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賴山清真寺位於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內。始建於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初為章房五間,大殿三間,偏房二間。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大殿改建為磚牆瓦頂五間,偏房四間。乾隆二十五年、五十四年兩次修繕。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擴建講經房六間,大門樓及偏房三間,均系磚牆瓦頂,加建草房七間,作為浴室及阿訇住宅。此後,清福建水師提督楊岐珍(淮南賴山集人)返籍時,倡議本族各戶集資籌款,重修被太平軍焚毀的清真寺。清光緒三十三年,修建竣工,存之至今。歷史及布局
現存有乾隆二十五年及五十四年合撰銘之《清真寺學田碑記》碑,嘉慶十九年的“千古後世”門額石刻匾。另外儲存有光緒三十三年《清真寺學田碑記》。現存大殿五間,南北配房六間,過道正門及耳房;另有水房(草屋)四間,儲藏室五間(草屋)。是淮南市最早的清真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文明清真寺、安徽省首批對國際友人開放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全國百家模範清真寺之一,在省內宗教界享有教高聲譽。1986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授予“和諧清真寺”榮譽稱號。賴山清真寺集伊斯蘭建築與中國宮殿式建築於一體,雕樑畫棟、結構嚴謹、莊重典雅,是謝家集區穆斯林民眾的宗教生活、伊斯蘭文化的交流中心,既是民族團結和睦相處的象徵和紐帶,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在全省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中,賴山集清真寺始終堅持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揚教規教義中積極因素,帶領廣大伊斯蘭教民眾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帶領伊斯蘭教民眾勤勞致富,積極回報社會,為淮南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