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軍[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趙紅軍[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趙紅軍(1970—),男,陝西省白水縣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現任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上海)自貿區協同創新中心諮詢專家,上海市民盟盟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兼職研究員,2008年上海市曙光學者,2009年上海市浦江學者。2005年獲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2006年破格被提升為經濟學副教授。2007-2009在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從事中國經濟轉型方向博士後研究,師從著名經濟學家田國強和文貫中教授。2007-2008年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和東亞問題研究中心進行訪問研究。2007-2008年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和東亞問題研究中心進行訪問研究。研究方向主要為中國經濟轉型、制度與發展經濟學、經濟思想史。曾主持過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2014年國家哲學社會基金中華學術著作外譯項目、2013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一般課題、2012年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策諮詢課題,2011年德國阿登納基金會課題,2009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2008年曙光計畫。

基本信息

現任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區域經濟學科帶頭人;

2005.6-2015.6,曾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經濟學系教授,經濟系主任;

2010-2015,松江大學城精英讀書俱樂部(ERCSU)發起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2007-2009,中國農業與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

社會兼職

趙紅軍趙紅軍
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一帶一路泛區域發展與合作專委會主任;

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理事;

上海市經濟學會理事;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理事;

上海市大數據社會套用研究會理事;

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MBA導師;

亞洲人口學會會員(APA);香港經濟學會會員;

上海陝西商會科技專委會副主任;

上海市民盟學習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市民盟盟史研究會副會長;

個人主頁

搜狐部落格:均衡之美,hjzhao.blog.sohu.com

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與區域經濟學、中國經濟、制度與發展經濟學、政府治理

匿名審稿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經濟學季刊》、《國際商務研究》、《世界經濟文匯》匿名審稿人

主講的課程

高級個體經濟學》、《中級個體經濟學(全英文)》、《總量經濟學(全英文)》《中國經濟與商務(全英文)》《城市與區域經濟學》、《套用計量經濟學》、Chinese Economy

工作經歷

2015.7至今,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

2005.6-2015.6,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經濟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副院長;

2014.5,在土耳其Dokuz Eylul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2012.10-2013.1,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娜大學經濟學院訪問學者;

2007.8-2008.9,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96.9-1999.8,比利時西達克(上海)投資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經理;

1995.9-1996.8,陝西省外貿業務骨幹赴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培訓;

1993.7-1995.8,陝西省渭南市綜合對外貿易公司出口部外銷員、經理助理;

學習經歷

2007.1-2009.7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博士後流動站,師從著名經濟學家田國強、文貫中教授;

2002.9-2005.6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外國經濟學說史方向博士畢業,師從尹伯成教授;

1999.9-2002.5上海大學國家工商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碩士畢業,師從李駿陽教授;

1990.9-1993.7陝西工商學院(現西安財經學院)商業經濟系商業經濟專業學習;

成果獲獎

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
2018年5月,《基於中外合作辦學的商科國內師資國際化教學與研究能力提升的實踐創新》獲得2017年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2年12月,著作《小農經濟、慣性治理與中國經濟的長期變遷》,獲得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2008年12月,論文“論交易效率與中國的城鄉差距”獲上海市第七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2006-2007)論文類三等獎;2006年10月,專著《交易效率、城市化與經濟發展:一個城市化經濟學分析框架及其中國套用》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004-2005)著作類三等獎”;2005年10月,論文:“交易效率:一個衡量一國交易成本的新視角及其中國的經驗證據”獲2005年中國制度經濟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5年6月,2005年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2004年6月,《交易效率、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獲復旦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優秀博士論文資助項目;2002-2005三年度各獲復旦大學獎學金;2001-2002年,上海大學三菱獎學金。

主要研究項目與課題

2018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發展治理的經濟學貢獻與世界影響》(18BJL003);

2017年,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中國經濟奇蹟的政府治理作用研究》(2017BHB016);

2015年,主持上海市松江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課題《松江區緊缺急需人才需求目錄》;

2014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著作外譯項目《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政府治理與制度演進視角的分析》(英文版)(14WJL008);

2013年,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時空影響研究:來自清代經驗的新經濟史學分析》(13YJA790159)。

2013年,主持德國阿登納基金會研究課題《世界工廠、貿易模式與污染地理學:來自中國、日本的經驗證據》。

2011年,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策諮詢課題《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對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輻射效應研究》;

