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到東北從事抗日鬥爭,曾任哈爾濱市總工會代理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治部主任。1935年七八月間,日偽軍對珠河游擊根據地進行“討伐”,抗聯第三軍軍長趙尚志率領第三軍主力離開珠河,去松花江下游湯原等地開闢新游擊區,趙一曼以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的身份兼任新二團政治部主任,留在珠河游擊根據地堅持鬥爭。在反“討伐”鬥爭中,趙一曼和團長王惠同率領新二團與敵軍進行數次血戰,11月15日在春秋嶺左撇子溝被敵人包圍。在戰鬥中王惠同被俘,後犧牲。趙一曼左臂負傷,在戰友的掩護下,轉移到了小北溝,藏在村民于山東的小倉子(窩棚)里養傷。11月22日,由於漢奸的出賣,偽警察中隊長張福興、日本指導官遠間重太郎帶30餘名偽警察將趙一曼藏住的小倉子包圍。戰鬥中,趙一曼左腿負重傷被俘。1948年,珠河縣民主政府將趙一曼被捕地,也是她開展抗日工作的主要活動地區——珠河縣鐵北區的候林鄉更名為一曼村。
1984年,縣民政局在趙一曼烈士被捕地復建了原狀,並設石碑一座。2007年黑龍江省發改委立項,在趙一曼被捕地建占地面積為60萬平方米的趙一曼紀念園,2008年9月竣工。2010年12月,尚志市趙一曼紀念園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構成

主要景觀景點
景點

景觀
園中主題群雕為標誌性景觀,由人物雕塑、春秋嶺主峰山石和浮雕組成,群雕再現趙一曼與團長王惠桐1935年11月14日在春秋嶺主峰與日偽軍激戰時的情景。紀念碑刻由民族魂、祖國萬歲、巾幗英雄等42塊石刻組成,豐富了紀念園的文化內涵,激發了人們對趙一曼烈士的無限緬懷。抗聯井,是抗聯將士當年在春秋嶺宿營和打游擊戰時飲用的水井,設計建造時考慮當時的歷史背景,還原了當年抗聯井轆轆、山石風貌。趙一曼養傷窩棚,按照當年的地形地貌和養傷窩棚的真實情形,進行了重新建設,再現趙一曼當年的養傷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