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睡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①。驚舊恨,遽如許。江南夢斷橫江渚。浪粘天、葡萄漲綠②,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苹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③。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④。
注釋譯文
【注釋】
① 乘鸞女:乘鸞鳥而飛的女子,指月宮中的仙女。
② 葡萄漲綠:形容江水之顏色。
③ 容與:安然自得的樣子。
④《金縷》:唐代歌曲名。
【詞意】
午睡醒來,只聽見流鶯在鳴啼,天氣漸漸向晚,房門外蒼苔滿地,凋零的紅花無數。可惜並無人看那些飄飛的落花,只有垂楊在風中自在飄舞。暮靄中漸漸有些暖意,似乎又要吹回初夏的輕暑。我重新尋找那把明月般的寶扇,只見上面已被灰塵封住,上面畫著騎鳳的仙女。見物生情,觸動我積聚在心頭的舊恨,馬上便悵恨不已。
江南美好的往事如同夢境般逝去,洲渚邊空橫著小舟。那葡萄酒般的碧綠水面,連著天際,水氣蒙蒙,猶如半空煙雨。樓前色蒼蒼,引發我無限的愁緒。憑誰採摘苹花寄給心上的你?只能徒自嘆望,一條空空的蘭舟在水邊上安然自得地晃蕩。萬里外的雲帆何時才能到達這裡?我望著孤飛的大雁遠去,目斷天崖,只見層層山巒無邊無際。有誰能為我唱這首《金縷》曲,傾瀉一下我心中的無限愁緒?
詞作鑑賞
關德在《題石林詞》一文中,對葉夢得詞下了這樣的評語:“味其詞婉麗,綽有溫、李之風。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於簡淡時出雄傑。”這首詞風格婉麗,該是早期之作。
上片是靜景,並在靜景中體現出作者的內心幽情。起首三句描繪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時分,忽聞鶯聲婉轉,“流鶯語”以細聆鶯囀來突出環境的幽寂,也即“鳥鳴山更幽”之意。環顧四周,但見地上點點青苔,片片落花,說明春光已盡,令人不勝惋惜。“吹盡”兩句,進一層描寫庭院景象,在這兒,由花開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沒人注意,只有柳條還在隨風輕擺,這是靜中見動;一“自”字寫出四周無人的寂寥況味,用來襯托作者徘徊四顧的孤獨心情。
“漸暖靄”三句,光從時節轉移寫起,春去夏來,暖風帶來初夏的暑熱,由於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寶扇;這是一把布滿塵灰的扇子,但它上面那隱約可見的那位月宮“乘鸞女”卻使他陷入沉思。關於“乘鸞女”,原來有著一個月中仙女的傳說,據說唐明皇在九月十五日游月宮,“見素娥千餘人,皆皓衣乘白鸞”(《龍城錄》),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畫像,引起他的聯想,勾起了他隱藏於內心深處的“舊恨”,使他自己也感到驚訝的是那“舊恨”,竟會如此猛烈地湧上心頭。
下片為想像,承上“舊恨”展示心頭感情波濤。“江南”三句,是說昔年樂事已成而今“舊恨”,伊人遠去,猶如乘鸞仙女,無由再見,只有在夢中來到她所在的江南:江上碧浪連天,遠望如同正在潑醅上漲的葡萄綠酒。李白就曾有詩讚道:“遙看江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潑醅。”這連天江浪,再加上瀰漫空中的煙雨,真好似一幅水墨畫呢。這裡先寫景,然後引出下面景中之人。
“無限”兩句,懷想伊人倚樓凝思,但見煙波蒼茫;兩人相去千里,縱有萬般深情,又將憑誰採取苹花,以寄相思之意呢?真如柳宗元所說的:“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了。“但悵望”三句,更深一層,寫兩人之間隔著千山萬水,舟船難通,只能目送征鴻,黯然魂消。柳永《玉蝴蝶》詞末幾句境界與此相似:“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結末兩句深恨無人為自己唱起《金縷曲》,由曲及人,興起對美好往日的懷念,對遠方伊人的惓惓深情。
作者簡介
葉夢得(1077~1148)),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調丹徒尉。宋徽宗時官翰林學士。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授戶部尚書,遷尚書左丞。紹興元年(1131)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八年授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總管四路漕計。十二年移知福州。晚年隱居湖州卞山石林谷,自號石林居士,以讀書吟詠自樂。死後追贈檢校少保。存詞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