2009年,主持上海市人事局“浦江人才計畫”項目《長三角十城市政府治理效率研究》;

2009年,主持德國阿登納基金會課題《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美國-歐盟經濟三角穩態關係及其變化》;

2008年,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曙光計畫項目”《長三角六城市政府治理效率提升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

2007年,主持第41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小農經濟、慣性治理與中國經濟的長期變遷》;

2005年,主持2005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No.05JA790019):《交易效率、工業化與城市化:一個理解中國經濟內生髮展的視角及其經驗證據》;

2006年,主持上海市教委一般項目(No.06MS031)《交易效率、貿易發展與長三角經濟一體化》;

2005年,主持上海市教委優秀青年教師專項基金課題(No.0521031)《交易效率、貿易差距與貿易一體化:來自長江三角洲的經驗》。

發表的論文成果

趙紅軍,高帆:“中國發展治理的經濟學貢獻與世界影響”,《經濟學家》2018年第9期第42-50頁。

趙紅軍:“一帶一路孕育區域經濟發展新機遇”,《新西部》2017年第26期。

趙紅軍、彭屹:“區位因素對二手房價格的非線性影響——以上海為例”,《城市問題》2017年第7期;

趙紅軍、陸嘉杭、汪竹:“美洲白銀是否抬升了江南的米價:來自清代松江府的經驗證據”,《中國經濟史研究》2017年第4期。

趙紅軍、胡玉梅:“教育程度一定會提高健康水平嗎——基於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實證分析”,《世界經濟文匯》2016年第6期。

HongjunZhao,"AmericanSilverInflowandPriceRevolutioninQingChina",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Vol.20,No.1,2016,pp.294-305。

趙紅軍:“從歷史視角展望中國政府治理模式的未來”,《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年第4期。

趙紅軍、杜其航、胡敏:“丹麥反腐敗制度體系、政策與行為準則對中國的啟示”,《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12期。

趙紅軍:“中國政府治理模式變遷的歷史考察”,《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

趙紅軍,馮蘇葦:“如何有效地治理北京的交通擁堵”,《城市發展研究》2015年第12期。

趙紅軍:“破解中國城鎮化難題的可能路徑”,《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

朱建育、趙紅軍、方曦:“基於面板數據模型的上海高校科研績效評價的實證研究”,《研究與發展管理》2013年第2期;

朱建育、趙紅軍、方曦:“基於高校科研績效及創新能力評價的模型比較與實證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第17期。

趙紅軍:“WTO成員資格是否有效地降低了成員的關稅水平?——來自1991~2010年WTO153個成員和62個非成員的經驗證據”,《世界經濟研究》2012年第6期。

趙紅軍、孟君、楊軼臣:“浙江10地市的出口貿易為何如此不同——對浙江1997~2006年貿易發展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國際商務研究》2010年第4期。

趙紅軍:“新農村建設、農業轉型與工業化城市化——一個新農村建設作用機制的經濟學分析”,《南開經濟研究》2010年第6期。

趙紅軍:“農民家庭行為、產量選擇與中國經濟史上的謎題”,《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趙紅軍:“李約瑟之謎:經濟學家應接受新解還是舊解?”,《經濟學季刊》2009年7月。

孫楚仁、沈玉良、趙紅軍:“FDI和加工貿易的關係:替代、互補或其它?”,《南開經濟研究》2008年第3期。

趙紅軍,尹伯成:“城市經濟學理論演進與新發展”,《社會科學》2007年第11期。

趙紅軍,尹伯成:“2007年上海市民出行效率調查與分析”,《城市問題》2008年第4期。

趙紅軍,孫楚仁:“二元結構、經濟轉軌與城鄉差距分化”,《財經研究》2008年第4期。

趙紅軍,尹伯成孫楚仁:“交易效率、工業化與城市化:一個理解中國轉軌經濟內生大發展的模型及其經驗證據”,《經濟學季刊》2006年第5卷第4期。

趙紅軍:“對城市形成原因的考察:一個演進經濟學視角”,《城市問題》2006年第1期。

孫楚仁、沈玉良、趙紅軍:“加工貿易和其他貿易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的估計”,《南開經濟研究》2006年第3期。

