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9年9月20日,在距1973年考古發掘的江西吳城商代居民遺址不過20公里的新幹縣大洋洲鄉又有晚商大墓的重大發現。這座號稱“江南商代第一墓”的贛江商代大墓是當地鄉民取沙築堤時發現的。從發掘跡象看,墓穴內原放一槨一棺。槨長8.22米,棺長2.34米。它們的寬度分別為3.6米和0.85米。墓主人僅剩下一些沾滿銅綠的牙齒,但墓內隨葬品異常豐富。據統計,墓內僅 青銅器就達480餘件,鼎、鉞等禮樂重器,戈、矛、刀、劍尋常兵器以及農用工具鏟、鍤、耒、耜種類繁多。另外,墓內還有300多件陶器用品及100餘件玉器、瑪瑙、水晶和綠松石飾品。
歷史由來以及意義
歷史由來
歷史上江南被視為“荒蠻之地”,在商代無文明可言。1949後江南各地陸續零星出土過一些商代青銅器,但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已有的觀念模式。新乾大洋洲商代文物的出現震撼了學術界。它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新乾遺址墓葬是流行於南方地區的淺坑豎穴。通過器物排比研究和碳14的科學測定,墓葬時間距今約3200年。商代進入發達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森嚴,青銅器被賦予了“明尊卑,別上下”的政治功能,因而“器中藏禮”、“寓食於禮”的青銅禮器之首的鼎,演化成國家權力的象徵。新乾墓出土鼎達30件之多,還有一大批青銅、玉質禮器和許多儀仗 兵器,更有一批如前述四足甗、大方鼎、大鉞等北方都少見的重器。據各種因素綜合判定,墓主應是地處贛鄱流域方國的最高統治者。
意義
新乾墓的陶、原始瓷器形狀、紋飾、文字、符號與吳城文化一致。1975年吳城北方7公里的橫壙出土的虎耳、鳥耳扁足銅鼎在新乾墓中亦有同類。因此新乾墓是吳城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已發現的吳城文化墓葬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據研究吳城文化族屬是古“三苗”後裔,即古越族的一支一—揚越人。商代青銅器上的獸面紋歸屬中原文化,帶有原始動物崇拜印跡的祭祀符號。新乾青銅器上除此之外,虎是當地最崇尚的動物,造型手法豐富,裝飾部位多樣,卻從未在其他地方見過。虎成為吳城文化中最具地域特色的標識。
伏鳥雙尾虎(通長53.5厘米,重6.2千克)將虎的崇尚和藝術形象表現到極至。圓雕,背平直,一鳥伏立脊上,呈蹲立欲縱之勢。外表透露出了虎的威武、勇猛的神情,內中則藏匿著詭譎的神氣。
商代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邊遠方國叫“虎方”。史料記載商朝視其為勁敵,多次發兵征討“南國之南”。出土文物為證明吳城文化地區就是古代虎方的位置提供了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