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秋曉

《賀新郎·秋曉》是南宋詞人蔣捷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主要描繪了淒清、蕭瑟的太湖秋景;下片詞人借秋景抒發秋愁,在感慨流光易逝的同時,也寄寓了其亡國之痛和淪落天涯之悲。全詞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風格悲涼清俊,造語樸素自然。

作品原文

賀新郎·秋曉

渺渺 啼鴉 了 。亘 魚天 ,寒生峭嶼 ,五湖 秋曉。竹几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 。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 小。秋太淡,添紅棗。

愁痕 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 鬢鬒 ,與秋俱老。舊院隔霜簾不捲,金粉屏 邊醉倒。計無此、中年懷抱。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 白雁 橫天杪 。煙未斂 ,楚山 杳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此調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又名《金縷曲》等,雙調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

渺渺(miǎo):微遠的樣子。

啼鴉:烏鴉啼叫。

了(liǎo):停止。

亘(gèn):綿亘,遼闊。

魚天:指水面。

峭嶼(qiào yǔ):陡峭的島嶼。

五湖:太湖的別名。

窺(kuī)星多少:察看星星多少,來判斷天色的遲早。因為近清晨時星漸稀少。

青花:即牽牛花。

愁痕:愁容。

翻催:反而催逼。

鬢(bìn)鬢:面額兩旁的黑髮。

金粉屏:飾有彩繪的屏風。

參(cēn)差(cī):高低不齊。

白雁:一種鳥,似雁而小,白色,秋天時南飛。

天杪(miǎo):最高處,天邊。

斂:消失。

楚山:指太湖一帶的山。

杳(yǎo):隱沒不見。

1.

賀新郎:詞牌名,此調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又名《金縷曲》等,雙調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韻。

2.

渺渺(miǎo):微遠的樣子。

3.

啼鴉:烏鴉啼叫。

4.

了(liǎo):停止。

5.

亘(gèn):綿亘,遼闊。

6.

魚天:指水面。

7.

峭嶼(qiào yǔ):陡峭的島嶼。

8.

五湖:太湖的別名。

9.

窺(kuī)星多少:察看星星多少,來判斷天色的遲早。因為近清晨時星漸稀少。

10.

青花:即牽牛花。

11.

愁痕:愁容。

12.

翻催:反而催逼。

13.

鬢(bìn)鬢:面額兩旁的黑髮。

14.

金粉屏:飾有彩繪的屏風。

15.

參(cēn)差(cī):高低不齊。

16.

白雁:一種鳥,似雁而小,白色,秋天時南飛。

17.

天杪(miǎo):最高處,天邊。

18.

斂:消失。

19.

楚山:指太湖一帶的山。

20.

杳(yǎo):隱沒不見。

白話譯文

一夜醒來,聽烏鴉聲遠去再聽不到啼叫。遼闊的湖面上,陡峭的島嶼被寒氣籠罩,意識到這是太湖的秋曉。昨晚在燈光搖曳中,憑著竹几做了一個夢,夢見馬嘶人行於古道。披衣起來搔著頭,到室外察看星星有多少。此時月光淡黃天微明,連竹籬的影子也難見到,只有竹籬上,掛著幾朵小牽牛花在爭俏。大自然好像也嫌秋光太清淡,又特意增添些紅棗。

原指望西風能把憂愁掃掉。結果西風反催人增添白髮,與蕭瑟的秋天一樣同衰老。昔日庭院掛著簾幕隔寒霜,酣飲美酒,常在金粉屏風邊醉倒。想那時是不會有而今這種感傷的中年懷抱。現在流落萬里江南,可恨身無半文難溫飽,只能像伍員那樣去吹簫乞討;亦恨列隊參差的南歸白雁,橫過天空是飛得那樣高。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年代不詳。但通觀全篇可知,這首詞作於南宋亡後。詞人當時流寓蘇州,隱居太湖,在秋天拂曉時分所見景物及由此興起感慨,於是寫下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太湖秋曉之景。首句寫所聞。“渺渺啼鴉了”寫出黎明烏鴉的特點,扣緊“曉”字。下三句寫所見所感。“亘魚天,寒生峭嶼,五湖秋曉”,扣緊“秋曉”二字。“竹几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二句寫所夢。也許詞人睡意未消,所以下得床來又點著燈,憑几小睡。夢中不知什麼人騎馬行於古道之上。“竹几一燈”,“嘶馬”“古道”,顯得孤單、寂寞,淒涼。“起搔首、窺星多少”寫詞人的動作,搔首窺星,顯得心緒煩亂,焦躁不安,感到天亮得太慢。下四句“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寫晨光曦微中的院庭一角:由於天色漸明,月亮顏色變淡,籬影消失,籬笆上掛著幾朵青色的小牽牛花,唯有樹上的紅棗給這疏淡的畫面增加了一抹亮色。詞人似乎在說,紅棗可以為秋添色,而人的心情黯淡,卻無法被照亮。上片通過所見所聞所感所夢所行,勾勒出一幅淒清、寥落,充滿寒意的秋景圖。它不是單純的寫景,而是一幅包括詞人在內的山水人物畫。透過秋曉的景物,讀者仿佛觸到了詞人的脈搏:他明明有一顆報效國家的雄心,但在萬般無奈之中只能無所事事地打發日子。他苦悶、焦躁、度日如年。

詞人這種深藏的憂愁在下片中便一發而不可收。過片三句,“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鬒,與秋俱老”可見由於時光流逝,年華漸老,詞人的憂愁變得更加濃重。“舊院隔霜簾不捲,金粉屏邊醉倒”二句回憶宋亡前的生活。室內掛著繡簾,遮住寒霜,在繪飾的屏風旁醉倒,何等的愜意。今昔對比,更使詞人愁上添愁。“萬里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二句借伍員,“鼓腹吹簫”之典,托出自己愁苦的底蘊,宋亡後,詞人正像當年的伍員一樣到處飄泊,大雁尚能在天際自由自在地飛翔,春來便能返回舊居,而人不如雁,到底何時才能返歸故里,詞人不由產生一種嫉恨之情。兩句中連用兩個“恨”字,道出深沉的亡國之痛。“煙未斂,楚山杳”,詞人陷身於四顧茫茫的大霧之中,看不見天日,看不到出路,只能任憂愁痛苦煎熬自己。結尾以迷茫遠景收結,回味無窮。

這首詞以故國家山之痛,身世不幸之感為主線,把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上片寫景,景中含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西風、秋霜、萬里江南等景語都因抒情而帶出,最後以景結情。全詞在寫景、抒情之中還夾雜著簡括的敘事,如“竹几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舊院隔霜簾不捲,金粉屏邊醉倒”等處,雖然只是寥寥幾筆的白描,但卻寫得生動傳神。

名家點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竹山詞多不接處。如《賀新郎》雲“竹几一燈人做夢”,可稱警句。下接雲“嘶馬誰行古道”,合上下文觀之,不解所謂。即雲托諸夢境,亦似接不接。下雲“起搔首,窺星多少”,蓋言夢醒。下雲“月有微黃籬無影”又是警句。下接雲“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此三句,無味之極,與通首詞意,均不融洽。

作者簡介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宋度宗鹹淳十年(1274年)進士。宋亡後不肯入仕,隱居太湖中的竹山,人稱“竹山先生”。其作多故國之思,身世之感。風格多樣,兼取豪放、婉約兩派之長,著有《竹山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