趙紅軍:“交易效率、城市規模及其未來趨勢”,《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6期。

趙紅軍、尹伯成:“論交易效率與中國的城鄉差距”,《復旦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1期。

趙紅軍:“交易效率與城市化進程中的政府角色”,《城市發展研究》2005年第3期。

趙紅軍:“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城鄉差距的歷史考察:交易效率視角”,《中國經濟問題》2005年第2期。

趙紅軍:“交易效率:一個衡量一國交易成本的新視角及其經驗證據”,《上海經濟研究》,2005年第11期,被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6年第3期全文轉載。

趙紅軍,尹伯成:“近年來西方經濟學發展若干新動向”,《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羅長遠,趙紅軍:“FDI、國內資本與投資者甄別機制”,《經濟研究》2003年第9期。

趙紅軍,尹伯成:“經濟學發展新方向:心理學對經濟學的影響”,《南開經濟研究》2003年第6期。

趙紅軍,謝識予:“二元結構和經濟轉軌雙重條件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載《全球化與中國經濟: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節學術年會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趙紅軍:“新興古典經濟學:一個分析中國城市化的獨特視角”,載於樓培敏主編《中國城市化:農民土地與城市發展》,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趙紅軍:“交易效率、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理論預測與經驗證據”,收錄於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第4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04年11月。

趙紅軍:“新古典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經濟成長理論的演進”、“發展經濟學理論演進”、“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載於尹伯成主編:《西方經濟學說史:市場經濟視角的分析》,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趙紅軍:“1840年以來外國經濟學說在中國的發展”載於施岳群、袁恩楨、程恩富主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理論經濟學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趙紅軍、李駿陽,“電子商務時代的新型市場結構”,《當代經濟科學》2001年第5期。

趙紅軍,“電子商務條件下的流通理論探索”,《上海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趙紅軍,“西部開發中的電子商務功能論”,《陝西經貿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趙紅軍:“創新的靈魂在於打造創新式思維”,《經濟與管理》2001年第6期。

尼爾·格雷戈里、斯托伊安·塔涅夫著,趙紅軍、黃燁青譯:“中國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1年第6期。

趙紅軍(以筆名趙虹君發表):“西安金融中心面臨的挑戰”,《經濟改革》1997年第1期。

出版的著作

Hongjun Zhao,China's Long 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volution of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 Limited(USA), 2018.

趙紅軍:《中國歷史氣候變化的政治經濟學——基於計量經濟史的理論與經驗證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即出。

趙紅軍:《鞭辟入裡經濟學——中國改革年代的新思維》,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趙紅軍:《上海國際貿易地位變遷與區域經濟影響:基於舊海關史料和自貿區時空變遷視角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

趙紅軍:《刨根問底經濟學——大轉型年代的42則經濟閒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趙紅軍:《小農經濟、慣性治理與中國經濟的長期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0年8月。

趙紅軍:《交易效率、城市化與經濟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美》迪帕克·拉爾著,趙紅軍譯,《印度均衡:公元前1500-公元2000年的印度》,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美》施萊弗,維什尼著,趙紅軍譯,《掠奪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療》,中信出版社2004年9月。

參加並報告論文的學術會議

HongjunZhao,"AmericanSilverInflowandthePriceRevolutioninQingChina",the18thWorldEconomicHistoryCongress,UniversityofHongKong,Sep19-22,2018.

HongjunZhao,"AmericanSilverInflowandthePriceRevolutioninQingChina",the18thWorldEconomicHistoryCongress,MassachusetInstitureofTechnology,Boston,July29-August4,2018.

Hongjun Zhao, “Who Affected the Changge of Chinese Capital City Lo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Quantative Economic History”,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Spati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Xiamen University,June3-5th, 2017.

Hongjun Zhao, “Who Affected theChanggeofChineseCapitalCityLocationinChineseHistory?anEmpiricalStudyBasedonQuantativeEconomicHistory”,the 5th Asian Historical Economic Conference, Soul National University,August 1-7th,2015.

