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煦

趙寶煦

趙寶煦,1922年11月18日出生,北京人,祖籍浙江紹興。政治學家,當代中國政治學主要奠基人之一。生前為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政治學會顧問,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會名譽會長,香港《中國研究》學刊顧問,香港中國研究基金會名譽主席。2012年1月21日凌晨4時37分趙寶煦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0歲。

基本信息

簡介

趙寶煦教授曾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亞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學術委員會政治學評議組副組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委員會政治學基金組組長,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會會長,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副會長,中國歐洲學會理事,香港《中國研究》學刊主編,國際政治科學協會(IPSA)執行局委員、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國際政治分卷)主編。

經歷

1922年11月18日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讀書人家庭里,自幼隨父親讀書識字,10歲才入國小插班讀書,因為交不起學費而幾次輟學。貧困的歲月里憑著勤奮刻苦取得優秀成績,從初三到高三連續4年考得第一名得以免交學雜費讀完高中。

1943年冬,為了追求光明,趙寶煦毅然逃離日寇占領下的北平,穿過日寇封鎖線,輾轉千里來到當時的"民主堡壘"昆明,進入西南聯大化工系就讀。一年後轉入政治學系,師從張奚若、錢端升等老一輩著名政治學家。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復校。遂回到北大政治系繼續學業,1948年畢業並留在政治系任教。

1952年由於院系調整,北大撤消政治系後,調至新建的馬列主義教研室講授馬列主義基礎,並先後任教研室秘書、副主任、主任至1960年。八年的教學工作使他系統地認識和研究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精神實質,“不唯書”、“不唯上”、“只為實”成為人生基本原則,歷經磨難而矢志不渝。

1960年北大重建政治系,他是創始人之一。1964年政治系改名為國際政治系,先後擔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雖然國政系成立僅兩年就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但趙寶煦老師在這兩年里做的大量工作為國政系後來的建設和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文革後復出任系主任,以博大的胸懷不計個人恩怨,團結領導全系師生全力推進教學和研究工作。1979年回響鄧小平關於政治學要“趕快補課”的號召,又匯同國內部分老一輩政治學者一道,為重建中國政治學會和恢復政治學教學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1981年在北大國政系建立了政治學專業。1988年該專業獨立為北大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2001年擴展為政府管理學院。

1979年春,在趙寶煦、李志敏、張振國三教授發起和張學書副校長首表贊同及大力扶持下“燕園書畫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應運而生。令人感念不忘的是:趙、張兩教授在書畫會成立後,功成身退,對燕園書畫事業繼續給予關懷和幫助:張副校長也是自始至終給予親切關懷和支持。 陳玉龍、楊辛、葛路、羅榮渠諸教授以及在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獲獎者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和張辛四位學生熱誠襄贊其事。1981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首任會長、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攜 趙寶煦、金開誠、楊辛和陳玉龍四位教授加入,北大成為全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最多的高校。不久張辛和葛路、羅榮渠教授也相繼加入中國書協。

成績

在治學方面

趙寶煦教授涉獵很廣而融會貫通,在政治學基本理論、中國政治、中國對外關係、中美關係、台灣問題和國際政治等方面皆有建樹,成果纍纍。

在政治學方面,1982年出版了《政治學概論》,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治學教材。1983年在美國出版了英文版學術演講集《中國政治學的復興》,並被譯成日文、德文、韓文在日本、奧地利和韓國出版。同年在北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政治學博士點,1985年起正式招生,3年後培養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批國內培養的政治學博士(俞可平與王浦劬,舊中國沒有培養過政治學博士)。1985年在德國出版了《當代中國政治專題研究》。在國際政治方面,1985年在北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國際政治博士點,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雙學科博士生導師。

在國情研究方面,白手起家,1988年在北大創辦了跨學科綜合性學術研究及諮詢機構-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親自擔任中心主任。針對學界長期存在的教條主義盛行的嚴峻局面,明確提出搞實證研究,反對坐而論道。中心出版了《國情與現代化》和《國情與世界》兩套叢書,為國家的戰略決策提供政策諮詢。曾承擔國家八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聯合全國10所高校的政治學教師歷時3年在全國進行3次大規模調查,出版了3本調查報告-《民主政治與地方人大》、《政治機構與黨的職能》和《行政機構改革透析》。

