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泉遺址

貪泉遺址在石井鎮石門。石門是西、北江匯流後向廣州流去的必經之地。古時是官員南來北往迎送歇腳之處。

貪泉遺址在石井鎮石門。石門是西、北江匯流後向廣州流去的必經之地。東側有村名石門,古時是官員南來北往迎送歇腳之處,他們輕舟而來,滿載而歸,老百姓便把他們飲用過的村中一井諷喻為“貪泉”。廣州剌史吳隱之在井壁題詩,以表示自己為政清廉的決心。傳說他離任時把夫人收藏的沉香扔在江中,即成了現在的沉香沙(地名)。後人為紀念她,在西華寺為她立祠,又在沉香沙建吳剌史祠。明李鳳刻的“貪泉”碑就置在石門村貪泉旁。歷代官員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村民討厭迎送達官要員,把貪泉填塞,扛碑至江邊埋掩。民國四年(1915年)廣東發大洪水後,貪泉碑又露出泥面,村民又把它豎在江邊現處。1964年,原件移置廣州博物館碑廊,由廣州文物管理委員會仿製一碑豎在原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