趙紅軍:“新農村戰略與中國經濟發展”,入選2009年第九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9年12月,杭州。趙紅軍:“新農村戰略、農業轉型與工業化城市化”,入選第三屆張培剛基金會“中國發展論壇”,2009年2月,北京。HongjunZhao,“NewRuralReconstruction,andChineseEconomicDevelopment,AEconomicMechanismAnalysisofNewRuralReconstruction”,The9thEuropeanConferenceonAgricultureandRuralDevelopmentinChina(ECARDCIX),Friday3-Sunday5April2009。ChurenSun,HongjunZhao,“TransactionEfficiency,Urbaniz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involvingtwoCities”,2008ConferenceonRegionalEconom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JinanUniversity,October,2008。Hongjun,Zhao,“PeasantBehavior,ProductionChoiceandTheRiddleofChineseEconomicHistory”,PaperpresentedatTheWorkshoponPolitics,EconomyandSociety,UniversityofChicago,April,28,2008。HongjunZhao,“NeedhamPuzzle:ShouldEconomistsAcceptNewHypothesesorOldOnes?”,paperPresentedatThe8thEastAsia&EconomicForum,TheUniversityofToronto,March,15,2008。HongjunZhao,“AModelof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underUrban-RuralDualStructureandEconomicTransition”,PaperpresentedatHongKong4thBiennialConference,Dec14-17,2006.(InEnglish)。趙紅軍,“二元結構和經濟轉軌雙重條件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長江三角洲經濟-空間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2006年11月27日。趙紅軍:“交易效率、工業化與城市化:一個理解中國轉軌經濟內生大發展的模型及其經驗證據”,2006年7月參加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第三屆發展經濟學論壇。趙紅軍,“交易效率、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理論預測與經驗證據”,2004年第4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4年第4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趙紅軍,“交易效率:一個衡量一國交易成本的新視角及其經驗證據”,2005年第5屆中國經濟學年會,2005年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會。趙紅軍,“近年來西方經濟發展若干新動向”,2005年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14次學術研討會。羅長遠,趙紅軍,“FDI、國內資本與投資者甄別機制”,2003年南京大學斯密論壇,2003年第3屆中國經濟學年會。

發表的隨筆

趙紅軍:“虧本的生意有人做”,《經濟學家茶座》2009年第6期,總第44輯。趙紅軍:“江湖的湖南土菜館”,《經濟學家茶座》2010年第1期,總第45輯。趙紅軍:“我國應率先在少數省市進行教授治校的改革試點”,《聯合時報》2010年6月4日。趙紅軍,“世博期間的黑車治理應有新思路”,《聯合時報》2010年4月2日。趙紅軍,“上海地價過高的連環影響”,《經濟學茶座》2009年第41輯。趙紅軍,“學者們該怎樣解讀過去千年的興衰變遷協奏曲?”,《經濟學家茶座》2008年8月,第4期。趙紅軍,“美國到底強大在哪裡”,《經濟學家茶座》2008年第3期。趙紅軍,“從林毅夫的世行任命看中國經濟學家的角色”,《經濟學家茶座》2008年第2期。趙紅軍,“美國經濟沒有到最危險的時候”,《西部論叢》2008年第10期。趙紅軍,“從‘經濟學創新平台’看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西部論叢》2008年第5期。趙紅軍,“學習者為王,不學習者為寇”,《西部論叢》2008年第2期。趙紅軍,“合作與競爭的經濟學”,《學術前沿》2004年1月。趙紅軍,“黃有光和他的快樂經濟學”,《21世紀經濟報導》2004年2月4日,被《金融信息參考》2004年第3期全文轉載。趙紅軍,“實驗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譯文),《社會觀察》2004年第2期。趙紅軍,“財富¹快樂”,《財富時報》2003年12月8日。趙紅軍,“投稿的經濟學選擇”,《財富時報》2003年7月28日。趙紅軍,黃燁菁譯,“中國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1年第6期。趙紅軍,“外國銀行增收新辦法”,《現代工商》2001年1月7日。趙紅軍,“全球化、IMF與中國”,《國際貿易譯叢》2001年第6期。趙紅軍,“溫故方能知新”,《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12月8日。趙紅軍,“股權資本主導國際資本流動”,《金融早報》2001年8月15日。趙紅軍,“列車員賣小板凳與供求”,《經濟學訊息報》2000年4月7日。趙紅軍,“夫妻小店的歸來”,《經濟學訊息報》2001年10月19日。趙紅軍,“狗尾巴與狗身子的學問”,《經濟學訊息報》2001年11月2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