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路遙墓,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先生之墓,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榮獲1988年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路遙先生墓地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文匯山——這是一處靜謐的靈魂安息之所,路遙在這裡沉睡。簡介
墓是用石塊砌成的,樸實而堅固。在墓的正前方有“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作協陝西分會、延安大學2006年4月立”的路遙
半身漢白玉石雕塑,雕塑中的路遙,平靜而堅毅,目光遠遠地望著前方,望著他的母校,望著陝北這片黃土地。在雕像前有一個基座,黑色的大理石上刻著“路遙之墓”這四個遒勁灑脫的大字。四周有四組石桌石凳,其中有《路遙文集》的責編陳澤順先生捐贈的,石桌上鐫刻“陝北的光榮,時代的驕傲”;還有《平凡的世界》的責編李金玉女士捐贈的,石桌上鐫刻“平凡的世界,輝煌的人生”。在路遙墓後有一面高大的石壁,上面鑲嵌著一尊孺子牛的浮雕和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名言。墓地四周有棗樹、松樹,其中有兩棵路遙喜歡的白皮松。從這裡可以俯瞰延安和路遙母校延安大學,山下渾黃的延河水緩緩東流,河對岸的山巒,伸向遠方,延伸到大陝北的蒼茫里。延安就是路遙《平凡的世界》中黃原城,也是孫少平最初打工的地方,還是少平和曉霞重逢的城市,是路遙走出陝北的起點,又是他靈魂歸結的終點。路遙在文章里一次次談起這座城,談起這片蒼茫的黃土地。紀念
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在路遙逝世三周年紀念日,來自北京、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各界人士,
在路遙陵園舉行了路遙骨灰安葬儀式。在平凡的世界裡走完42年人生路程與靈魂的短暫飄泊後,路遙與他日夜思念的黃土地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與他愛的深沉的故鄉的土地融為一體。中國作家協會原黨組副書記王巨才的《在路遙墓地前》寫道“路遙一直活著,活在一版再版的“文集”里,活在千百萬讀者的無盡言說中。他留在世間的數百萬言作品,曾以獨特的生活情景、廣闊的社會內容、鮮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人文情懷,感動過、撫慰過無數在生活底層苦苦尋覓打熬的人,給他們以啟示和激勵、信心和力量。路遙是自重自強的、博大篤實的。”“在我們這樣一個億萬人民卓勵奮發、共創美好未來的年代裡,應該有更多像路遙那樣,懷著神聖和虔敬的心情,勤勉而又誠實地從事崇高精神勞動的文化從業者。惟其如此,才能促成文學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才能勝任地擔當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凝聚人心,引領風尚,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竭誠盡力的光榮使命。”的確如此。路遙是一部大書,一面鏡子,是人們精神世界的標桿。路遙
路遙(1949年~1992年),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一個世代農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後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由於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
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伏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路遙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描寫一個農村知識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經歷,引起很大反響,獲全國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改編成同名電影后,獲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轟動全國。《在困難的日子裡》獲1982年《當代》文學中長篇小說獎,同年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冊。作者在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路遙因此榮獲茅盾文學獎。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