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捷克著名詩人、作家和翻譯家路德維克·昆德拉,1920年3月22日生於捷克布爾諾,是著名的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堂兄。從194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康士坦丁》,到詩集《那邊》付梓,路德維克·昆德拉一生共出版了各類作品幾十部,影響遍及國內外。2010年8月17日,路德維克·昆德拉以90高齡病逝。噩耗傳來,捷克文化界名流紛紛發表講話,盛讚他對捷克文化的傑出貢獻,稱其逝世是使捷失去了“戰後先鋒派藝術家”的最後一位見證人,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生平
路德維克·昆德拉1920年3月22日生於捷克布爾諾,是著名的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堂兄。青年時代的路德維克曾在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學習並在布爾諾馬薩里克大學深造。在捷克,路德維克·昆德拉的名字總是同有些傳奇色彩的“Ra小組”聯繫在一起。在被稱為捷克“黑暗時代”的法西斯德國占領期間,激情滿懷的昆德拉與朋友聯袂創建了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流派“Ra小組”。在這個小集團中,匯集了若干沉迷於先鋒派,特別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取向的年輕詩人和畫家。昆德拉在後來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我們首先以詩歌,以詩情畫意過著歷險的生活。我們有時整夜聚會辯論詩的意義,辯論超現實主義,辯論是否和如何才能用現代藝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二戰後,昆德拉曾在雜誌和報紙當過編輯。1968—1970年擔任布爾諾馬亨劇院的劇作家。此後,他以筆名翻譯出版外國文學。他先後翻譯出版了大量德國、法國及保加利亞等國作家的作品,特別是德國作家的作品,原著作者包括漢斯·阿普、格奧爾·格特拉克爾、戈特弗里德·本恩、貝托爾特·布萊希特、阿爾弗雷德·顧彬等。作為史學家,昆德拉除了研究哈拉斯,主要還研究漢斯·阿普和布萊希特的達達主義。其作品不僅在捷克,在德語國家也具有較大影響。
昆德拉以文會友,不僅與捷克文藝史上那些有影響的人物,諸如作家和畫家卡雷爾·泰格、著名藝術家托燕或詩人弗朗蒂謝克·哈拉斯多有交往並成為好友,而且也同許多歐洲著名的詩人、作家及畫家稔熟,甚至成為他們的朋友。是昆德拉在許多藝術家尚不為人知之際,將他們的作品引入捷克。
昆德拉一生勤勉,寫作欲望長盛不衰。用他自己的話說,“沒有哪天不寫,總是有什麼東西吸引著我”。據稱,在其昆施塔特的“巢穴”里,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亦每天筆耕不輟。他周圍到處是書,書房裡藏有令許多畫廊欽羨、今已難覓的畫作珍品;他酷愛喝茶,並深諳茶藝,經常向朋友展示。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完成了他的《那邊》詩集。在這本於去年出版的詩集中,他大都是回望過去的世界——童年時代,回顧那些給了他無限靈感的孩提遊戲,仿佛欲最後一次在迷霧中再擦出一些從青年時期起就與其相伴的詩的火花。
榮譽
從194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康士坦丁》,到詩集《那邊》付梓,路德維克·昆德拉一生共出版了各類作品幾十部,影響遍及國內外。他1996年獲國家級翻譯大獎,2002年獲萊比錫國際圖書博覽會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捷克總統親自頒發的文學藝術領域“國家功勳獎”,2009年又獲捷克國內最重要的文學獎、以198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捷克作家塞弗爾特的名字命名的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獎。這一系列重大成就,奠定了路德維克·昆德拉在捷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路德維克·昆德拉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他對當今世界馳名的米蘭·昆德拉的“引領作用”。據捷著名作家、前議長和前文化部長米蘭·烏赫德介紹,年輕9歲的米蘭·昆德拉與堂兄路德維克·昆德拉的關係雖歷經風風雨雨,但兩人的友愛矢志不渝。正是受堂兄的影響和指引,米蘭·昆德拉才走上了文學之路並功成名就。總結兩兄弟的成功之道,業內人士還有一個共識:無論是路德維克還是米蘭,遠非寫出一些詩句而已,而首先是他們悉心體味生活,深深融入生活,揭示事物和事實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