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是全世界文化的源頭之一。它綿延不絕橫跨人類歷史的長河,它經歷了輝煌的發展時期,以其獨特的體系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過重大影響。而女媧文化在中華文化中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作為我們中華兒女應當了解老祖宗的發展過程,弘揚女媧精神,傳播女媧文化,以便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也是歷史賦予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重任。
女媧文化對於我們每箇中華兒女卻是一個很生疏的課題,我們雖然都是女媧的後裔卻不了解自己的老祖宗真有點遺憾。
為了幫助廣大人們民眾了解女媧及其文化,本人收女媧遺址開發辦公室老闆姜冬梅女士的委託編寫小冊子以饗讀者,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在全國多處文化區域中均提及女媧的名字,特別是嶧城地區涉及到女媧的事更多,但一問到女媧其人其事人們大都會搖搖頭說一句不知道,其女媧文化更無從談起。
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本人一直很想解開女媧氏這朦朧而神秘的面紗,探出個所以然來,女媧究竟是人還是神?是一個美女還是一個“人首蛇身”的怪物?她如何被神化?她的身影為什麼那么撲朔迷離?從出土文物和現存的文化遺址來看,在東北的長白山,新疆的吐魯番,山東的嘉縣,嶧縣的金陵寺,河南的南陽登封、靈寶、西華,四川的新津、寶子山,陝西的西安,廣西,以及越南、緬甸、朝鮮等國均出現了女媧遺址。究竟什麼地方是真正的女媧遺址?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翻閱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南到廣州,北到東北的長白山,又跑了幾處旅遊景點,幾十家圖書館,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女媧是人不是神,她是千古偉女人,人類的始祖”。真正的女媧遺址就在棗莊市嶧縣南二十里處金陵寺小鎮。本人可以通過大量的歷史資料作為證明。
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道教盛行各地的修道士均會人工造神,強拉始祖,虛構故事,其目的就是換取名和利,所以女媧遺址遍布全國。我們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就可以看出女媧氏被肢解變形,重構神化的的痕跡。
乘江蘇省淮安市開發商姜冬梅女士對金陵寺女媧址的開發、發掘、整理、修復的東風,讓鑲嵌在魯南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文化明珠重新放出奪目光彩,這顆明珠已被埋在地下七千多年,如沒有江蘇姜女士的辛勤努力和她強大的經濟支柱,女媧其人其事將在地下長眠萬古,永遠不會放出光彩。
幾千年來女媧遺址一直被歷史的煙塵所掩埋,迷失在不被人們所重視的金陵寺小鎮的荒郊野外。由於姜女士對女媧遺址的開發利用,無疑給嶧縣大地帶來無窮的福音。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的春風將喚醒女媧氏沉睡的神態,拂去她朦朧而神秘的面紗,再現女媧氏堅強的意志及倔強的風采。讓魯南大地以及全國人民進一步了解女媧氏的光輝
形象,了解人類的始祖女媧氏的光輝業績。
晉陶淵明有兩句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讓我們來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共同分析、共同校正吧。
本人所編寫的這本小冊子,既不為名也不為利,只是個人的業餘愛好,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目的是引起人們對女媧其人其事以及她生活的時間、活動的區域等進行深入的探討,以便在棗莊嶧縣境內以及全國開展對女媧文化的研究,弄清女媧的真實情況。
由於本人知識水平所限,缺點錯誤肯定不少,我懇切地希望廣大讀者提出批評,特別是引用的詩文及學術論著,因種種原因沒有及時派件作者,敬請原諒。
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讓我們來尋找一下女媧氏的足跡。
一, 中國古代典籍中的女媧考:
夏商周三皇時期有關文獻記載的女媧。
