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情況
另外,湖北武漢江夏區部分鄉鎮和黃石市的鐵山、下陸兩區以及鄂城區的汀祖、碧石渡、花湖等鄉鎮也有大通片的分布。贛語大通片使用人口約在600萬人左右。
特點
大通片共有六個聲調。古平聲、去聲按古聲母清濁各分化成兩個調,即現今的陰平和陽平、陰去和陽去。古上聲全濁聲母歸屬陽去,清聲母和次濁聲母今讀上聲。入聲不分陰陽。入聲字的塞音韻尾脫落,讀成開尾韻,但有少數地點例外。
大冶的陽去和陰平歸併,只有五個聲調。古入聲全濁聲母字,鹹寧、通山兩地歸屬陽去;嘉魚部分歸屬陰平,部分讀入聲。通山、蒲圻兩地入聲韻帶有喉塞音韻尾[-ʔ],通城則有[-ʔ]、[-l]兩個入聲韻尾。 遇攝合口一等端系字與幫、見系字韻母不同。 大通片靠近昌都片的赤壁、崇陽、通城、平江、岳陽等地有濁音聲母,亦稱為“濁音走廊”。 陽新、大冶、通山同一韻見系和非見系韻母不同。
調值
陰平 陽平 陰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大冶 22 313 42 35 33 13
鹹安 44 31 42 312 33 5
梁子湖22 31 42 45 44 13
通山 13 31 42 35 33 5
通城 312 22 31 24 33 5
崇陽 22 31 53 35 33 5
嘉魚 44 313 31 24 33 5
赤壁 44 24 31 213 22 5
監利 44 312 31 24 33 35
陽新 22 31 42 24 33 5
華容 53 13 21 24 33 45
岳陽 45 14 42 324 22 55
臨湘 44 24 42 325 21 5
江夏北445 212 42 24 33 /
江夏南55 21 42 24 33 5
贛語大通片之大冶話所屬語系
即大冶方言,大冶地處鄂湘贛三省交界的鄂東南,多種方言交錯並存,語音複雜,有“九里十三腔”之說。大冶方言與客家話差異很大,有別於湘語,相似於贛語,屬漢語贛方言的一個分支—贛語大通片。因為和主流贛語互通程度較低,因此大冶話又一稱為“鄂東南語”。以大冶話為母語的人分布在湖北省東南地區的整個大冶市及周邊部分地區,使用人口約100萬。
大冶方言中,古全濁上聲及全濁去聲字在大冶基本上都念成送氣清音。大冶城關地區有五聲調,其他部分地區有六聲調,城關的五聲為陰、陽、上、去、入(去聲不分陰陽,而其他部分地區去聲分陰陽)。大冶古上聲及去聲濁聲母字和古平聲清聲母字,全歸陰平,因此“樹”“書”相同,“話”“花”一樣。古去聲清聲母字仍念去聲,不與別的聲母相混。此外,上聲、入聲各自獨立,古入聲全濁聲母字有些也歸陰平。大冶話分尖團音,如:齊騎不同音;妻欺不同音;計祭不同音;西希不同音;老派讀音箱香不同音,將姜不同音等。大冶話的韻母有43—47個,同一韻見系和非見系韻母不同,其中鼻化韻在漢語各方言中最多,共有九個,而且還有特殊韻母,這就是大冶話比較複雜難懂的主要表現。
鄂東南方言的形成與歷史背景
大冶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唐屬江南西道,五代十國屬南唐,是南方地區著名的“魚米之鄉”。鄂東南主要位於幕阜山脈地區,鄂湘贛三省交界的低山丘陵,這裡山清水秀,風光迤邐,因此也被外界譽為“鄂江南”。
唐代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楊吳在今銅綠山至棲儒橋一帶設大型採礦冶煉機構“青山場院”。宋代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併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大冶”。
宋初(977年)以陽新為中心置永興軍,次年改興國軍,轄興國(即陽新)、大冶、通山三縣,其後三百多年一直隸屬江西,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始還湖廣。
湖北東南八縣市的方言素以繁雜著稱。江西移民大量遷入,並與當地居民互動,使得這些地方的方言帶有贛語和湘語的特點,同時又受到鄰近官話的影響。總體來看,還是比較接近贛語。趙元任等人編纂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把鄂東南單獨劃為第三區,並指出:“第三區方言最特別,內部也最複雜,地域占東南一小角,大致可以歸入贛語系統里。”
大通片的現狀
