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狀軟毛藻

藻體直立,單生或叢生,由圓柱狀分枝組成。這些皮層細胞的表面觀為不規則的棍棒狀,有的甚至彎曲。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名稱粗狀軟毛藻(粗枝軟毛藻)
拉丁名稱W.tagoi(Okam)KamuraetSegawain
中文門名紅藻門
拉文門名RHODOPHYTA
中文目名仙菜目
拉文目名CERAMIALES
中文科名仙萊科
拉文科名CERAMIACEAE
地理分布日本

形態特徵

藻體直立,單生或叢生,由圓柱狀分枝組成,紫褐色,個體較大,高5~9cm,寬0.5~2mm,基部有一不規則的盤狀固著器。主軸不明顯,3~4次兩側羽狀互生分枝,枝廣開,常彎曲,上部枝逐漸變細;小枝及末枝的節處輪生有密集的5~6次二叉分枝的輪生枝;輪生枝長(96)~134~196μm,寬(19)~26~38~〈45〉μm,頂端的細胞鈍形,基部的細胞略寬,上部的細胞漸細,使藻體外觀呈絨毛狀,藻體下部這種輪生枝常較早脫落,老體有時幾乎全部脫落,僅最末小枝殘存有一些輪生枝;藻體橫切面觀,中央為一大的圓柱形中軸細胞,徑0.52~0.57mm,節處有5個輪生枝的基部細胞,在表皮膠質層之內有很厚的皮層細胞圍繞著中軸細胞,這些皮層細胞的表面觀為不規則的棍棒狀,有的甚至彎曲,長28~67μm,寬6~13μm,較緊密的排列在中軸外圍;切面觀皮層細胞為不規則圓形或長柱形,外面的較小,徑13~38μm,內面的較大,徑130~179μm。四分孢子囊生長在輪生枝的基部,錐形分裂,幼囊為梨形,長67~70μm,寬54~58μm(包括膜),被略彎曲的苞絲包被,苞絲(1)~2~3~(4)個細胞組成,單條不分枝,苞絲徑19~26μm。囊果和精子囊未見到。

生活習性

平台水溝內飄浮。

產地

海南西沙群島、南沙群島。

藻類(一)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