《列子》云:“女媧氏是古天子,‘風’姓。所以稱媧皇”。
譯文:“女媧氏是古代的天子,她姓‘風’,所以人們都稱她為媧皇”。
媧皇—女媧皇帝。
分析:《列子》這部古代典籍是我國最早的記載女媧的書籍,作者是周朝的列禦寇,所以稱《列子》,周朝距今有五千年多年,這部書說明了女媧的姓氏,她是遠古時代一位天子,人們也稱她為媧皇。
春秋時期有關文獻記載的女媧:
《春秋·世本》載:“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注釋:伏羲—女媧氏的哥哥,他教人們用繩子戒網,用網捕魚,用網狩獵。他還發明了弓箭,這比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都可以捕捉。捕來的鳥獸吃不完,還可以留著下次再吃。這樣人們又學會飼養,繼而他們又學會了種植穀物。複習時當時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一位發明家。
女媧—伏羲之妹,是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一位發明家,民眾首領。
分析:《春秋·世本》這部書距今約有四千五百多年,記載比較準確,可信度強。這部書肯定了華胥是伏羲女媧的長輩,伏羲和女媧是兄妹關係。
《世本》中云:“女媧制笙簧”。
譯文:《世本》這部書中說,女媧製造笙簧。
註解:笙簧—樂器的一種,常見大小數種,用若干根裝有簧的竹管和根吹氣管裝在一個鍋形的座子上製成。
簧—指樂器里用竹片或銅片或其他質料製成的發聲薄片。笙簧泛指樂器。
分析:本書記載是說明女媧會製造各種樂器,關於“笙簧”歷來有兩種解釋,其一是說笙簧為樂器,女媧氏是樂器的發明者,其二是說笙簧象徵男女性器官,與人類婚姻生殖有關。
《春秋運斗樞》說:“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
譯文:《春秋運斗樞》說,伏羲、女媧、神農是三位皇帝。
注釋—伏羲女媧上文已釋。
神農—我國三皇五帝時的英雄人物,相傳他教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又親嘗百草,發明醫藥。
分析:《春秋運斗樞》這部書只說明伏羲女媧神農三位皇帝,其他沒有介紹。
戰國時期有關文獻記載的女媧。
《山海經》中記載:“女媧之腸”。
分析:《山海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書,主要記載古代傳說中的地理。作者已無可考,成書在戰國時代,秦漢有所增刪。此書保存了很多遠古的神話傳說,對研究古代文化、歷史、地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只提到女媧之腸,也沒有記載女媧的行跡,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女媧之腸,其原因無從考究。據袁珂先生著,《神異篇》中記:“女媧補好天地,為人類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工作,終於也休息了下來。這休息,我們叫它做‘死’,但女媧的死卻不是滅亡,而是也像盤古一樣,轉化做宇宙間別的事物。在大荒的西方,有一處原野,叫做‘栗廣之野’,那裡有十個神人,名叫女媧之腸,橫斷了道路,一字兒並排站著,做守衛原野的工作—他們就是女媧的一條腸子變成的。她的一條腸子還能生出十個神人,我們就可以想像她的全身可能生化多少令人驚奇的東西了。”—選自中國神話主席袁珂的《神異篇》20頁。
《楚辭·天問》中說:“登立為地,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
譯文:女媧是怎樣成為皇帝的呢?她的身體又是誰製造的呢?
注釋:《楚辭·天問》是戰國時期屈原的作品。
孰—誰,疑問詞。 尚—尊崇。
匠—在某些方面很有造詣的人,此指製造。
分析:這部書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屈原的作品,在戰國時期嶧縣地區屬楚地。(《棗莊史話》)本書所記載的這段文字是說女媧是怎樣成為皇帝的呢?她的身體又是誰製造的呢?屈原當時提出這個問題帶有窮極宇宙的性質,他很想探究一下女媧的究竟,傳說人是女媧製造的,那女媧的身體又是誰製造的呢?表現屈原善於觀察分析問題的思想。
西漢時期有關文獻記載的女媧:
西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云:“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蕩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墨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蟲死,顓民生”。
