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鄉[奉新縣]

赤岸鄉[奉新縣]
赤岸鄉[奉新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素有“米糧之川”之美譽。

基本信息

奉新縣赤岸鄉

(圖)奉新縣赤岸鄉領導班子合影奉新縣赤岸鄉領導班子合影

赤岸鄉位於奉新縣南郊,北與縣城隔河相望,南與高安市接壤。赤岸鄉總面積187.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7.73萬畝,山林14.68萬畝,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34913人。氣候濕潤,四季分明,良田美疇,阡陌相連,盛產水稻、棉花、花生等農作物,素有“米糧之川”之美譽;物產豐饒,遍地是寶,有著豐富的獼猴桃、木材等地表資源和瓷土石英石花崗岩等地下資源,人稱“物華之地”;有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地處城郊,交通便利,距省會南昌市僅六十公里,奉(新)上(富)幹線橫貫東西,奉(新)高(安)公路縱穿南北,通訊發達,程控電話遍布鄉村;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名勝古蹟,引人入勝。境內,北宋初期國子監主簿胡仲堯創辦的華林書院,“四方之士來此遊學者常數百人”、“考中進士者55人”其規模之大,成效之著,時無人與之媲美,宋真宗晏殊黃庭堅等名人的華章佳句,至今古蹟猶存。西蜀道人李八百隱居煉丹之處-“浮雲八百洞”,千百年來無人能探其幽。

赤岸鄉鎮地處奉新縣城西南郊,東接赤田、西至會埠鎮、南鄰高安市江家鄉、伍橋鄉,北界馮川鎮。駐地賴家地,距縣城1公里。明清時,赤岸先後屬奉新鄉、同安鄉。解放前夕屬一區洪塘鄉、沿里鄉,建國後仍屬一區。合作化時沒有歷富、洪塘、赤岸、沿里等13個鄉,1958年由這13個鄉組成赤岸人民公社,以當時駐地在赤岸村,因而得名。1962年分為赤岸、街子、沿里三個公社。1968年又合併為赤岸公社。1972年,駐地由赤岸村遷賴家地,轄20個大隊,224個生產隊,203年自然村,3.4萬人,1984年由赤岸公社改為赤岸鄉,2001年12月由赤岸鄉改為赤岸鎮,轄17個行政村(原來上港、下坑、獅石合併為上港行政村,丁家、下龍合為為丁家行政村)。

赤岸全鎮屬低丘陵地帶,總面積187.3平方公里。地勢自南向東北方傾斜,最高點為大獲嶺海拔561.9米,最低點馮田山腳下海拔不到40米。全年無霜期259天,地形、氣候適宜於農業生產。境內先後修建了潦河南潦渠、黃沙港、中保港、白馬港和國慶水庫,席家壠水庫、紅旗水庫,獅子山水庫等水利工程,從根本上改善了農田水利,擴大了旱滯保收的面積。

赤岸鄉生態環境優越,擁有森林總面積10萬畝,年產林木7000餘萬;水田7.2萬畝,年產優質稻米5萬噸;銀杏、深山含笑等產品位花卉苗木數面萬株;山地肥沃,3萬畝綠色生態有機獼猴桃基地集中成片,年產獼猴桃鮮果1.5萬噸,名貴樹種滿山長,珍稀藥材遍山栽;山塘水庫星羅棋布,水面養殖潛力巨大,赤岸鄉有水面100畝以上的水庫30座。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上港的中華華林胡氏發祥地〔胡耀邦同志祖籍地),有“占斷皇宋之文運”的名勝古蹟華林書院,有梁代太守余孝頃築的“五步城”遺址,漢末太史慈與劉磐大戰的洪塘盤山“大史慈城”遺址,有觀光景點“浮雲八百洞天”,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岐山紀念碑以及自然農業生態園等。

工副業方面,赤岸鄉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工作的總抓手先後引入銀翔實業金鑫銅業森達工藝華林工藝等公司,另外對原有的順達等公司大力輸血,壯大實力,該公司註冊運輸車輛近500輛。

在建設方面,赤岸鄉為充分發揮緊鄰縣城優勢,職極策應縣城一河兩岸格局,全力支持兩區建設,積極推進城市進程。龍山南大道現已完成了房屋改向的設計,規劃及用地擴征工作;新吳大道開發建設已全面啟動;街道兩旁全面進行了美化、亮化、綠化。

文教方面,全境有赤岸、沿里、城下、堪坊四個基本教育網點,有4所完小、公立赤岸初級中學一所,私立華林書院 初級中學一所,有赤岸醫院一所,各村都有合作醫療所。邵泊湖畔的邗江縣赤岸鄉,三面臨水,民風淳樸。2000年,邗江縣轄20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赤岸鄉為13653人。

2000年12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邗江縣,設立揚州市邗江區,以原邗江縣的行政區域為邗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蔣王鎮。2001年1月12日,江蘇省政府《關於撤銷邗江縣設立揚州市邗江區的通知》(蘇政發[2001]7號)批覆同意撤銷邗江縣設立揚州市邗江區。2001年5月9日,邗江區將25個鄉鎮調整為21個鎮:撤銷六圩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施橋鎮,鎮政府駐施橋鎮;撤銷漁業鄉,按屬地就近原則,將原漁業鄉所轄的沿湖村劃入黃珏鎮,將沿江村新壩部分劃入新壩鎮,將駐揚部分併入蔣王鎮;撤銷運西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瓜洲鎮,鎮政府駐瓜洲鎮,同時將原漁業鄉所轄沿江村瓜洲漁業作業區劃入瓜洲鎮;撤銷赤岸鄉,將其原轄區域併入公道鎮,鎮政府駐公道鎮;撤銷楊廟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楊廟鎮,鎮政府駐楊家廟。其他各鎮區域和鎮政府駐地不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