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任職位
世界風能協會 主席
中國風能協會理事長
美國《Wind Energy》雜誌名譽編輯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研究員
中國太陽能學會二、三、四、五、六屆 理事、副理事長
中國力學學會五屆、六屆、七屆 理事、副理事長
中國空氣動力學學會一、二、三屆 理事
中國太陽能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主任
主要事跡
風能開拓者
1980年,作為國內新能源(風能)開拓者之一,倡議成立了中國太陽能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和中國風能技術開發中心。受國家有關部委的委託,參與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風能科技攻關項目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先後主持過小型風力機技術攻關、風力機翼型空氣動力特性研究、大型風電機組概念設計、風電場規劃方法研究、風力機設計軟體包開發、200kW風電機組研製和風力機認證等國家重點科技項目。上述項目的完成,為我國風力機設計技術進步、小型風力機推廣套用、大型風電機組國產化和風電場建設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十五”期間,又積極參與國家863項目兆瓦級風電機組的研發工作,完成了大型風電機組風輪設計關鍵技術研究,為獨立自主發展我國風電產業做出重要貢獻。
風力機理論
在風力機理論研究方面,主持過中國—瑞典政府(1986—1992)風能科技合作項目。在國內外首次系統地在風洞中對風力機偏航特性和葉片三維流動進行綜合研究,揭示了風力機葉片三維流動和非定常流動的現象,試驗結果被國內外學者用於驗證現用風力機設計理論和建模,為風力機空氣動力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與此同時,還發展了風力機風洞試驗技術,用改進的壁壓信息矩陣法,在國內外首次成功地對風力機風洞試驗進行洞壁干擾修正,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視。上述成果分別獲原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指導研究生完成風力機翼型動態失速特性、風力機尾流干擾效應和風力機動力學特性等研究。
學術交流
作為學會的負責人,他先後在內蒙、新疆、甘肅、青海、西藏、廣東、福建、浙江、山東、遼寧和黑龍江等省區組織風能學術交流和開展技術諮詢活動,特別是在西部地區組織三次利用風能開發西北和“力學與西部開發”的學術會議,並親自參加新疆地區的風能利用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對當地風能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2002年,經中國科協同意和國家科技部批准,中國太陽能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以中國風能協會的名義參加世界風能協會後,他積極參與和組織世界風能協會的活動,2004年被選為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
為表彰他對我國風能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1996年榮獲光華科技基金會一等獎,2004年在第三屆世界風能大會上榮獲世界風能獎。
風工程推動
1980年,作為國內風工程開拓者之一,倡議成立了中國空氣動力學學會工業空氣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並在國內首次組織了橋樑風振座談會和汽車空氣動力座談會。先後完成了我國海灣大橋、琪澳大橋、西陵大橋等10餘座大跨度橋樑的抗風穩定性和斜拉橋拉索雨振機理的試驗研究,對橋樑抗風設計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在建(構)築物抗風設計方面,主持過中國-英國科技合作項目,在風洞中將高頻底座天平技術套用於高聳建築物靜、動態風荷載的測量和動態回響特性的預測,並在國內進行推廣。同時還將該技術用於長征型號捆綁火箭地面風載試驗研究,對火箭抗風設計有重要指導意義。
風洞測試
除了主要從事新能源(風能)研究工作外,在擔任所長和總師期間,組織過風洞建設,主持過多項型號風洞試驗和直升機風洞試驗技術、飛行器氣動布局、空氣動力試驗資料庫、風洞天平設計方法等重點項目的研究,為我國最大的空氣動力試驗基地的建設,特別是低速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9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個人成果
主要成果有《壁壓信息洞壁干擾修正方法在風力機等模型風洞試驗中的套用與發展》獲原國防科工委一等獎,《風力機偏航特性和葉片三維流動的研究》獲原國防科工委一等獎等。
1.1990,壁壓信息洞壁干擾修正方法在風力機等模型風洞試驗中的套用與發展,原國防科工委,一等獎
2.1995,風力機偏航特性和葉片三維流動的研究,原國防科工委,一等獎
2011年10 月30 日下午,世界風能協會理事會在開羅ALMASAH 酒店舉行,會上推選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風能協會(CWEA)主席、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賀德馨研究員為新一屆世界風能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