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
民間崑劇曲社。
發展歷程
賡春曲社初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一說是重建),由李翥岡等發起,社名
系取“陽春白雪再和再賡”之意,與建於光緒三十年的平聲社同享盛名。初無固定社址,社員有費伯瑚、楊康祥、許子榮、楊定甫、潘祥生、吳楚臣、徐凌雲等。每月同期一次,與平聲社做法不同,在各社員寓所輪流舉行。光緒二十八年,假社員吳楚臣家舉行首屆同期,清唱《賜福》、《上壽》等折子戲22出。光緒三十一年元宵節,在社員楊定甫宅中舉行彩串,演出《絮閣》、《三醉》等折子戲10餘出。曲社活動得到大雅、全福班及“傳”字輩藝人的扶持,周鳳林、邱鳳翔、沈月泉、朱傳茗、張傳芳等參與值場扎扮或充任班底配戲。民國3年俞粟廬應邀與賡春曲友度曲。同年4月,與蘇州、嘉興等地曲友假徐園舉辦蘇、浙、滬、曲界大會串,王欣甫、楊誠宓、陳少岩、張余蓀、程藕卿等54人演唱各自拿手曲目22出。民國8年11月,該社再次邀請蘇、浙曲界人士及滬上嚶求、潤鴻、倚聲、鈞聲諸曲社在徐凌雲家舉行會串,當時北昆韓世昌亦應邀出席客串。(一說民國元年至民國9年,曲社停止活動,民國10年夏重續聯敘,其間曲友以個人名義唱曲)。曾多次參加在新世界、小世界、卡爾登戲院(今長江劇場)等場所的賑災義演。主要成員
清末,社員有費伯瑚、楊康祥、許子榮、楊定甫、潘祥生、吳楚臣、徐凌雲等。 民國年間,新入盟的社員有張玉笙、殷震賢、穆藕初、項馨吾、張某良及徐子權、徐韶九、管際安、莊一拂、葉小泓等,社員最多時達一百餘人。後期社務分別由徐凌雲、管際安負責。1950年春解散,部分曲友後加入上海崑曲研習社。
歷史評價
賡春曲社前後歷時48年,為上海曲社中歷史長、影響大的曲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