譯文:遠古的時候整個天崩壞倒塌,大地崩裂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部都覆蓋,地也不能把萬物承載。炎勢寬廣而又猛烈而不熄滅,洪水浩蕩無邊無際而不消退。猛獸吃食善良的人民,兇猛的大鳥用爪子抓食病殘老弱。於是女媧氏熔煉五色石來補塌陷的青天,砍斷鰲足來頂立天的四極,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積存蘆灰來阻止洪水。蒼天得到補救,天的四極直立而不傾斜,洪水消退,冀州一帶太平,強壯兇猛的野獸死去,善良的平民百姓生存了下來。
注釋:四極—古代指在大地盡頭四角支撐天穹的四根柱子。古代有“天圓地方”的宇宙模式觀念,認為穹廬形的天是靠四根擎天支撐在大地四個角落上的。
極—極點、盡頭。 廢—崩裂、塌陷。
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天不能把大地全部覆蓋,大地不能把萬物完全承載。
兼—盡。 周—遍、全部。
濫焱—火勢寬廣而又猛烈地樣子。
息—上息,指水的消退。
顓民—善良的人民。 顓—純樸厚實。
鷙—兇猛。 攫—用爪子抓取。
煉—熔煉。 鰲—海里的一種大龜。
立四極—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來。
殺黑龍—指疏通某條大河。
濟—拯救。 簀—(現:積)積存。
淫水—洪水。 淫—過度、過分。
涸—水乾枯,這裡指洪水消退。
蛟蟲死—強壯兇猛的鳥獸死亡了。
分析:《淮南子·覽冥訓》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及門客寫的一部書,古代人把女媧喻為化育萬物的女神。傳說她開天闢地時用黃土造人,創造人類。此文主要說女媧鍊石補天的事。作者高度評價了一個勇敢智慧、為民除害的頂天立地的女英雄的形象,反映了遠古時代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的胸圍氣魄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她在大地震面前不甘示弱,帶領民眾抗震救災,一方面她補救蒼天,另一方面她對抗大地的搖動、制止淫水的肆虐,表現出她不屈不撓的精神。其中“斷鰲足”“殺黑龍”,“鰲”似是某座山名,“黑龍”當是水名。至於“積蘆灰以止淫水”則是至今仍保留在魯南民間的揚灰止雨的風俗。
東漢時期有關文獻記載的女媧:
《論衡·談天篇》載:“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譯文:共工和顓頊爭做皇帝,共工沒有戰勝顓頊,用頭撞到不周山,使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女媧氏煉五色石來補救塌陷的青天,砍斷大鰲的腿來頂立四極。致使天向西北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移動。大地的東南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東南角流去。
注釋:共工—傳說中的氏族部落首領。
顓頊—傳說中的五帝之一。觸—碰或撞。
不周山—傳說中的一座大山,根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折—斷。 維—繩子。 絕—斷。(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根柱子支撐,地的四角有大繩子栓掛。)
焉—代詞兼語氣詞,“於是”或“於此”。
百川—指大地上的所有河流。 注—灌入、流入。
分析:本文選自東漢王充的《論衡·談天篇》。是他吧《淮南子》中的“共工怒觸不周山”與女媧鍊石補天焊接到一塊了。《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及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著作,原書內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二卷,今僅存內篇。在《淮南子》中根本沒提到女媧鍊石補天的事,可見在西漢時期共工怒觸不周山和女媧鍊石補天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故事是由東漢時王充聯繫在一起的。本文講述的是共工與顓頊爭相為帝,共工怒觸不周山方造成天翻地覆的變化,它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間激烈鬥爭和自然界的巨大變化。此時女媧才煉出五彩石來補塌陷的蒼天。後來傳說,女媧鍊石處在嶧縣陰平鎮境內,此境內有兩座大山,一是鐵腳山,一是刺天峰。均是寒武紀時形成的石灰岩山,刺天峰頂有四塊方形石塊,名曰:豆腐石。傳說就是女媧鍊石補天處。
