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說是葫蘆其實更接近我們的常說的“貓耳朵”,貼葫蘆被譽為吉縣四大民俗麵食之首,與臊子麵、油陀、甜麥大香饃齊名。來吉縣------
領略壺口瀑布之雄風,
品嘗優質蘋果之甜潤。
浸潤天然氧吧之美妙,
豎起耳朵是聲聲天籟。
睜開眼睛是無垠農田,
閉上雙眼是滔滔黃河。
進窯洞,
上炕頭,
盤膝坐,
撲面而來的是香噴噴、滑溜溜、鮮美的貼葫蘆。
民俗麵食工藝
貼葫蘆,形是“貓耳朵”但又多了一些花紋和捲曲,似葫蘆又沒有那樣的細蠻腰,似栲栳栳又沒有那樣粗壯和豁達,就是一個2-3公分長、直徑0.5公分,渾身帶有規則紋理護身的小巧捲筒美食。
貼葫蘆的製作,首先是選擇原料麵粉,因其本身具有的文化沉澱和內在的養生成分,一般可選擇白面、蕎麥麵、莜麥面等。按照常規和好面待用,用刀切一塊,揉成直徑1公分細長的麵條,再切成2公分左右的小面段也就是小面劑子,灑乾麵粉爽手,將面段平放於高粱稈編制的箅子上,最好選擇高粱稈粗細比較勻稱和表面光滑的,然後拿刀把小面段借用刀把面段壓在箅子上的力量,使小面段緊貼在箅子上轉個身,一個渾身紋理成捲筒狀的麵食就成功了。最後下鍋煮5分鐘左右一碗滑溜溜、熱乎乎的貼葫蘆就可以享用了。
當然,之所以譽為吉縣四大民俗麵食之首,精美之處除了奇特和小巧的外形搶眼外,還的說地道的澆頭,有西紅柿醬的平常澆頭、小炒肉澆頭、什錦澆頭、三鮮澆頭,更有甚者採用燉好的老雞湯做湯底配有魚翅、鹿筋、百靈菇、裙邊做點綴,堪稱御用美食!
端一碗熱騰騰的貼葫蘆,用筷子輕輕一撥一個貼葫蘆哧溜滑倒嘴裡,鮮香可口、勁道十足、回味不絕。根據個人喜好可做辣味、酸味、醬味、麻香等等。
一碗貼葫蘆穿梭在山西上百種麵食中,外形獨特、做法精巧、創意樸實、平凡中彰顯幾分靈秀和雋永,樸素中不失高貴和奢華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