的街頭盲藝人使用,所以最初津輕三味線被叫做 [坊樣三味線] 。津輕三味線與其它三味線樂器有所不同,三味線一般是作為民歌等的伴奏樂器,但是津輕三味線卻逐漸發展成一種獨奏樂器。由於其最大的特點是不用調音,所以演奏者可以向爵士樂一樣即興演奏;另外,津輕三味線也可作為打擊樂器使用,因為演奏者可以使用琴拔敲擊琴身。

輕津三味線

高橋竹山,佐藤通弘為老一輩的技藝繼承人,主要為古典風。上妻宏光,則是屬於新時代的技藝繼承人,無論風格輕津三味線或者是給人的感覺都很有流行樂的感覺。

構造

輕津三味線 輕津三味線
基本分為“天神”(纏弦的部分),“琴桿”和“琴身”三部分。 琴桿:採用木材。高級的用印度產的紅木、紫檀,廉價有南亞、東南亞產的“花梨”等木材。為了便於攜帶,一般都是由三截拼接而成的,分別稱為“上桿”“中桿”“下桿”。與此相對,不能分成三截的琴桿稱“長桿”。由於琴桿是光滑的,不像吉他等其他弦樂器有把位標記,因此在入門時培養左手對把位(稱為“勘所”)的感覺很重要。 琴身:四方形,正反面蒙上貓皮或狗皮。傳統製法使用一整張貓皮,因此在三味線表面可以看見左右對稱的黑點,這實際上是貓腹部的乳頭的痕跡。由於貓皮高價難求,故也使用狗的背部的皮製作,但是狗皮三味線表面的黑點是故意畫上去的,成為一種裝飾。 一般採用絲弦,也有用尼龍材料的。數量為三根,從粗到細依次稱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 演奏時需要撥子。撥子成銀杏葉形,低級的塑膠製成,高級的採用象牙。具體的大小形狀根據流派,音樂和演奏者的習慣不盡相同。

種類

根據形狀大小可以分“細桿”“中桿”和“粗桿”三類。顧名思義,粗桿最大,細桿最小。
根據流派,可以分為以下各種:
長歌三味線:採用細桿,象牙撥子,用於歌舞伎音樂等

義太夫三味線:用粗桿,使用大而厚的撥子,用於淨琉璃

常盤津三味線:用中桿

清元三味線:用中桿

地歌三味線:用中桿,由於高音部分較多,琴桿與琴身連線部分和其他三味線不同。使用“津山”撥。 津輕三味線。源於日本北部津輕地區,採用粗桿,用於津輕民謠。 其它

演奏

姿勢:基本姿勢是將琴身靠在右大腿上,左手根據按弦,右手用撥子撥擊發生。傳統上,演奏者一般“正座”,即臀部坐在後腳跟上的跪坐姿勢。現在也經常直接坐在普通椅子上。 技巧:基本技巧,左手有按弦,撥弦,柔弦;右手有撥,鉤,反撥等。比如津輕三味線的演奏中,右手撥弦的力度很大,甚至有人戲稱“津輕三味線不是弦樂器,而是打擊樂。”

調弦

三味線常用的基本定調的調弦法有
“本調子”:第二弦比第一弦高4度,第三弦比第一弦高8度。如從一到三依次為 C,F,C “二上”:即在“本調子”的基礎上把第二弦調高一度,第三弦不變。如從一到三依次為 C,G,C “三下”:即在“本調子”的基礎上把第三弦調低小一度,第二弦不變。如從一到三依次為 C,F,bB 實際音高可以根據演奏者,樂曲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最常用的“本調子”一般採用D,G,D。在一些樂曲中途會改變定調方式,需要演奏者臨時調整,如從“本調子”轉為“二上”調。而且在演奏中,弦容易鬆動造成音高不準,也需要及時調整。這就是三味線演奏中經常可以看到演奏者調弦的原因。

上妻宏光-簡介

上妻宏光於1973年7月27日出生於日本茨城縣,6歲起就開始學習演奏三味線。1988年他年僅14歲就贏得了全日本三味線大賽的一等獎,1995和1996年更連續兩年在行內最高級別的比賽“津輕三味線全國大賽”上勝出,躋身一流三味線演奏家的行列。然而上妻宏光並未就此滿足於日本邦樂(即日本傳統民族音樂)的範疇,致力於開拓三味線的音樂新領域,嘗試將這件古老的傳統樂器與各種不同的音樂元素相結合。

高橋竹山-簡介

Takahashi Chikuzan(高橋竹山: 1910-1998)出生於日本青森縣東津輕郡平內村,本名高橋定藏,他是聲望遠播的日本津輕三味弦表演家與製作人。三歲時因罹患嚴重的麻疹造成弱視。後來他寄住家鄉附近一位津輕三味弦表演者戸田重次郎家中當學徒,17歲便開始沿著青森縣,北海道的田野鄉間賣藝過活。
22-23歲左右他成為全盲藝人,1939 年結婚,同年9月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因為殘障身分他免除參加戰役。持續在各鄉鎮表演出沒的結果使他逐漸享有名聲,二戰後高橋竹山已相當有名。
1950年他成為津輕民歌手成田雲竹的伴奏,也將姓名由高橋定藏更為高橋竹山。隨後便單飛成為獨樹一格的津輕三味弦演奏家,1964年後他在涉谷ジァン?ジァン固定演出,這是一個即使滿座也不達200人的前衛小劇場。他的個人獨奏風格綿長且即興,被人形容為“津輕郡最高的山脈”。
名為《津輕三味弦》的專輯便是高橋竹山於1973年12月11和12兩日在這個小劇場的現場演出錄音,1974 年由日本Sony發行。共收錄12首歌,前兩首搭配鈴木主水吟唱,其他 10 首均為高橋竹山獨奏,其低沉傷感之氛圍擄獲現場和擁有此cd 的每位聽眾,由現場掌聲的熱烈程度即可證明。
一則有名的八卦,說一名婦人因為太崇拜高橋竹山,遂而假匿其姓名四處彈奏他的歌曲,可見其音樂魅力。1986 年高齡76歲高橋竹山到美國公演造成轟動,當地樂迷甚至恭維他是三味弦領域的Robert Johnson。
1998 年高橋竹山因咽頭癌往生,享年87 歲。

