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網購

超前網購

超前網購,是指在網購生活中提前購買所需的用品,例如,某一位年輕女性當女兒4歲時,她將孩子10歲時的衣服都網購了。有專家稱,超前網購是一種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為。

背景

網購成癮網購成癮
在消費主義時代,網購不僅是一種經濟活動,也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作為一種將網路、快遞勾連在一起的電子商務,網購具有無可替代的強勁生命力。在講究效率、追求精準的現代社會,網購既提供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選購權,又滿足了消費者對速度和效率的苛刻要求,更為關鍵的是,網購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價格風暴”,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折扣與優惠。

然而,和“網路性格說”一樣,對網路的過度迷戀,對工具理性與技術理性的過度推崇,網購對生活的空間擠壓和形式異化,就出現了“網購成癮”和“超前網購”現象。

社會現象

2012年11月,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一對青年男女在街頭突然大吵起來。原來,這兩人是夫妻,吵架的原因是因為網購。夫妻二人都是普通工薪階層,妻子迷戀網購,在網購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11月11日,妻子整個通宵都在搶購,花掉了4000多元錢。女兒才4歲,可她連10歲都能穿的衣服都買了。

原因分析

網購需理性網購需理性
經濟學的理性選擇理論認為,理性行動者趨於採取最優策略,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取最大的收益。只不過,在信息不充分、分析不科學的情況下,理性選擇很有可能會偏離它應有的軌道。當人們沉浸在網購中難於自拔時,很可能被購物欲牽著鼻子走,失去判斷。
為4歲的女兒提前準備10歲的衣服,頗有些“未雨綢繆”的味道;看似理性的行為背後,卻隱含著一些非理性的因子。首先,服裝講究量體裁衣,而兒童的高矮胖瘦通常具有變動性和可塑性,一旦不合身,也就成了擺設。其次,服裝追求時尚,現在時髦新潮的衣服,6年之後,也許就變得庸俗乏味了。此外,隨著技術創新和消費轉型,現在的服裝,有進一步貶值和降價的空間。

應對

“超前網購”即使初衷良好,也難以走出“好心辦壞事”的窠臼。只有加強生活規劃,提升理財能力,完善自我約束,網路才會回歸本位,“網購成癮”才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漸行漸遠。套用一句著名廣告語,“網購雖好,可不要貪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