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趕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種載歌載舞的廣場民間藝術。 據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編修的《宜城縣誌》記載,最遲在清朝的後期,“趕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漢水以東的低山丘陵地區。然而根據當地有關“趕象”舞起源的傳說,該舞形成的歷史應上推至春秋晚期。起源傳說
傳說春秋晚期,南方某諸侯小國國王派遣了幾位使臣趕著大象,馱著珊瑚、珍珠、寶石等貢品,前往楚國國都(今宜城市南7.5公里處的楚皇城古城址)覲見楚昭王。當他們行至今宜城境內的漢水東岸一個叫十里坪(今象鼻山)的地方時,天色已晚,不能渡漢水,便在此住下休息。不料一早醒來,使臣們發現大象連同所馱之物不知去向,杳無蹤影。如此一來,嚇的使臣們大驚失色,連忙在十里坪一帶尋找。一連找了好幾天,仍一無所獲,導致使臣們憂思成疾,終日顛狂,即便在尋找大象的路上也不停地學著大象的動作。即使這樣,使臣們仍然沒有找著大象的蹤跡。又過了幾天后的一天清早,使臣們醒來後睜開雙眼感覺到他們所在的十里坪突然發生了變化。原來是一夜之間,十里坪竟變成了一座酷似大象的山。他們認為這座山就是他們失蹤的大象變成的。於是便驚喜若狂,奔走相告,呼喚四鄉里的百姓前來觀看。使臣們告訴觀看的百姓,說這座山就是我們失蹤的大象變的,這是天意。至此,十里坪便更名為象鼻山。
大象失蹤的原因找到了,它變成了山。但使臣們的出使任務卻還沒有完成。為了不辱使命,使臣們便想辦法找當地百姓要來竹子和布匹編製成大象的頭和象身子的外皮,一路由兩個人披戴,裝扮成大象西渡漢水,來到楚國國都,向楚昭王稟告了他們一路的經歷和大象與貢品失蹤的情景,並摹仿大象的姿態、動作表演了象舞。如此一來,樂得楚國滿朝文武無不拍手叫好。楚昭王不僅沒有責怪使臣們,還當即傳旨,號令楚國上下皆習象舞。從此,象舞便在今宜城境內流傳開來。
歷史溯源
1989年,考古人員在漢水東岸的宜城流水鎮黃沖村出土了一件亞洲象牙的化石。據湖北省從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專家鑑定此化石距今大約有10萬年左右。可見,早在距今約10萬年前,今宜城市一帶是有大象的生存繁衍。
《國語·楚語上》中有“巴浦之犀、嫠、兕、象,其可盡乎”的記載。由此透露出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游曾是多象之地的信息。聯繫到《山海經·中山經》“岷山,江水出焉……其獸多犀、象,《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和《楚辭·天問》“有蛇吞象,厥大何如?”的記載,具體解釋儘管有所不同,但大範圍內的地理環境應是一致的,即古代的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都曾是產象之地。這也證明古代宜城是產象的。
《左傳·定公四年》記載,楚昭王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冬,逃到吳國去的楚國將軍伍子胥為報楚王的殺父殺兄之仇,帶領吳、蔡、唐三國組成的聯軍攻打楚國。三國聯軍很快就攻打到楚國郢都(今宜城的楚皇城古城址)城下,楚昭王帶著妹妹季芊和隨侍畀我、 尹固逃出了郢都。正當他們一行涉渡睢水(今宜城境內的蠻河)時,眼看聯軍就要追趕上來,楚昭王就命 尹固在象的尾巴上拴上點燃的火把,然後再驅趕象群奔向聯軍的陣營,使聯軍大亂,楚昭王贏得了出逃的時間,最後逃到了漢水以東的隨國(今隨州市)。用大象作戰,它充分說明象的數量不少,應是數以十計,甚至是百計,而且還需不斷地補充象源,進而證明,象不應是外地所貢之物,或是從外地引進之物,應是當地所產之物。
大象成為戰象,這在將戰爭與祭祀視為國之大事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必定會受到人們的尊崇和喜愛。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人們對大象是何等的尊崇和喜愛了,他們在一定的場合下模仿大象的姿態,表現大象的雄狀和憨態可掬,與大象在一起表演娛樂,應是順理成章的事。至於這種娛樂表演是如何流入民間,成為廣場藝術,雖然沒有確切的記載,也無據可考。但我們推測可能是因“象”與“祥”諧音,“象”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崇拜的“吉祥”之物,它寄託著人們對“吉祥如意”的日子的嚮往和追求。因此,跳象舞便是人們對這種嚮往和追求的真實情感的流露。
舞蹈形式
趕象舞最初由四個男子表演,即一人牽象,一人趕象,兩人扮象。牽象與趕象都扮成外國使臣模樣。到了清代,增加兩人扮成金童玉女,各持一桿燈籠。道具也有了新的發展,用竹篾、布製成象頭,用空心竹管制成象的鼻子,並在竹管內插進一根用布條和棉花纏成疙瘩的木棒,舞時抽動木棒便吸水,推動木棒便可噴水(現又改用橡皮管或塑膠管)。每當新春佳節到來和喜慶活動、豐收之後,鄉間就表演趕象舞,表演者走村串戶,沿途爆竹不絕。每到一家門前,這家人便拎出一桶水讓大象把水吸足了,然後朝觀看的人群噴出,這意味著噴灑吉祥。
趕象舞的舞蹈主要是模擬大象的神態動作。以“象擺鼻”、“象走步”、“順抬腿”等動作貫穿始終,構成它剛健有力、詼諧可愛的風格。金童玉女手持燈籠以圓場、造型為主,伴以輔助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