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或只生在葉下面,橢圓形或矩圓形,直徑0.5-1.5mm,可互相匯合成線形,周圍有破皮圍繞,粉狀,深褐色;側絲頭狀,長40-65μm,頭部寬11-22μm,黃色至金黃色;夏孢子長倒卵形或橢圓形,26-35×18-25μm,壁深褐色,2-2.5μm厚,頂端稍厚,栗褐色,有細刺,芽孔4個,腰生。
冬孢子堆似夏孢子堆但色深,墊狀,堅實,黑褐色;冬孢子橢圓形,30-37×18-25μm,兩端圓,隔膜處稍縊縮,壁栗褐色,2.5-3μm厚,頂端不增厚或稍厚,光滑,芽孔不清楚,柄長達90μm,不脫落。
中國分布:
印度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Beauv.陝西:鎮巴(56305),南鄭(56322);雲南:大理(05083),西疇(36662);福建:福州(12066)。
白茅Imperatacylindricavarmajor(Nees)Hubb.台灣:台中(05029),台北(05425,11804);廣東:廣州(34319);海南:儋縣(34317,34320);四川:青城山(34318)。
白茅屬Imperatasp.江蘇;蘇州(12067);湖南:龍山(34316);海南:吊羅山(34321)。
世界分布:
日本,俄羅斯,中國,印度,菲律賓,澳大利亞,加納,南非。
本種特點
鄧叔群(1937,1963)報告了油芒Spodiopogoncotulifera(Thunb.)Hack.上的Puc-ciniapachypesH.Syd.&P.Syd.。他描述夏孢子有6個散生的芽孔。戴芳瀾(1979)在《中國真菌總匯》中也列出了此名。Cummins(1953,1971)疑為P.rufipes之誤。作者未見此菌標本。
Sundaram(1956)證明此菌的春孢子階段的寄主是老鴉嘴屬(Thunbergia)植物。春孢子階段在我國未發現。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八)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八期:鏽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