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國有化
正文
資本主義國家把某些企業和部門的生產資料轉歸資產階級國家所有。資本主義國有經濟形成的一個途徑。產生 19世紀後期,由於生產資料規模的擴大和交通手段的發展,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把礦山、鐵路、公路、河道、港口、郵政等,直接置於國家經營管理範圍之內,建立資本主義國有化經濟。這是資本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資本主義國有化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性質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因為“現代國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資本家的國家,理想的總資本家。它愈是把更多的生產力據為己有,就愈是成為真正的總資本家,愈是剝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僱傭勞動者,無產者。資本關係並沒有被消滅,反而被推到了頂點”(《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36頁)。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國家和壟斷資本密切結合,資本主義國有經濟進一步擴大,並成為它的一個重要形式。資本主義國有經濟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形成的:①由國家財政撥款,投資建立國有企業,或同私人壟斷資本合營,建立合營企業;②實行“國有化”,即由資產階級政府通過高價收買或提供補償的辦法,把那些生產技術落後、嚴重虧損、瀕於破產的私人壟斷企業收買過來,轉歸國家所有。一旦國有企業有利可圖時,資產階級國家又往往通過非國有化,把國有企業低價出售給私人壟斷資本。資本主義國有化和非國有化交替出現,都是壟斷資本集團掠奪國庫、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的重要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國有化大多在戰爭和經濟危機時期發展較快,一旦戰爭結束、經濟危機過去,國有化企業就大大收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德等國都曾對軍火工業、鐵路、航運和電力企業採取過國有化措施。戰後,這些國有企業又大多歸還私人資本家。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時期,德國、義大利政府都通過高價大量收購瀕於破產的私人壟斷公司股票的辦法,使一些銀行和工業交通企業國有化,危機結束後,又把政府出資建設的企業廉價出售給私人壟斷資本集團,使之非國有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投資建立了2000多家軍用企業。其中 2/3的企業在戰時無償租給私人壟斷資本家經營。戰後這些企業的大部分,僅以原投資額的1/2至1/4的低價賣給了摩根、杜邦等財團所屬的壟斷公司。同時,還把大量國有運輸工具廉價出售給私人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有化有了新的發展。通過國有化擴大資本主義國有經濟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重要形式。戰後初期,奧地利比其他國家更為廣泛地採取國有化措施,並且長期發展國有經濟,1978年時,國有企業在採煤、石油、鋼鐵、汽車工業,以及電力、煤氣、鐵路、航空、郵政、電訊等部門所占比重均達 100%。英國於1945~1951年和1974~1975年,兩度出現“國有化”高潮,除把英格蘭銀行收歸國有外,還把瀕於破產的鐵路、煤礦、內河航運等許多部門實行國有化。國有工交企業已經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979年占到全國勞動力的8.1%,國內生產總值的 11.1%,國內固定資本投資總額的20%。國有企業在採煤、電力、鐵路、郵政、電訊、煤氣等部門所占的比重為100%;造船、飛機製造和鋼鐵工業的大部分、2/5的汽車製造、1/4的石油生產也為國有企業所控制。從事這些行業的資本家可以從政府獲得大量優厚的補償金,用於其他有利可圖的部門。
在法國,經過 1944~1948年、1981~1982 年兩次“國有化”運動,法蘭西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已收歸國有。1982年,政府控制了全部銀行存款的90%,全部信貸的85%。在非金融領域方面,政府控制了 100%的公用事業、84%的航空工業、75%的軍火工業、63%的有色金屬工業、54%的基礎化學工業、44%的家用和辦公用的電子工業。國有企業占全國企業銷售額的 30%,出口總值的1/3,生產投資的30%以上。這樣,法國國有化企業在工交、金融業中已居舉足輕重的地位。國有企業占全國就業人數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比日本和加拿大高4~5倍,比瑞典高 3倍,比聯邦德國高2倍,比英國和義大利高 1.5倍。
發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有化得到進一步發展,其主要原因有:
① 為私人壟斷資本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創造外部條件。推行國有化政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般說來,主要在以下三個部門實行國有化。一是能為私營企業提供動力、運輸和通訊的基礎設施部門。二是能為私營企業提供煤炭、鋼鐵等重要生產資料的基礎工業部門。這兩個部門的國有化,可以使私人壟斷企業得到廉價的原材料、動力和各種勞務,以降低其生產費用。三是能起中央銀行作用的大銀行以及其他大商業銀行,它有利於政府部門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為壟斷企業的資金融通提供方便。
② 提高國際競爭能力,保護本國工業發展。戰後新的科技革命的興起,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使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世界市場上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有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往往藉助實行國有化,通過國家的直接參與來提高某些部門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量。70年代中期,面對日本在國際市場上的挑戰,瑞典、法國在1977~1978年把約 3/4的鋼鐵工業轉為國營,英國把全部造船業,瑞典把 3/4造船業轉為國有。法國在1981~1982年的國有化運動中,對許多地位重要、實力雄厚的私人工業壟斷集團實行了國有化;新興工業部門的國有化程度迅速提高,如電子工業從1%上升到 44%。法國政府認為,如果這些企業不實行國有化,就將被外國的跨國公司併吞。
③ 挽救經濟危機時陷於嚴重困境的私人壟斷企業。在危機時期,航空、汽車、海運、鐵路等部門,因固定資本數量龐大、資金周轉不易在部門之間轉移,因而陷於困境,一些已開發國家往往通過實行國有化來挽救這類企業。例如,1974年危機發生後,英國把瀕臨破產的羅爾斯-羅伊斯飛機發動機製造公司以及萊蘭汽車公司收歸國有。1976年,美國把經濟危機中宣告破產的私營鐵路公司收歸國有,成立了美國國營統一鐵路公司。
④ 戰後初期,西歐各國經濟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私人資本無力負擔工業恢復和革新所需要的巨額投資,迫切要求國家投資重建一些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法國、奧地利在戰後初期還通過沒收戰犯和通敵分子的企業以及沒收德國資產的途徑實行國有化。另外,戰後初期西歐經濟困難,社會動盪,階級矛盾尖銳,進步力量提出實行國有化政策的要求;加上“英國社會主義”,“法國式的社會主義”等思潮的傳播,公私“混合經濟論”的影響,這些也對西歐地區資本主義國有化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非國有化措施 資本主義國有化的根本目的,在於鞏固壟斷資本的統治和獲取最大限度的壟斷利潤。當國有企業的發展達不到這個目的時,資產階級國家就會對國有企業採取抑制或非國有化的措施,限制和壓縮其發展規模。由於多數資本主義國有企業經營不善,有的虧損嚴重,國家需不斷增加補貼,政府財政不堪負擔。1979年以來,英國推行非國有化計畫,把數十個大小公司轉為私營,藉以改善經營,提高經濟效益。英國在非國有化取得初步成效的情況下,又提出了更大規模的非國有化計畫。1984年以來,義大利、比利時、瑞典和法國也仿效英國非國有化的做法。近年來,西歐國家出現的非國有化措施也波及到日本、加拿大等國。這些國家推行非國有化,主要是把經過整治後有盈利的國營企業變為私營企業,私人壟斷資本不願承擔的那些投資多、周期長、風險大、利潤低的部門,則繼續由國家經營。資本主義國有化和非國有化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鞏固壟斷資本的統治和保證高額壟斷利潤。因此,在生產社會化日益發展和壟斷資本統治的條件下,生產資料全盤國有化固然不可能,但取消或大量削減國有化成份也不大可能,而是呈現為國有化和非國有化交替出現的趨勢。這一趨勢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在更大的範圍內促進生產社會化的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為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