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清鹹豐六年(1856年),岐珍克太平軍收復六合、江浦縣,清廷獎八品軍功。鹹豐十年收復僧道橋、菱塘,獎六品軍功。接著在江南寶山縣與捻軍作戰屢勝,獎五品軍功。十一年六月又戰太平軍與寶山,商戴花翎。1858年8月,太平軍攻破浦口清兵江北大營後,陳玉成率兵攻克六合縣城,楊守恩戰死。楊岐珍“聞父陣亡六合,匍匐奔六(合)尋櫬,回籍後以先人為國捐軀,投軍從戎,奮復君父仇,歷戰數省”(《壽州縣誌》)。先是投效清軍張國梁部,1862年加入 淮軍,隸屬於吳長慶部。
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太平軍將領李秀成率軍攻打寶山,他率軍擊退太平軍。數年之間,濯升游擊加參軍,銜至副將。同治六年冬,捻軍首領賴文光圍攻江蘇寶應、高郵一帶,岐珍與之激戰,捻軍被迫退出揚州,後與揚州水、陸軍聯合作戰,擒賴文光,清廷賞賜“裴陵阿巴圖魯”勇號。七年二月奉命赴直隸攻打捻軍張宗禹。交戰獲勝。
清光緒元年(1875年),奉命駐守保定、河間及深冀等地。十年調駐鎮海。次年正月,法國兵艦炮擊海口要塞招寶山,他率部與法軍英勇戰鬥,吉傷法國兵艦2艘,法國艦隊司令孤拔負傷,不久身亡。同年五月回台山,商頭品頂戴。十月,補江南狼山鎮總兵。十三年正月調任浙江省定海鎮總兵。十八年七月升任福建水師提督。次年三月,至廈門視事。二十年正月,加尚書銜。是年中日發生甲午海戰,七月奉諭渡台,駐紮台北府,統率諸軍,力籌防務。不久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他奉旨於次年五月回廈門。二十九年,岐珍巡洋染疾,醫治無效辭世,歸葬於故籍賴山村。
光緒九年(1883年),楊岐珍被調赴浙江台州,統領溫州、台州各營兵馬。其間,他率軍掃除經常騷擾沿海漁民的海盜,擒服匪首黃金滿。當地漁民感其功德,常以楊岐珍的畫像供於船中,奉為神明祭祀,以保佑出海捕撈平安。
1885年3月14日給浙江巡撫劉秉璋的函中說:“(正月)十五、十七(3月1日、3日)之戰,全賴楊軍扼險其沖,首挫凶鋒。”劉秉璋1885年4月《奏保楊岐珍片》中贊道:“本年正月十五、十七之戰,該提督親在招寶山炮台督戰,尤為出力。”光緒皇帝親批:“楊岐珍著交軍機處存記,遇有提督、總兵缺出,開列在前……”之後,清廷嘉獎楊岐珍頭品頂戴,10月,補江南狼山鎮總兵。
1887年正月,楊岐珍調任浙江省定海鎮總兵;3月,任海門鎮總兵。其間,緝盜有力,著名匪首一一就擒。“拿獲首要1500有奇,救出難民無算,而地方愛戴久而愈孚至今”(《台州府志》)。他還捐資維修當地的關帝廟,並把自己指揮平匪的一把佩劍供於關帝像前。
據光緒十六年(1890年)的《壽州縣誌》記載:鹹豐二年(1853年)二月初十,太平軍攻占南京並定都於此,江南各地紛紛建立團練自保。這一年,出身武童、年方十七的楊岐珍,跟隨父親楊守恩協助辦理壽州團練,巡防州境。第二年,清廷招募兵勇,楊守恩被征入伍,成為清軍綠營的千總(正六品),留守江蘇省六合縣。
光緒十八年(1892年)7月,楊岐珍升任福建水師提督。離任時,邑人感其恩,沿途數萬人夾道含淚相送,長達數十里。海門、黃岩等地民眾為了紀念楊岐珍平定海盜的功績,自發組織起來,在鎮城內一條官道上立了兩塊“去思碑”,名為“外援福建水師提督西園楊公去思之碑”,把“去思碑”所在的道路更名為“去思路”,以寄託對其懷念之情。如今,這兩方敘述功績、表揚德政“去思碑”,作為台州海門老街具有歷史文化記憶價值的街弄口銘文,在當地得到很好的保護;而長600米、寬3米的“去思路”,石板光滑,古韻猶存,成為一處供人憑弔的旅遊景點。
1893年3月,楊岐珍正式到廈視事。為加強海防建設,抵禦外敵入侵,他接替前任水師提督彭楚漢督建胡里山炮台之責,精心設計,費盡心機。他命水師管帶賴啟明繪圖,禾山工匠葉文進負責承造,委任鈕承潘、張文治、羅鳴鳳為督造,林世春為總巡工。前後歷時5年的炮台建成後,在楊岐珍的籌劃下,清廷委任紀升為炮台守備、賴啟明為管帶,設左右旗官各一名,正副炮目各一名,匠目一名,編制炮兵140名。
1895年5月,楊岐珍奉旨回到福建水師提督本任。在這裡,楊岐珍一呆就是11年,這是他平生任期最長、駐紮一地最久的軍職。這年,他在督衙後的廈門城岩壁上,題寫了“山環水活”4個大字,這是對古城周圍自然景觀的高度概括。1896年,楊岐珍和幾個遠房兄弟,捐資擴建了位於玉屏巷的清真寺,占地500多平方米,可供數百名回族民眾同時進行宗教活動,還購置了大殿東邊和其他一些房屋作為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