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改革

軍事改革

軍事改革是指一個國家軍事方面所作出的變革。中國2015大軍改是中共建政以來軍隊系統最大的一次深刻變革,其意義不亞於“1980年代初地方從計畫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改變”。改革重點為軍委擴權強軍、四大總部分拆、組建陸軍管理機構、重新調整劃設戰區。軍改方案即將公開,而軍委、總部至戰區、軍兵種的人員調整、機構部署已初步到位,合併組合後的新軍事機構亦可能在節前掛牌。

基本信息

改革背景

軍事改革軍事改革
2015年11月24至26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200餘名軍地高級領導幹部悉數正裝出席,閉門會議連開三天,這是繼上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後的又一次高規格的重要會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出席會議並就軍改工作發表重要講話,軍隊深改組副組長范長龍就落實階段性改革任務提出要求,常務副組長許其亮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作了說明。
此次軍改是中共建政以來軍隊系統最大的一次深刻變革,其意義不亞於“1980年代初地方從計畫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改變”,也是以往若干次部隊精簡整編或者編制體制改革所不能比擬的,包括1985年鄧小平主導的百萬大裁軍那次。此次變革更深遠的影響可能需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看得更清楚。
主席指示
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格局
習近平強調,要著眼於貫徹新形勢下政治建軍的要求,推進領導掌握部隊和高效指揮部隊有機統一,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組建陸軍領導機構
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通過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重大舉措,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
組建新的軍委紀委和軍委政法委
習近平強調,要著眼於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抓住治權這個關鍵,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按照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原則區分和配置權力,重點解決軍隊紀檢、巡視、審計、司法監督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的問題,以編密紮緊制度的籠子,努力剷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組建新的軍委紀委,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推動紀委雙重領導體制落到實處。調整組建軍委審計署,全部實行派駐審計。
習近平習近平
組建新的軍委政法委,調整軍事司法體制,按區域設定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確保它們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
習近平強調,要著眼於打造精銳作戰力量,最佳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堅持精簡高效的原則,裁減軍隊員額30萬,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使軍隊更加精幹高效。調整改善軍種比例,最佳化軍種力量結構,根據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戰任務改革部隊編成,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最佳化管理流程,不斷提高軍隊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推進軍官、士兵、文職人員制度改革
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推進軍官士兵、文職人員等制度改革,深化軍人醫療、保險、住房保障、工資福利等制度改革,完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和後勤政策制度,建立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體系,以更好凝聚軍心、穩定部隊、鼓舞士氣。
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
習近平強調,要著眼於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進跨軍地重大改革任務,推動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完善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在國家層面加強對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和相關政策制度。下決心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
合理確定幹部進退去留
習近平指出,要著力搞好配套保障,堅持立法同改革相銜接,抓緊做好法規制度立改廢釋工作,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保證各級按照新體制正常有序運轉。要科學制定幹部調整安排計畫方案,合理確定幹部進退去留,關心和解決幹部實際困難。老幹部是黨和軍隊的寶貴財富,要精心做好老幹部服務保障接續工作。
繼續抓緊抓好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習近平強調,當前,軍委要把工作指導重心放在改革上,各級要把工作主線放在改革上,各項工作都要圍繞改革來謀劃、部署、推進。要繼續抓緊抓好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各項清理清查後續工作,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同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要加強部隊管理,保持部隊安全穩定和集中統一。要把握好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新要求,抓緊制定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

面臨現狀

明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思想明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思想
中共軍隊最高軍事機關是中央軍委,國務院層面的軍事工作機關是國防部。但長期以來,“軍委名義上是權力機關,實際上不是,軍隊的重要許可權如軍事決策、參謀、幹部任免、作戰訓練、後勤保障等這些,跟軍委辦公廳或國防部沒有太大關係。”有北京軍情分析人士表示,軍委辦公廳實際上是領導機構的秘書班子或調研性班子,日常起草檔案、書寫領導講話。軍委辦公廳下面有若干個局,如秘書局、法制局、調研局等,這些局有的是師級單位,也有副軍級單位。軍委辦公廳日常乾的活,按一位軍事專家說法“好像一個什麼都乾的全能人物”。而國防部更不像俄軍或美軍那樣是個實體機構,僅下隸外事局和新聞事務局,寥寥數十人。
從中共軍隊領導管理體制上看,經過多次調整改革,目前形成了中央軍委集中領導,參政後裝四總部歸口管理,七大軍區、四個軍兵種按照職能分工的組織構架和體制設計,但隨著戰爭形態更新疊代,這種領導管理體制上的矛盾、問題日益凸顯。具體表現在:統帥層戰略管理功能不強,四總部平行設定,致使職能機構運行效率不高、決策質量不高、統籌力度不夠,特別是涉及軍隊建設發展全局的重大事務難以有效統起來。
統帥層中央軍委過於弱化,而軍委下屬的總參、總政、總後和總裝四總部,權力過於集中,事實上成了一個獨立領導層級,代行了軍委許多職能,客觀上影響了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原中央軍委權力被四總部代行分割,軍委實權都在四總部那裡。

改革目標

軍事改革軍事改革
改革重點為軍委擴權強軍、四大總部分拆、組建陸軍管理機構、重新調整劃設戰區。
這次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主席負責制,真正使軍隊的最高領導權、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確保軍隊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軍委主席習近平指揮。
這次軍改首當其衝應是強化軍委機關。按北京軍事專家的說法,經過此番軍改,中共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後,軍委機關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制”,原來權力高度集中的“總部領導機關”,變成權力互相有所制約的“軍委辦事機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