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赤峰市八里罕中學是赤峰市唯一一所地處農村的二類學校。學校地處寧城縣中西部,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風景優雅。學校始建於1954年,原名為“熱河省寧城初級學校”,當時屬省立中學,後改名為八里罕初級中學,如今為八里罕中學。建校49年來,經過幾代罕中人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八里罕中學以科學的教學管理,優良的教育質量,優雅的環境,享譽區內外。
赤峰市八里罕中學創建於1954年,距今有50多年歷史,是赤峰市唯一一所地處農村的二類普通高中。學校占地870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達30000平方米。現有50個,共有3750名學生,其中住宿生2700多名;教職工208名,專任教師156名,高級教師21名,一級教師62名,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1%。
半個世紀以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辦學條件逐年改善,辦學水平大幅度提高。為高校輸送7500名優秀新生,其中有24名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校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學校多次被自治區、市有關部門評為“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五·四紅旗團委”、“貫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優秀電教學校”、“教育科研基地”、“校園文化建設典型校”等稱號。2002年學校被命名為“赤峰名學校”。連續六年榮獲“赤峰市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稱號,2003年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赤峰市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優勝杯”。
多年來,八里罕中學以“立足農村學校實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科學管理求提高、以優異質量求生存、以敬業求實求發展、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基、為教師的不斷成長鋪路”為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原則,開拓進取,求實創新,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辦學之路。
學校分東西兩院,西院兩幢宿舍樓,一幢教師住宅樓,兩個餐廳,是師生住宿、餐飲、生活的場所。東院兩幢樓,西教學樓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以高三年級為主;東教學樓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主要以高一、高二年級為主。近幾年,學校先後投入了250餘萬裝備了標準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各2個,標準的生物實驗室1個,物化生準備室各1個,物化生藥品庫、儀器庫共5個,多媒體教室17個,微機室2個,共有微機近300台,購置了近3萬冊圖書和理化生實驗儀器和藥品。今年,學校進行了校園硬化、綠化、亮化工程建設,改建了校門、操場、新建了標準的廁所。新建了籃球場6個,排球場4個,新添置了桌球台21個。
校園管理
科學管理工程是八里罕中學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學校本著“充分尊重每個人、嚴格要求每個人、努力提高每個人”的管理原則,實現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過程化和目標化。實行民主管理,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實行集體決策,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透明度;嚴格執行各級幹部的責任管理制度,實行校長、分管校長,主任、分管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的分級管理、逐級匯報、逐級考核的制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推行“精、實、細”的過程管理,分別編輯了《教育教學管理手冊》、《政教處管理手冊》、《科研處管理手冊》、《總務處管理手冊》,做到各項工作安排精心,落實細心,結果有實效;認真執行嚴格的制度管理,制定各級各類人員管理制度,匯總為《八里罕中學制度彙編》做到職責明確,嚴格執行;實行開放性目標化管理,建立並完善了督促、檢查、評估體系,實施了《八里罕中學教師考評細則》、《教學輔助人員考評方案》、《教研組目標化管理方案》、《領導班子成員目標考核辦法》等考核辦法。引進競爭機制,激發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實施“德育創新工程”,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徑。學校根據現代教育理論、創新德育教育,做到德育管理體系化,教育形式多樣化,課堂教育滲透化,教育目標層次化和德育活動制度化;完善德育管理工作體系,建立了一支以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為核心的德育骨幹隊伍,組成三級管理系統,實施全方位的管理;制定並實施了《學生德育學分管理辦法》,加強學生品德形成的監控,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認真落實《中學德育大綱》、《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從抓好《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落實入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寓德育於教育之中;加強和改進班主任工作,嚴格執行《班主任考評與獎懲辦法》,調動和激勵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實施“園丁工程”和“素質教育與課改工程”,努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始終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制定並實施了關係學校持續發展的《八里罕中學“園丁工程”實施方案》,把教師的培養分成四個階段,即奠基工程、新秀工程、能手工程和專家工程,並確立每個階段的工作步驟和具體措施,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有專人負責。堅持內培與外訓結合,骨幹與新手結對,理論與實踐兼重,師德與師能並舉的原則,堅持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觀念先進、勤於學習、業務精深的教師隊伍。 加強師德建設,強化“校榮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樹立愛崗敬業、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人師表的楷模形象;鼓勵教師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使先進的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深深地根植於每個教師的頭腦之中。
