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是一種周期重演的經濟現象。資本主義再生產循著危機—蕭條—復甦—高漲這樣幾個階段周而復始地不斷運動,叫做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基本信息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正文

經濟危機周期性的具體表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就爆發一次,是一種周期重演的經濟現象。從一次經濟危機開始到另一次經濟危機開始,構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周期。資本主義再生產循著危機—蕭條—復甦—高漲這樣幾個階段周而復始地不斷運動,叫做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這個基本矛盾是始終存在的,但資本主義經濟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處於危機之中。只有當各種矛盾積累到十分尖銳的程度,才會爆發經濟危機。危機只是現存矛盾暫時的強制的解決,危機過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原有的矛盾又會激化起來,必然導致下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從而使資本主義再生產具有從危機到危機的周期性特點。F.恩格斯說:“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衝突成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為它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為周期性的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15頁)。
再生產周期的四個階段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周期通常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

危機

又稱恐慌,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基本階段。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相對的生產過剩。其突出表現是:商品滯銷、市場萎縮,信用關係破壞,股票價格猛跌;企業大批倒閉,生產大幅度下降;失業人數劇增,勞動民眾困苦不堪,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陷入一片混亂狀態。其中,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危機階段的主要標誌。資產階級學者把危機稱為“經濟衰退”,在於抹煞經濟危機的實質,掩蓋資本主義固有矛盾造成相對生產過剩的不可避免性。危機既是上一個周期的終點,又是新周期的起點。危機的作用就在於以猛烈的破壞形式強制社會再生產比例達到暫時的平衡,使資本主義再生產得以繼續進行。當危機持續一段時間以後,生產下降達到“谷底”,商品生產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矛盾緩和下來,危機階段便轉入蕭條階段。
蕭條 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的停滯階段。其顯著特點是:危機的震盪已經過去,生產不再繼續下降,企業停止倒閉;但社會經濟還沒有從危機的襲擊中甦醒過來,生產疲軟,商業不振,遊資充斥,信用呆滯,失業人數依然大量存在,整個社會經濟呈現一片蕭條景象。資本家為了擺脫這種困境,除了繼續拍賣或銷毀過剩商品以外,還力圖從降低成本中尋求出路,以獲取超額利潤。他們一方面壓低工人的工資,加強對工人的剝削;另一方面則設法改進技術,更新固定資本,這樣就為過渡到復甦階段準備了條件。而當社會生產開始回升時,蕭條階段便轉入復甦階段。

復甦

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的經濟恢復階段。在這一階段,資本家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固定資本更新,引起對生產資料勞動力需求的擴大,帶動對消費資料需求的增加,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生產逐步恢復和發展起來。復甦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生產逐漸回升,就業人數逐漸增多,社會購買力開始提高,市場容量開始擴大,資本周轉加快,企業利潤增長,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漸趨活躍,使社會生產恢復和發展到危機前的水平。這樣就為過渡到高漲階段準備了條件。而當社會生產達到危機前的最高點時,復甦階段便轉入高漲階段。

