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黃齒耳菌

赭黃齒耳菌別名絨蓋齒菌。非褶菌目、齒菌科、齒耳菌屬。春至冬生於闊葉林枯立木或枯枝上。

基本信息

名稱

赭黃齒耳菌

簡介

拉丁學名:Steccherinum ochraceum (Pers. : Fr.) Gray.
中文別名:絨蓋齒菌
同物異名:Hydnum ochraceum Pers. : Fr.
分類地位:非褶菌目、齒菌科、齒耳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較小,革質,薄,初期半平狀,後期形成菌蓋呈半圓形或貝殼狀,往往覆瓦狀疊生和左右相連,表面密生短絨毛,直徑1-3cm,有環紋,白色或淺黃色,老後呈灰黑色,邊緣色淺,有絨毛,內卷。菌肉白色,韌,厚約1mm,刺密,短,長1-2cm,常扁平,錐形或柱形,肉色。孢子平滑無色,卵圓形,3-4μm×2-2.5μm。囊體多,棍棒狀,壁厚,20-100μm×4-10μm,突越子實體外,頂部有明顯的結晶物。
生態習性:春至冬生於闊葉林枯立木或枯枝上。
分布地區:河北、黑龍江、吉林、山西、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
經濟用途:引起木材白色腐朽。往往生於香菇段木上,影響其產量和質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