實施“科研興校”工程,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發展。自1998年起,提出了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最佳化課堂結構、推進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形成以教科研為先導、以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2004年又提出了教育教研要“因地制宜、加強學習、加強指導、規範管理、務求實效”的發展方向。這些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方位語文實踐”科研課題通過國家中語會和赤峰市科委的鑑定驗收,並獲獎市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其科研成果在赤峰市得到推廣;2004年化學科研課題“微格教學”通過市科委鑑定驗收,14名教師獲科研成果證書;學校自立課題“高中政史地綜合教學模式與行動研究”於2005年9月通過自治區驗收;2006年中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的子課題《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的實驗與研究》通過中央教科所驗收;2006年11月,《教育部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子課題《英語閱讀微技能訓練與評價》通過教育部基礎教育課題組驗收,科研課題《中學生心理壓力狀況的研究》獲自治區級驗收,正在進行的項目是中央教科的《和諧德育》課題。教育科研給學校帶來了濃厚的學術氣氛,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工程不斷地向前發展。
日益改善的辦學條件及“信息化校園工程”是八里罕中學不斷發展的助推器。八里罕中學是全國“信息技術教育示範學校”,八里罕中學有信息技術教師5人,承擔著高一、高二年級的信息技術課和全校信息技術網路維護工作。學校有一個主控中心,17個多媒體教室,3個公共多媒體教室,兩個72座微機室,一個68座語音室。各功能辦公室及教研組都設有微機一台。學校建有區域網路,區域網路中有300多台微機,並配備大量的套用軟體,並配備有相關的教學資源庫,如:清華同方資源庫、K12、思科等。又是北京四中遠程教育合作學校。開通了寬頻網,創建了學校自己的網站“罕中教育科研網”,實現了寬頻網、校園網、有線電視網、多媒體教學網四網聯通。又將教師住宅樓微機與校園網聯接,教師足不出戶可享用校園網資源。
“校園文化建設工程”是八里罕中學的文明之窗。八里罕中學校園是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典雅的人文景觀和諧統一的體現。走進八里罕中學校園,自然感受到其高雅、整潔、優美、壯觀。巍峨壯觀的建築,蔥籠幽雅的綠樹,奼紫嫣紅的花卉,碧綠如茵的草坪,寓意深刻的不鏽鋼雕塑,古樸典雅的文化牆,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催人奮進的名人畫像,充滿文化氣息的櫥窗及眾多文化體育設施,構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高品位的校園文化陶冶著人的情操,淨化著人的心靈,提升著人的素質,展示著八里罕中學的形象,是八里罕中學的文明之窗。
“敬業求實、團結奮進”的罕中精神薪火相繼、世代相傳;“六大工程”建設為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才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平台;“精、實、細”的過程管理,教師隊伍培養,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所獲榮譽
1985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教委教育工會
1989 先進黨支部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
1990 先進黨支部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
1992 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3 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赤峰市教育局
1993 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3 優秀工會 寧城縣總工會
1994 “兩改”先進學校 赤峰市教育局
1994 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4 先進團委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
1995 先進黨支部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
1996 先進團委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
1996 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6 先進學校 赤峰市教育委員會
1997 治安先進單位 寧城縣委縣政府
1997 先進集體 赤峰市教育委員會
1997 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7 甲級文明單位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
1997 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7 機關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自治區一級先進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檔案局
1998 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單位 寧城縣文體局
1998 常規管理示範學校 赤峰市教育委員會
1998 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8 1998年勤工儉學先進集體 寧城縣教育局
1998 市級電教優秀學校 赤峰市教育委員會
1999 一九九九年度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9 教育目標化管理超標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9 “紅花綠葉育人工程”達標校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9 “紅花綠葉育人工程”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1999 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赤峰市教育委員會
1999 精神文明單位 寧城縣委縣政府
2000 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 赤峰市教育委員會