高漲

 又稱繁榮,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新的危機的準備階段。其主要特點是:生產迅速擴大,就業人數增加,市場容量擴展,利潤急劇增長,商業異常活躍,信用過度膨脹,社會經濟呈現出“繁榮”景象。資產階級經濟學者把這些現象通常叫做“景氣”。實際上,這種“景氣的現象,不過是新危機到來的預兆。社會生產超過危機前的最高點而迅速擴大,很快地又超過了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同時,商業投機造成市場的虛假需求掩蓋著社會購買力相對縮小的真實情況,信用膨脹造成的虛假繁榮也掩蓋著生產與消費的嚴重脫節。只要某些重要部門的商品流通發生梗塞,就會成為新經濟危機突然爆發的導火線。恩格斯曾經形象地描繪這個過程:“運動逐漸加快,慢步轉成快步,工業快步轉成跑步,跑步又轉成工業、商業、信用和投機事業的真正障礙賽馬中的狂奔,最後,經過幾次拚命的跳躍重新陷入崩潰的深淵”(同前,第3卷,第316頁)。
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四個階段是互相聯繫的。每個階段都從前一個階段中孕育而來,又都為後一個階段準備了條件。其中,危機階段是周期的決定性階段,不經過危機階段,資本主義再生產就無法繼續進行,它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基礎。蕭條階段實質上是危機的延長,復甦階段和高漲階段不過是新的危機的準備階段。
再生產周期的物質基礎
資本主義再生產能夠從危機到高漲、再從高漲到危機的周期性循環,是有其賴以運轉的物質條件的。這個物質條件就是固定資本的更新。固定資本周轉的周期是一個持續多年的過程,周轉一次的時間包括流動資本周轉很多次。K.馬克思說:“這種由若干互相聯繫的周轉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資本被它的固定組成部分束縛在這種周期之內),為周期性的危機造成了物質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 207頁)。固定資本的周期更新成為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物質基礎,包括兩個方面的意義:①為資本主義經濟擺脫危機提供了物質條件。因為在危機過後,當過剩的商品消散時,資本家要在社會購買力還很低的情況下獲取利潤,並要對付競爭對手,就必須提前更新陳舊設備或進行新的投資,以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由於社會上存在大量遊資,利率很低,取得投資貸款也較方便。所以,每次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資本主義經濟通過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便擺脫了危機,走出蕭條,逐漸過渡到復甦和高漲階段。②為下一次危機的到來創造了物質前提。由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帶來的技術發展和生產擴張,不僅使社會產品迅速增加,並且導致失業人口劇增,社會生產是在加強剝削僱傭勞動的基礎上迅速擴大的,它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必然尖銳,這就不可避免地爆發新的危機。
但是,固定資本的周期更新僅僅是造成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物質條件,而並非根本原因。如果沒有資本主義制度,則固定資本更新帶來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的發展,可以用來增加勞動人民的購買力,相應地提高整個社會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就不會導致經濟危機。
再生產周期性運動的發生和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的歷史。早在18世紀末,英國就曾在個別工業部門中發生過局部的生產過剩危機。由於當時資本主義尚未建立起社會化大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危機的出現還是局部的,危機的交替是無規則的。英國產業革命以後,建立起機器大工業和社會化大生產,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確立。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便日益展開並趨於尖銳化,固定資本的更新就成為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物質基礎,這時,經濟危機才成為周期性的有規律地發生的必然現象。
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階段,1825年在英國爆發了第一次普遍性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其後,1836年英國又發生了經濟危機,並波及到美國。由於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貿易往來的發展和經濟聯繫的密切,一國發生經濟危機會很快波及其他國家,形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使危機的周期具有同期性。1847~1848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曾相繼周期地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在這個階段,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典型地表現為每隔十年左右就發生一次。
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1900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現代壟斷組織史上的轉折點。接著,1907年又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又經歷了1920~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後來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臨近所打斷)。在這個階段,由於壟斷資本的統治,生產與市場的矛盾加劇,使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由十年左右縮短為七八年左右,而且危機階段的破壞性也越來越嚴重。其中,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以往歷次危機中最深刻、最嚴重的一次。這次危機持續四年之久,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46%,危機過後轉入特種蕭條,沒有出現新的高漲就爆發了下一次經濟危機。
戰後再生產周期的主要特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資本主義各國國內外經濟條件的變化,特別是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干預和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的加強,使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運動發生某些變化,其主要表現是:
再生產周期縮短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一般為10年或 8年左右。戰後時期,把同期性危機和非同期性危機都計算在內,美國從1948~1980年發生過七次危機,經歷六個周期,平均每個周期為 5年零4個月,日本為4年零10個月,英國為4年零8個月,法國為7年,西德為5年零7個月,義大利為5年零4個月,經濟周期明顯地比戰前縮短了(見經濟危機)。周期縮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加強幹預經濟,使每次危機的生產過剩與市場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得不到充分展開而被不斷地積累起來,造成危機頻繁爆發。同時,由於科學技術革命的堆動,使固定資本更新的年限大為縮短,這也為再生產周期的縮短提供了物質基礎。
周期各階段變形 蕭條階段和復甦階段的界限並不明顯。在戰前,特別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階段,再生產周期的四個階段的界限比較明顯。到戰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條件下,由於資產階級政府在危機和蕭條階段採取膨脹政策以及在復甦和高漲階段採取緊縮政策,使再生產周期的四個階段的依次更替不象過去那樣明顯。周期形態表現為:危機的來勢沒有過去那樣猛烈,蕭條和復甦兩個階段界限不清,經濟回升乏力,高漲階段經濟成長緩慢。戰後周期變形,並未改變組成周期四個階段的基礎,這不過是資本主義矛盾深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
生產過剩危機與通貨膨脹交織並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危機和蕭條階段,一般都伴隨著通貨緊縮,物價暴跌。在戰後時期,由於資產階級政府大力推行赤字財政政策和擴張信用政策,釀成的惡性通貨膨脹,加上私人壟斷的加強,壟斷資本集團控制壟斷價格以彌補危機造成的損失,致使危機期間物價非但沒有暴跌,反而出現持續上漲的反常現象。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反映了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同生產關係之間的對抗性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再生產周期的特點表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周期運動的嚴重干擾,雖然使危機期間的衝擊和震盪相對減輕,但危機過後的經濟回升乏力和生產波動,卻進一步證明了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痼疾,要消滅經濟危機,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制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