佐藤通弘-簡介

佐藤通弘(Michihiro Sato)1957年出生於東京。13歲的時候被母親送進三味線學校學習,成為學校里年齡最小的學生。年少時的佐藤通弘並不願意成為一個專業的三味線演奏家,1975年他進入一所大學學習海洋科學。有一天他去看了一場津輕三味線演奏家Chisato Yamada的演出以後,被深深打動並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三味線演奏家。1977年佐藤通弘拜在Chisato Yamada門下專心練習津輕三味線(注),並於1981年成為了一名教師,在Chisato Yamada開辦的三味線學校教授學員。在此期間,他還獲得了日本81,82年的三味線比賽冠軍。由此正式開始了他的演奏生涯。
佐藤通弘是一個優秀的傳統津輕三味線演奏家,發表過多張專輯。如在PSF發表的《Work of》(1990)和《on a cold cold night》(2000)就可算是他的經典之作。而今天我主要想談的,是他更精彩的另一面。
在日本眾多的三味線演奏家裡面,佐藤通弘絕對是一個異類。我們只要看看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名單便可見端倪:John Zorn,Bill Frisell, Fred Frith , 灰野敬二,Elliott Sharp; Steve Coleman ,Ned Rothenberg,Christian Marclay, Ikue Mori, Samm Bennett, Joey Baron ,Gerry Hemingway……這些在前衛音樂圈裡大名鼎鼎(在某些朋友眼裡當然是臭名昭著)的人物均與佐藤通弘有過合作.
從1983年開始,佐藤通弘對三味線的有了獨特的見解,在演奏傳統三味線曲目的同時,他開始在各種可能的場合進行對這種傳統樂器的嘗試,包括搖滾,爵士,自由即興等多種音樂風格。
1984年,佐藤通弘應John Zorn之邀在紐約用了一天的時間錄製了自由即興專輯《ganryu Island》(巖流島),其中的七首曲子在1985年由日本廠牌Yukon 限量發行了LP唱片,1998年由John Zorn的廠牌Tzadik再版發表並將當初未發表的的五首曲子一併收入。
在專輯中,佐藤通弘的演奏強勁有力,音色粗糙拙樸,在速度控制上也是由緩到急異常穩健;而John Zorn則用喉嚨和薩克斯管的吹頭做出了各種奇特聲響,以困獸一般的姿態與佐藤的三味線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對決!
《Ganryu Island》是絕對雄性的。即使是二十年後的今天聽起來,仍然曲曲懾人魂魄。同時,它是佐藤通弘音樂生涯的里程碑:正是這張充滿著瘋狂想像力的專輯使得佐藤通弘為前衛音樂愛好者所熟悉,也為佐藤通弘日後的藝術道路打開了一扇知覺之門
1995年,同樣是在John Zorn的整理之下,發表了佐藤通弘與紐約downtown 的前衛音樂家們的合作專輯《Rodan》,也就是前文提到的Fred Frith的一眾人等。這是一張毀譽參半的專輯,在一些合作作品中,由於即興雙方對彼此的音樂缺乏了解和傾聽,使得作品聽上去比較生澀,缺少靈感與激情。
2004年,佐藤通弘在日本地下迷幻音樂廠牌PSF發表了與灰野敬二(Keiji Haino)合作的《Tayu tayu to》,這是一張尼龍弦木吉他和三味線的自由即興專輯。對於兩種彈撥弦鳴樂器來說,這個構思要實現的卻存在很大的難度,對於即興雙方的技巧和意識也有極高的要求。
曾經跟朋友戲言:在即興上面John Zorn追求極端的形式,而灰野追求極端的意境,二者都能帶來極端的美感。話雖偏頗,但用在《Ganryu Island》與這張專輯的比較上面倒是挺貼切的:灰野敬二此次重新拿起木吉他,以他獨特的掃弦技巧與節奏感完成了他招牌式的黑色祈禱; 而此時的佐藤通弘更是已臻化境:他在三味線的音色處理上注入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豐富的情感――而正是這種極為感性的演奏,讓我觸摸到了三味線那種與生俱來的,傳承自日本北方的清冷脈搏。
《Tayu tayu to》帶給我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玄秘的美感,醇到極至。

現代詮釋

具備獨奏性以及輕簡性而備受歡迎的輕津三味線,在新一代的文藝繼承人的手裡發揚光大。
繼07年2月28號之後發售的一張大河劇<風林火山>的原聲專輯就借電視劇的形式在尾段創造性地加入地方風景,名勝,古蹟的介紹,配以三味線,二胡,弗朗明哥吉他,小提琴四者所配背景音樂,作為風林火山紀行而將古典民族音樂調和其中,別有一番風味。
而此專輯的成功,亦在於她收錄了深受Fans喜愛的<風林火山紀行>四首動人心弦的背景樂,即中國二胡演奏家陳敏的<風林火山 ~異郷情~>(1~3月)、沖仁以弗拉門戈吉他演繹的<風林火山 ~巡禮紀~>(4~6月)、上妻宏光的三味線版<風林火山 ~月冴ゆ夜~>(7~9月)以及千住真理子的小提琴<風林火山 ~大河流々~>(10~12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