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又稱Bohler角,
跟骨結節與跟骨後關節突的連線與跟骨前後關節突連線形成的夾角。正常為約40°。
又稱Bohler角,
跟骨結節與跟骨後關節突的連線與跟骨前後關節突連線形成的夾角。正常為約40°。
跟骨結節關節角是跟骨結節上緣(跟骨結節與跟骨後關節突的連線)與跟距關節面(跟骨前後關節突連線)形成的夾角,正常大約30――45度的角。為跟距關係的一個重...
簡介 跟骨解剖特點為七塊跗骨中最大的一塊,位於足後下部,構成踵(腳後跟)。
跟骨前部 跟骨體部 跟骨粗隆部 跟骨載距突部 跟骨丘部跟骨骨折為跗骨骨折中最多見者,易發生於中年男性。由於跟骨骨折可嚴重地破壞跟距關節,引起粘連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癒合等,可遺留患足疼痛和運動功能...
病理病因 引發病症 病理診斷 臨床表現 治療措施跟骨骨折康復主要是針對疼痛和關節功能的評定,骨折後康復可以協調固定與運動之間的矛盾,預防或減輕併發症的發生,使其朝向骨折癒合的方向發展。 康復治療常用方...
疾病簡介 臨床治療原則 常見康復問題 康複評定 康復治療跟骨在長期行走站立受到各種方向應力,引起跟骨周圍肌肉、肌腱、滑囊、脂肪墊退變以及跟骨內壓改變。表現為跟骨周圍疼痛的一系列臨床症狀。
概述 疾病的病因 中醫辨證 疾病的治療 西醫治療大結節屬於肱骨。
定義和學習 人體組成分部 常用基本術語 總論 各論成人骨一般有206塊,約占體重的20%。每塊骨都是具有一定的形態、功能、特定位置以及血管、神經分布的活器官,能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並具有修復和...
局部解剖 顱骨 四肢骨骨性標誌(bony landmarks)指在人體某些部位的骨,常在人的體表形成較明顯的隆起或凹陷,臨床上常作為定位等套用,稱為骨性標誌。體表突出的骨性標...
概述 重要的骨性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