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趙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趙文,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7月出生於山西,2002年7月與2006年12月分別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系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分別於英國Cardiff University和Wales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 Computational Sciences,韓國Korea Astronomy & Space Science Institute,丹麥Niels Bohr Institute and Copenhagen University從事博士後研究。2012年11月以中科院“百人計畫”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系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宇宙學和引力波,包括引力波的理論和探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加速膨脹與暗能量,暴漲宇宙學等。目前已在PRD, JCAP, PLB, ApJ, MNRAS等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被引用1000餘次。

教育經歷

•2002年9月-2006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博士。

•1998年9月-2002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學士。 [2]

工作經歷

•2012年11月-至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教授。(中國科學院A類百人計畫) [3]

•2011年4月-2012年3月,丹麥玻爾研究所,博士後 [4]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韓國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所,博士後 [5]

•2007年10月-2010年9月,英國卡迪夫大學,博士後 [6]

•2007年3月-2007年9月,浙江工業大學,講師

研究領域

宇宙學

•宇宙原初的殘餘引力波的演化行為及其探測現狀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及其相關的早期宇宙學研究

•宇宙加速膨脹與暗能量研究

引力論

•引力波天文學研究

•引力波的理論和探測

學術成就

1.獨立地提出了Yang-Mills凝聚的暗能量模型,該模型受到同行的關注,並且國際上有20多個團隊對該模型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

2.發展了一種新的通過CMB探測引力波的方法,並且發現目前的WMAP數據中存在引力波的跡象等。

3.發展了一套新的方法來分離微波背景輻射中E-mode和B-mode極化,被普遍(包括Planck工作組)認為是目前解決該問題最有效的兩種方法之一。

發表論文

目前已在PRD, JCAP, PLB, ApJ, MNRAS等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被引用1000餘次,影響因子大於4的文章就有25篇,其中20篇為第一作者文章。

部分工作被Planck工作組的文章多處引用(Planck Collaboration, 1303.5074; Planck Collaboration, 1303.5083),以及WMAP工作組文章的引用(WMAP Collaboration, ApJS, 170, 335, 2007)。同時,還被宇宙學教材(D.S.Gorbunov and V.A.Rubakov,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early Universe,2011)和著名引力論專著(I.Ciufolini and R.A.Matzner, General Relativity and John Archibald Wheeler,2010)引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