在二十世紀初,民國政府也曾有計畫在全國普及國語——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但因政治、戰爭等諸多因素未能有效施行。1949年後,贛語作為一種地方語言而處境堪憂。在中國大陸,政府為了“推廣國語”而嚴格限制在公眾場合中使用地方語言。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們之間的聯繫越來越頻繁,以及電視等媒體的發展,贛語受到北方官話的衝擊越來越大,而湖北東南地區處於西南官話和贛語的交界處,受到官話的衝擊最甚,以致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一代已經不能使用純正的贛語,甚至不會說贛語。而中老年一代因為未受過國語訓練,通常在說國語時會夾雜濃厚的贛語腔調,從而形成饒有趣味的「塑膠國語」。近年來要求保護本土語言文化的呼聲越來越大,贛語也逐步走上大眾傳媒。
贛語概況
贛語是漢族江右民系使用的母語。亦為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門聲調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大部、湖南東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在6000萬左右,約占中國人口的5%左右。
贛語可分為九片方言,以南昌話為代表語或標準音。同時,贛語內部的各方言之間互通程度亦非常高。
贛語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江西話”,在江西境內除贛語外,還有客家話、吳語和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等漢語方言分布。同時諸如湖南、福建、安徽、湖北等省份亦有贛語人口分布。
分布
贛語使用人口在江西境內主要分布在贛江的中下游、撫河流域及鄱陽湖周邊等地區,約占江西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強。外省的贛語使用人口主要是歷史上由江西本土遷移出去或又再次遷往第三地的居民,今天主要居住於湘東和閩西北、鄂東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區。統計下來贛語的分布總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在南方六大漢語中,分布地域最廣。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11年)的統計數據,贛語人口分布在江西的有3300萬、安徽700萬、湖北800萬、湖南1000萬、福建200萬,總計6000萬左右。
贛語主體區通行地域的四極為:
極北:安徽的岳西
極東:江西的鉛山
極南:湖南的資興
極西:湖南的綏寧
特徵
贛語主要分布在華東、華中的五個省份。根據“覃談非見系分韻”和“端系字古合口今韻母今讀合口、撮口或者主要元音為圓唇元音”這兩條音韻特徵,可以“懷玉山”和“袁江”為界,將贛語劃分為“北區贛語”和“南區贛語”。“北區贛語”即通行於鄱陽湖平原及周邊區域,具有以上兩條音韻特徵,而“南區贛語”則沒有,但部分縣市亦有例外。
幕阜山地區的“濁音走廊”
湘鄂贛交接處幕阜山地區有著一個分布較廣的“濁音”帶,有人稱之“濁音走廊”。據報導,該地區有些方言塞音三分,如湖口雙鍾、瑞昌南義、武寧新寧、德安蒲亭、岳陽柏祥等市鎮;然而從實驗語音學角度考察,這些方言“濁音”都已消失,大多處於所謂“清音濁流”階段,即古全濁聲母和次清聲母今讀大多情況下並不帶音。因此與吳方言和湘方言的塞音三分相比,幕阜山方言塞音處理成二分格局似乎更符合實際,也更合理些。幕阜山方言縱橫贛鄂湘三個省,袁家驊稱之為湘鄂贛方言,詹伯慧認為可以稱作“湘贛方言”,董為光稱之為湘鄂贛三界方言。本文以其獨特的地理特徵稱之為幕阜山方言。該方言以幕阜山為中心,東起鄱陽湖東岸,西臨洞庭湖東岸,南瀕九嶺山北麓,北至長江南岸,是一個較封閉的多山多水的丘陵地帶。
綜合其方言語音、地理環境和行政區劃各方面特徵,幕阜山方言共分東南西北四區。東區集中在九江地區東部,如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九江市、九江縣和星子縣。南區集中在江西省九江地區的西部,如瑞昌市、永修縣、德安縣、武寧縣和修水縣。西區集中在湖南省岳陽地區東部,如臨湘市、岳陽縣、平江縣、汨羅市和岳陽市。北區集中在湖北省鹹寧地區及黃石地區的一部分,如陽新縣、通山縣、鹹寧市、赤壁市、崇陽縣和通城縣。
該地區方言主要歸屬贛方言,但是語音特徵很獨特。在聲母上,全濁和次清聲母合流今讀帶音聲母是其最突出的特徵,也是這一帶最搶眼最讓人感到神秘之所在;在韻母上,最具特色的是促聲韻尾[l]/[n]/[ŋ]和[t]/[ʔ]的演變關係、蟹止合口舌尖化現象以及特殊的雙介音[iu/ui];在聲調上,最主要的特點是送氣分調,即古聲紐之次清或全濁聲母影響調類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