在學術交流方面

趙寶煦教授認為交流是文化和學術發展的規律,不能自我封閉。1981年以來赴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訪問、講學、參加會議,以交流促進研究,以研究充實交流,使交流步步深入。每到一地皆深入了解研究當地政治學和國際政治學的發展以及學術成就,介紹中國政治學研究的進展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和問題,澄清外人對中國各種不準確的印象和認識。他是“第一位在國外講授當代政治的中國學者”,曾11次訪問美國,在促進中美學術交流和加強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方面做了許多有成效的工作;兩次訪問台灣,為兩岸學界的溝通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個人品質

趙寶煦教授從不以營造個人象牙塔為榮,始終把自己的研究同國家利益聯繫在一起,運用政治學原理和研究方法研究我國發展急需的政治、社會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等問題。無論是著述還是演講,"文以載道"的強烈使命感溢於言表,滿腔赤子之情化作大量艱苦具體的實際工作而富有成效,顯示了一代愛國知識分子和傑出學者的高尚情操。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他特彆強調教書育人,為培養青年後學竭盡全力。平生淡薄名利,實事求是,保持著一代知識分子剛正不阿的氣節和可貴學風。溫良敦厚,平易近人。能書善畫,詩文俱佳。1993年離休。2005年受聘為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與時俱進,壯心不已。

關於和諧的論述

2009年11月8日上午,第五屆北京論壇“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分論壇上,北京大學政治學資深教授、中國政治學會顧問趙寶煦作了發言。銀白的頭髮、銳利的目光、清晰的思路,以過耄耋之年的趙寶煦教授帶病與許多他的學生輩學者一起參加了“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分論壇的討論,並發表了題為《“和為貴”與構建和諧世界》的學術演講。他指出,和諧社會是中國一致以來遵循的理念。“和為貴”首先產生於堯舜時期,後來的儒家、墨家、法家都倡導和諧社會,西方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也提出過類似的概念。在康有為的《大同書》中,他同樣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理想社會。“和為貴,就是中庸之道,不走極端。《墨子·非攻》要求平等、和平的關係。因此和平不是一方面束手就擒、不抵抗的關係,而要實現正義、公平的和平。”

構建和諧社會這一重要任務之所以提出,是因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飛快發展,特別是經濟迅速起飛,這就不能不引起社會上一系列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最主要的是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力方面的失衡。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在急劇轉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矛盾都會凸顯出來。這種現代化進程中的“危機”或“陣痛”,在各個已開發國家現代化歷史上都曾發生過。這種失衡,如果處理不好,極易引起社會動盪和經濟倒退。當前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是非常及時的。但是不應該把和諧社會看成是一個十全十美而靜止不變的社會形態,好像一旦把這種社會構建成功,就可以世世代代一勞永逸了。這是古今中外對和諧社會這一概念的共同誤解。 事實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認識上的不斷更新 ,“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深化的命題,而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世界萬物都是在不斷克服矛盾中發展前進的,所以世界上也不存在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本身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克服對抗、擺平矛盾的過程。它是運動著的,不是靜止不動的。我們追求的和諧社會將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向前發展的生機勃勃的社會。它不可能平靜得如一潭死水。 再一個問題是:和諧社會不可能一次構建成功。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逐漸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國經濟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軟著陸;政治機制,也是採取漸進性改革。而構建和諧社會,則更是如此。 “以和為貴是當今世界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課題,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基石。”

來自越南國立大學的一名學生用中文向趙教授提問構建和諧世界的可行性。趙寶煦教授表示,和諧世界最終是可能的,但不是一蹴而就。這是中國的理念,要追求到底。當用微笑面對全世界,我們會得到應有的回報。比如賴斯,中國過去認為中國是敵手,現在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因此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使我們所追求的,是雙贏,過程中可能存在妥協讓步。回顧古代史,沒有雙方不妥協就能達成協定。“我們要為和諧這個理念奮鬥到底,和諧是中國人一直信守的觀念 。”

逝世

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原系主任、北京大學亞非研究所原所長,我國著名政治學家趙寶煦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1月21日凌晨4時37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與世長辭,平靜走完人生旅程,享年90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