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勃對絲藻

赫勃對絲藻

大部分或部分匍匐枝,初生枝常以多細胞單列假根絲固著在其他藻體上。藻體上部分枝密集,主軸上具側枝和小枝,側枝具小枝對生。主軸和側枝的細胞上均有對生小枝,小枝向前彎曲。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赫勃對絲藻
赫勃對絲藻的藻體中部,示四分孢子囊赫勃對絲藻的藻體中部,示四分孢子

二名法:Antithamnionhubbsii
門:紅藻門Rhodophyta
目:仙菜目Ceramiales
科:仙菜科Ceramiaceae
屬:對絲藻屬Antithamnion
種:赫勃對絲藻
模式標本產地:美國加利福尼亞

外形特徵

藻體細小,0.5~1.5cm高,大部分或部分匍匐枝。初生枝常以多細胞單列假根絲固著在其他藻體上。藻體上部分枝密集,主軸上具側枝和小枝,側枝具小枝對生。主軸和側枝的細胞上部均有對生小枝。小枝向前彎曲,
赫勃對絲藻的藻體中部,示四分孢子囊赫勃對絲藻的藻體中部,示四分孢子囊
一般為12~14個細胞,除基部方形細胞外,下部2~5細胞上具對生枝,上部往往在背軸面偏生羽枝,羽枝單列不分枝,或在最下部背軸面的羽枝上產生第三級分枝,所有的枝逐漸狹窄,頂端尖細。主軸細胞長165~330μm,寬40~70μm,長為寬的3~4.5倍;側枝細胞長50~100μm,寬20~30μm,假根從小枝基部的方形細胞產生,寬15~30μm。腺細胞常位於短的羽枝上,介生於這種羽枝基部的兩個細胞內側,長橢圓形,20~25μm,寬10~15μm,淡綠色或黃棕色。

生殖特徵

四分孢子囊生於羽枝下部,無柄,長50~70μm,寬40~55μm,十字形分裂。有性生殖器官未發現。

生活習性

生長於低潮帶岩石上或其他較大藻體上。

分布範圍

太平洋:中國山東青島。日本和美國加利福尼亞灣。

分類特徵

該種與日本對絲藻(A.nipponicumYamadaetInagaki)十分相似,如主軸和側枝的每個細胞上都有對生枝,對生枝上都有對生小羽枝,對生枝末端背軸面偏生小羽枝,所有枝系從基部向末端逐漸狹窄,頂端尖細,
..
四分孢子囊著生位置,分裂方式,均無柄等。這些都是以上二種的共同特徵。根據億通(Iton)。和道森(Dawson)的意見,認為兩者的區別是:日本對絲藻對生小羽枝(第二回羽枝即有限枝)主要為梳狀或偏向一側,而赫勃對絲藻則主要為羽狀或叉狀,但同時又指出,前者的梳狀或偏向一側可能是短時間的,也可以變為羽狀。但從中國學者檢查的具有四分孢子囊的成熟抱子體(形態上相對穩定)及億通的圖表分析,以上兩種倒是在無限生長枝(第一回羽狀枝)的細胞數和其上第二回對生枝(有限枝)的對數有一定的區別。日本對絲藻第一回對生枝一般由10~14個細胞組成,(中國產材料長可達16個細胞),而其上除基部方形細胞外,對生4~8對第二回對生枝,而赫勃對絲藻第一回對生枝為12~14個細胞,其上對生3~5對第二回對生枝。第二回羽枝的對數有明顯的差別。除此之外,其他症狀的確很難區別。

藻類(一)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