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寶寶"
指廈門一胎兒於2014年3月18日因車禍被從母體中撞出。“奇蹟寶寶”處在觀察期,病情不斷變化,病房已對外關閉。廈門市、區兩級紅十字會在海滄區紅十字會設立“3·18海滄奇蹟寶寶專項基金”,用於“奇蹟寶寶”在醫院及後續成長之用。
事發過程
2014年3月18日上午,海滄區馬青路與角嵩路交叉路口附近,一輛土方車和一輛機車相撞,導致機車上一男子和一孕婦當場死亡,孕婦腹中胎兒被撞出,飛出母體,滾落在泥地上,隨後被送往海滄醫院搶救。
“120警車送過來時,寶寶渾身都是沙粒,頭部有些擦傷。”海滄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方玫說。
醫師方玫介紹,送到醫院的時候,胎盤和臍帶都連在一起,胎盤還沒有結紮,醫生首先將寶寶送到婦產科進行了臍帶處理以及清洗等相關措施。嬰兒8斤4兩,是名男孩,體長51厘米,嬰兒背部和四肢有皮外傷,但沒有生命危險。
海滄醫院一名醫護人員透露,機車上的男子和孕婦是夫妻,2014年3月18日早晨,妻子好像肚子疼,為了圖方便,丈夫就騎著機車載著妻子去醫院,沒想到途中發生了意外。
“交通事故的狀況那么慘烈,對寶寶來說,還能生存下來,的確是個奇蹟。”方玫說。
在廈門海滄醫院的兒科病房,記者透過門縫看到有身穿紅馬甲的海滄志願者和護士在細心的照料“奇蹟寶寶”。
廈門市衛生局集結了廈門市第一醫院、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的兒科專家在海滄醫院會診,期望討論一個最佳最優的治療方案。
孩子的病房已經對外關閉。海滄醫院醫生表示,孩子最需要安靜,病房裡人太多很可能會有交叉感染的危險。等孩子過幾天情況穩定下來,我們會再考慮適當開放探視。
驚動全國
海滄“微志願”的義工們、海峽對岸的愛心同胞、社會上的愛心組織和自發前往醫院的志願者們,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
2014年3月19日上午,廈門市海滄區文明辦又發起了招募具有育嬰經驗的“愛心媽媽”陪伴寶寶。
“招募通告發出以後,非常多的愛心人士報名。”海滄區志願者協會秘書長李碧蓮說,“我們打算把這些愛心人士集中在一起,做一些分工和篩選。”
李碧蓮還介紹,志願者協會還對接了海滄長庚志工隊,安排“長庚志工隊”提供經過消毒的“放心母乳”,供寶寶食用。
據了解,廈門市、區兩級紅十字會還共同在海滄區紅十字會設立“3·18海滄奇蹟寶寶專項基金”,專門用於“奇蹟寶寶”在醫院及後續成長之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二)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