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夏孢子堆生於葉兩面;細密散生,常布滿全葉,橢圓形或紡錘形,長0.1-0.3mm,初期被表皮覆蓋,後期表皮縫裂而露出,粉狀,橙色至肉桂褐色;夏孢子近球形或倒卵形,28-38×23-30μm,壁1-1.5μm厚,淡黃褐色,有細刺,芽孔4-6個,腰生。
冬孢子堆以葉下面為多,常生在葉鞘或中脈附近,細小,橢圓形,長0.1-0.5mm,長期埋生於表皮下,近黑色;冬孢子形狀不規則,常有稜角,多為近橢圓形或近倒卵形,30-50×18-30μm,頂端鈍圓或平截,稀漸尖,基部圓或漸狹,隔膜處略縊縮,壁1-1.5μm厚,頂部有時略增厚(3-4μm),栗褐色或黃褐色,光滑,芽孔不清楚,柄淡褐色,短,不及30μm,不脫落,有時歪生。
地理分布
中國分布:玉蜀黍ZeamaysL.海南:陵水(43081),崖縣(43082)。
世界分布: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泰國,菲律賓,中國南部。
資料
此菌在我國僅見於海南省。
其冬孢子堆在海南僅個別年份偶見於晚熟品種的玉蜀黍植株上(段定仁和何宏珍,1984)。
據Kranz(1978)報導,此菌尚可侵染Erianthusalopecuroides(L.)Ell.、EuchlaenamexicanaSchrad.、TripsacumdactyloidesL.、T.lanceolatumRupr.、T.laxumNash等。戴芳瀾(1947)曾報告此菌寄生於雲南的福勃狗尾草Setariaforbesiana(Nees)Hook.f.,後來他將其改正為新種P.setariae-forbesianaeTai(Wang,1965)。[1]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八)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八期:鏽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