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黨派名稱:越南國民黨建立時間:1927年12月25日
意識形態:三民主義、越南民族主義、 社會主義(已放棄)、 反共主義
黨內領袖:阮太學
黨 旗:
發展歷史
越南國民黨(Việt Nam Quốc Dân Đảng ,簡稱 VNQDD),簡稱越國 (Việt Quốc) 是越南一個在二十世紀早期的爭取越南脫離法國統治的革命政黨。它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已建立了雛型,當時一群青年知識份子在河內建立了一家發行革命刊物的出版社。1927年,該出版社因為受宗主國法國壓迫及查禁而被迫終止運作,其後,該黨在阮太學的領導下而成立。該黨參照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並在北方吸納了不少追隨者,尤以教師及知識份子為眾;可是在吸納農民及工人方面則不太成功。自1928年起,越南國民黨便因為不斷暗殺殖民地官員及其合作者而受到當地的居民及政府注意。1929年2月受越南人憎恨的殖民地勞工販子厄維·巴桑被暗殺的事件,則是其黨發展的轉折點。雖然該暗殺的主事者的身分在當時尚未明朗,但法國殖民地政府則指越南國民黨要負上責任,而採取掃蕩行動。在大約1500名黨員中,有300至400人因此而被捕;當中更包括黨內不少領袖,阮太學成功逃脫。
在1929年底,該黨因為內部分裂而被削弱。鑒於法殖政府加以施壓,越南國民黨改變了政策,由零星及針對特定人士的暗殺行動,改變為一次性的大規模起義,藉此驅逐法殖政府。在儲備了自製的武器後,越南國民黨在1930年2月10日發動了安沛起義,目的是引起一連串的衝突,以推翻現有殖民政府。越南國民黨軍隊聯合了一些越南軍隊起事,可是這場起義卻很快地被法國殖民政府平息。阮太學及其他在起義中的領袖則被拘捕及處決,自此,越南國民黨在當地的政治勢力便一厥不振了。
黨內一些殘餘勢力繼續以和平的手段抗爭,而其它的黨員則逃到中國國民黨在雲南省的基地獲得軍火及接受軍事訓練。在1930年代中期,該黨因為胡志明的越南共產黨成立而進一步式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越南被日本占領,而兩黨的軍隊則稍有合作抗敵,爭取越南獨立。可是在一次爭執後,胡志明則清算了越南國民黨,而他所領導的越盟則成為當時唯一的反殖武裝力量。在大戰及法越戰爭後,法軍全面撤離;而越南則分為兩部份。越南國民黨的餘部逃到反共的南越,直到1975年西貢淪陷及越南統一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