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考據1

趣味考據1

關於考據學取得的成果,一言而難盡。 這些成果,我們曾經組織出版過《二十世紀中國文史考據文錄》一書,給予部分的總結。 而這本《趣味考據》,可以說是在上書的基礎上,對這些成果的另一種方式的總結。

圖書信息

作 者: 王子今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雲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037809 出版時間:2003-08-01

版 次:1 頁 數:52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文化 > 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一提起考據,我們就想到乾嘉時期的國小;一想到國小,我們就頭疼。那種一字一句的辨證,名物典章的考訂,煩瑣的資料,笨牛式的方法,見小而忘大的弊病。。。。。。不唯一般人,很多學者,都覺得實在討厭,不僅懶得在上面用工夫,有意無意地在學術研究中繞開它,甚至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寫點小文批一批以出口惡氣。
但考據之方法與精神並未因此而薪盡火滅
一方面,考據畢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成果;另一方面,考據的“實事求是”“不尚守墨”的方法與精神對於學術研究畢竟還有很多可借鑑的東西。
關於考據學取得的成果,一言而難盡。人們都知道,考據學的興起,原本並非為考據而考據,乃是為準確讀經而來,為正確明理而來。讀經明理又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考據取得的最終成果卻不僅僅限於此,首先,考據的對象擴大了,涉及到了中國舊學的方方面面,因此取得的成果不僅在經方面,也在史與子、集方面,並且從最初的帶有政治性的願望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學術活動。其次,通過考據,梳理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文獻資料,辯清了很多前人造成而後人以訛傳訛的東西。可以說,乾嘉大盛的考據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系統的清理和復興。雖然“五四”運動對舊文化的批判從根本上動搖了考據學的根基,使考據之學由過去的顯學而逐漸邊緣化,但此後的一些學者仍然利用歷史文獻,參照最新出土的文物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遺存,對傳統文化進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這些成果,我們曾經組織出版過《二十世紀中國文史考據文錄》一書,給予部分的總結。
而這本《趣味考據》,可以說是在上書的基礎上,對這些成果的另一種方式的總結。所謂“另一種方式”是指上書是給學者看的,而本書是為廣大讀者做的。因此,我們的設計思路是:選取的文章儘量不要煩瑣而冗長,考證的內容儘量貼近生活,語言的使用儘量生動而不要學究化,力求使本書知識化、趣味化。出於上述原則,我們在選取文章的考證對象時特別注意它與生活的關聯,力求通過這些文章,讓人們發現有關衣食住行等常識背後隱藏的文化。通過對這些文化的認識,來提升我們對生活的感受,發現生活中的趣味。可以說,我們用切近生活的對象來消解考據的嚴肅性,同時,用考據的嚴肅與學術性來補充生活的內涵。
編者在選編時基本遵循了我們的原則。除個別篇仍然有冗長與過於學術之弊外,大部分文章都突出了“趣味”二字。 隨便舉幾篇文章名稱,可見我們的宗旨與本書的特點:“筷子由來”、“烏紗帽小考”、“女扮男裝”、“算盤的發明”、“我國古代的名片——爵里刺”、“戲婦·謔親·鬧房”、“古代中國的自助餐”、“藥毒一家”……由此可以看到,我們在二者之間找到了某種關聯點,通過這種關聯,讀者可以把它當閒書看,以資聊天與催眠;也可做學術看,以助對生活文化的探究。
說到底,本書準備給予讀者的是一份什麼樣的心情呢?不是讓你頭疼,而是在你不能承受生命之輕時給你加點你喜歡的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