2000 2000年度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0 2000年度教育教學工作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0 教育目標管理超標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0 寧城縣名學校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1 貫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2002 教育工作目標管理超標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2 實施“紅花綠葉育人工程》先進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2 教育教學先進集體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2 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 赤峰市教育局
2002.3 赤峰名學校 赤峰市人民政府
2002.12 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赤峰市教育局
2003.5 全市五四紅旗團委 共青團赤峰市委員會
2003.10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2002——2003年度先進實驗學校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
2003.12 赤峰市2003年度普通高中(二類校)管理先進學校,並領到流動獎盃 赤峰市教育局
2004.3 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一等獎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4.3 教育工作目標管理達標單位 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4.3 校刊《小荷》被評為十佳校刊 “十五國家重點課題校建學校德育體系”赤峰實驗區
2005.4 2004年度教育工作責任目標一等獎 寧城縣政府
2005.3 全縣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 中共寧城縣委宣傳部
2005.4 在2004年全縣工會工作中被評為優秀工作 寧城縣總工會
2005.3 2004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中共寧城縣委
2005德育科研先進實驗學校 中央教育科研所學校教育研究部德育教育研究中心總課題組
2006年度全縣教育工作責任目標一等獎 寧城縣教育局
2006 校園文化建設典型學校 寧城縣教育局
2006年度全縣平安建設創建活動先進學校 寧城縣委縣政府
2007年3月2006年度全縣平安建設創建活動先進學校 中共寧城縣委員會和寧城縣人民政府
2007年3月2006年度全縣教育工作責任目標一等獎 寧城縣教育局
2007年3月校園文化建設典型校 寧城縣教育
2007年10月信息技術教育示範學校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研究中心
歷年高考
2003
秋季高考的實際數據如下:理科總分最高分576分,位居赤峰市前列,寧城縣第二名,文科最高分582分,名列赤峰市第四名,寧城縣第一名,理科一本128人,遠遠超過內蒙古自治區平均水平,文科一本16人,文理一本總計:144人。二本以上:374人。一本升學率:16/%,二本以上升學率:40%,一專以上升學率:78.6%,二專以上升學率:100%。有60多名同學進入上海交大、上海財大、北方交大、哈工大、天大等國家一流名牌大學深造。
2004
在2004年高考中再次了輝煌成績,理班宋子明同學以總分670的成績,位居寧城縣第一名,並被清華大學錄取,文班賈才同學以總分614分的成績,位居全赤峰市第二名,被廈門大學錄取。同時,本科一批上線人數173人,本科二批上線人數470人,本科三批上線人數近600人。重點及本科升學率居赤峰市前列。
2005
2005年高考又傳捷報,600分以上50人。重點上線人數寧城縣440人,八里罕中學200人,普文普理上線人數寧城縣1462人,八里罕中學580人;補習生理科二本以上升學率58%以上,文科補習二本以上升學率63.2%。又一次展示了赤峰市級名學校的風彩。
開展活動
學校文化與校園文明的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問題關係到每一位師生的切身利益,為使八里罕中學廣大師生在“安全、祥和、文明、和諧”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經學校從2005年12月1日開始利用一年的時間在八里罕中學開展以“文明、守紀、和諧、平安”為主題的“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
指導思想: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中央決定在中國開展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精神。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以努力爭取社區的廣泛支持,提高全校師生員工的參與創建意識為前提。以提高文明意識,拒絕校園不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為基礎,以增強安全意識,增強法律意識,完善安全規章制度為保障,以保證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營造安全、穩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環境為目的。
創建活動的目標:通過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開展,建立安全文明校園的有效工 作機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發生,減少違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努力實現師生公民道德、職業道德、文明修養和民主法制觀念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素質的顯著提高,實現以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為基本要求的校園文化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實現以良好的校園秩序和優美的校園環境為主要標誌的校園文明程度的顯著提高,使學校育人環境進一步改善,爭創市級“安全文明學校”。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八里罕中學不斷發展的源頭活水。學校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和諧發展。除開設比較齊全的必修課外,還開設了語文閱讀、英語聽力閱讀、音樂欣賞、書法指導等選修課。重視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開展,比如“軍訓”、“遠足”、“文藝匯演”、“書法比賽”、“社會實踐”、“文化藝術節”、“朗讀演講比賽”等活動。成立了學生社團,比如“演講團”、“小記者團”、“校園電視廣播站”、“《小荷》編輯部”等。編輯了校刊、校報,如《小荷》、《罕中科研信息報》、《教學簡報》、《德育之窗》等。《小荷》文學社創建於1984年,如今歷經20年,出版期刊99期,兩次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校刊”。這些課外活動的開展,發展了學生的興趣特長,鍛鍊了學生才幹,提高了學生素質,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