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越南密脈木(Myrioneuron tonkinensis Pitard),茜草科、密脈木屬植物,分布於越南以及中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基本信息
越南密脈木 - 命名來源
越南密脈木 Myrioneuron tonkinensis Pitard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71(1)卷 || 茜草科 RUBIACEAE || 密脈木屬 Myrioneuron R. Br. ex Kurz || 越南密脈木 Myrioneuron tonkinensis Pitard
2. 越南密脈木(海南植物志)
Myrioneuron tonkinensis Pitard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3: 193, fig. 17. 1923;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11: 57. 1932; 海南植物志3: 315, 圖743. 1974.
越南密脈木 - 植物形態
越南密脈木,草本或灌木狀,高通常1米左右,有時可達2米;枝粗壯,上部方柱狀,淡褐色,被微柔毛,有時有小疣點,下部圓柱狀,覆有鬆軟的灰白色樹皮。葉紙質,倒卵形,有時近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2-28厘米,寬6-9厘米或過之,頂端驟然漸尖或短尖,基部漸尖,乾時灰綠色,上面無毛,下面脈上密被粉狀微柔毛;側脈每邊15-18條,較密,近平行斜升,無明顯的次級側脈,小脈橫生;葉柄長1-3厘米,上面有溝;托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5-2.5厘米,寬1-1.5厘米,頂端2裂或不裂,被柔毛,有很密的條紋狀脈紋。花序腋生,對生,短穗狀或總狀,長1-2.5厘米或稍過之;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2.5厘米,很少約1厘米,漸尖,被粉狀微柔毛;花梗長2-3毫米或稍過之;萼管半球狀或略呈卵狀,高約2毫米,裂片線狀鑽形,長10-14毫米,長漸尖;花冠黃色,筒狀,長1-1.2厘米,裂片5,被柔毛,冠管長為裂片的3.5-4倍。漿果近球形,直徑3-4毫米,成熟時白色。花期6-8月,果期10-12月。越南密脈木 - 產地分布
越南密脈木產于海南,廣東西部,廣西東南部至西南部,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50-1640米處的密林中。國外分布於越南北部。金雞納亞科植物
金雞納亞科植物的子房每室有胚珠2至多數。 中國有58屬372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