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軟骨表面光滑,呈淡藍色,有光澤。軟骨組織由軟骨細胞、基質及纖維構成。而軟骨細胞由淺層向深層逐漸由扁平樣至橢圓或圓形,這些軟骨細胞維持著關節軟骨的正常代謝。關節軟骨沒有神經支配,也沒有血管,其營養成分必須從關節液中取得,而其代謝廢物也必須排至關節液中,所以可以說,關節液提供的營養成分決定了關節軟骨的正常運作,也決定了人體關節的正常使用。
關節軟骨主要的功能是緩解壓力的作用,在壓力作用下,軟骨被壓縮,解除壓力,又可伸展,類似於彈性墊的效果,可以保護軟骨下的骨骼不受破壞。除此之外,關節軟骨還有潤滑作用,使骨端滑動。
如何引發的軟骨磨損
青年人的這種彈性作用較強,緩衝效果亦佳。然而,三十歲過後,人的關節纖維變性,彈性減弱,關節軟骨的延伸能力逐漸弱化,恢復原狀的能力減弱,再加上關節液減少使關節軟骨變得乾燥,因此人到一定年齡,關節軟骨就容易受到損傷、磨損,而引發退行性關節炎,而屬於軟骨一種的半月板,也容易在劇烈撞擊、摔倒等情況下,發生半月板裂,影響患者運動功能。而腰椎之間的纖維軟骨則容易發生鬆弛移位致使髓核突出形成腰椎間盤突出。
如何達到軟骨再生
對於因為軟骨磨損、損傷、變形而引起的各種關節疾病,傳統醫學通常使用的是緩解疼痛的藥(如氨基葡萄糖、玻尿酸、止痛貼等),此外還有熱敷、按摩、電療等療法。但是問題是,這些療法不能使人體的軟骨恢復再生。對於後期患者,醫學上還可以採用關節手術。但是,關節手術除了價格昂貴外,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而且人工關節終究是“身外之物”,運動受限,撞擊後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幾年過後還要再手術。
目前,醫學界對軟骨磨損、軟骨退化採用的最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各種止痛藥、膏貼】
通過藥物的化學作用,抑制關節炎症,暫時緩解疼痛。這種方法鎮痛效果較快,適應於發作期和急性期。但不能解決關節內部構造,病情反覆。而且患者大多會發現,長期使用後藥效逐漸減弱,而在病情後期藥物作用大,特別是激素類藥物副作用更加強烈,導致種種胃腸肝腎心血管等併發症。
【理療】
採用物理方法對患部進行加熱、按摩、刺激等,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緩解症狀的效果,如常見的熱敷、電療、牽引、磁療、超聲、紅外線等。此類方法雖然可以避免吃藥打針,施術後短時間內獲得輕鬆舒服,但是,關節內部構造依然如故,停止理療後,病情容易反覆,此外,施術不當時反而耽誤甚至激化病情。
【氨基葡萄糖】
可以促進關節腔內潤滑液分泌以減少關節軟骨摩擦,兼帶消炎鎮痛作用。針對疾病初期,關節軟骨未受損時的效果較快,但對於軟骨已經硬化磨損、凹凸不平或變形的關節疾病而言,已無回天之力。
【玻璃酸鈉注射液】
即給關節注入潤滑油,增加關節潤滑性與靈活性,以此減輕疼痛,但不能改善關節軟骨內部結構,消耗完後仍然要注射,反覆持續,容易產生依賴性,還可能降低人體自身分泌關節液能力,效果逐漸遞減。
【關節鏡手術】
即通過小創口將關節鏡以及手術輔助工具刺入關節內部,或清理關節腔,或磨削粗糙的軟骨表面,或切除部分軟骨。短期內可以實現緩解疼痛的目的,但終究破壞削弱了人體固有的關節軟骨,長遠來講影響了人體運動機能。
【關節置換】
用人工製造的關節代替自身的關節,屬迫不得已的選擇。可以較大程度消除關節不適,一般十年左右維持基本運動功能。但手術具有較大風險,其固定性、嚙合性可能不盡如人意,術後關節功能受限,容易滑脫、碰傷,也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對老年人來說,手術過程身體負擔尤其大。人工關節一般使用壽命為10-15年左右,到期仍然需要更換關節,此外造價高昂,不易為普通民眾接受。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些常見的軟骨磨損、軟骨退化的應對辦法並沒有實現軟骨再生,相反,有些方法甚至以進一步破壞軟骨為代價,換取一時的平靜安寧。如何讓磨損後的軟骨恢復再生呢?長期以來,這一直是醫學界關心並努力探索的課題!
上世紀末開始,國際上對軟骨再生的醫學研究,一般有以下幾種途徑:自體移植、同種異體移植、異種移植、攝取特殊軟骨促進自體軟骨再生等。
【異種移植】
即採用其它物種軟骨移植於人體關節軟骨處,但由於其強烈的免疫排斥等問題,研究還處在基礎實驗階段。
【自體軟骨移植】
該方法主要是通過自體其他部位的軟骨移植,或通過自體白細胞、幹細胞來培植軟骨,免除開刀風險。但自體軟骨移植來源有限、給患者帶來二次創傷並增加患者疼痛,技術尚未成熟而致套用受限。
【同種異體軟骨移植】
同種異體軟骨移植來源廣泛,生物學性能良好,可望成為較理想的軟骨移植物,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它仍存在免疫排斥,疾病傳播,移植骨軟骨被吸收,關節不穩定,軟骨塌陷等問題,影響移植物在體內的長期存活,是目前研究不容忽視的問題。此外,該方法對患者要求較高,對於瀰漫的退行性關節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