王充在《順古篇》中說:“雨不霽,祭女媧”。
譯文:如果雨下得很長時間不停,人們就要祭奠女媧,期待淫雨得得停止。
注釋:霽—雨或雪後轉晴。
祭—祭祀、祭奠。
分析:本書說明把女媧說成了司陰晴之神,在嶧城地區農村至今還保存著掛“掃雲娘娘”。止淫雨民俗,每逢久雨不晴,百姓就紮成手拿笤帚的小紙人,懸在屋檐下稱其為“掃雲娘娘”,祈她顯靈,以止淫雨,在懸掛的同時,還用勺子比劃著名口念:“勺子扒老天,雲彩跟大山,今天下大雨,明天要晴天,今天念七遍,女媧顯神仙。”這也說明了在魯南大地千百年來,也就有了女媧顯靈的遠古遺存了。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云:“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又云:“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媒,因置婚姻。”
譯文:傳統的說法,在開天闢地的時候,沒有人民,女媧氏用黃土造人,各種事物都安排好,但由於時間太長,她又忙於其他事情,於是用繩子抽在泥中,舉起來就成為人了。又說:“女媧氏為人們祈禱神靈,為男女做媒人,設立婚姻制度。”
注釋:《太平御覽》《風俗通》—是東漢時期應劭所作。他與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矽同在泰山郡為官。
俗—引申為傳統的說法。
摶—用手盤鏇。 暇—時間。
劇務—劇烈地。 供—供給。 禱—祈求。
置—同制,制訂、設立。
分析:本書引自東漢時期應劭的《風俗通》,這兩段文字主要是說,女媧造人和規制婚姻。稍有點科學知識的人不會再認為人是女媧造的,人類是由動物自然進化的結果。那為什麼說是女媧造的呢?早在戰國時期屈原就提出疑問:“登立為地,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也就是說女媧氏怎樣成為帝的呢?她的身體又是誰製造的呢?可是漢代學者王逸在此加了兩句注釋。“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本來是一個正常的人,他引用了一個傳言,做了這么一條注,問題就變得複雜化了。不僅內涵變了,而且形體也變了,成為漢代以後女媧石刻人首蛇身的起源。那么,為什麼說,女媧造人呢?實際上也就是後世子孫對女媧氏深情的懷念。後來炎黃之爭使東夷一帶的子民遍及華夏各地,這一傳說因此而傳布開來,使先民的記憶中普遍保存著女媧造人的零星碎片。
在氏族社會時期婚姻制度,那時在婚姻上首先是“血緣婚”過渡到“普那路亞婚”進而發展到“對偶婚”,到了氏族公社晚期才出現了“一夫一妻制”。所以後來傳說女媧和伏羲的兄妹婚也就不足為怪了。在這種情況下,女媧祈求神靈制定了婚姻制度,審時度勢進一步規範人類的婚姻制度。奠定了人類走向文明的基礎,充分顯示女媧的聰明才智。
《說文解字》中云:“女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譯文:女媧,是遠古時代一位極其崇高而莊嚴地女人,她化育(教化)萬物。
注釋:神聖—極其,崇高而莊嚴。
化—教化或化育。
者也—表示判斷。
分析:《說文解字》是我國漢朝一部說明造字的書籍,現代用的漢子一般情況都以此書為準則。本書說明女媧是遠古時代一位極其崇高而莊嚴的女人,她教化萬物,這裡所說的“神聖”是因為她“化萬物”,此處的“化”作教化、化育來理解,而不是變化之化。可見女媧氏的由人到神還是漢代以後,或者說是在道教盛行的東漢時期。
晉代有關文獻記載的女娃:
晉代葛洪《抱朴子·釋滯》云:“女媧地出”。
譯文:女媧氏是從地上出生的。
注釋:生—出生或生長。
分析:《抱朴子·釋滯》是晉代葛洪寫的書,本書說明了女媧是從地上生長出來的,那是說明他是進化的結果而不是神。
晉代《尹子》云:“女媧補天,射十日”。
譯文:女媧補救塌陷的蒼天,又射十個太陽。
註解:尹子是尹文子。
分析《尹子》是魏晉人尹子的手筆,所以稱《尹子》,他又把后羿射日的功勞也加在了女媧的身上。
晉代《文選》中的《魯靈光殿賦》云:“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譯文:伏羲的身體是帶鱗的,女媧是蛇一樣的身體。
分析:本書歪曲了伏羲氏和女媧氏的形象,人有可能是鱗身,決不會有蛇軀,所謂鱗身不過是人身上的癬紋之類—據中國神話主席袁珂先生的《神異篇》中(見補文)。本書的作者已無從考察,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記載。
唐代有關文獻中記載的女媧:
宋代《路史》註:“女媧生承匡山,在任城東南。此地接壤嶧境。復有皇母山,皆其遺蹟”。
譯文:女媧出生在承匡山,承匡山在任城的東南,此地與嶧縣接壤,又有皇母山,都有女媧的遺蹟。
注釋:《路史》宋代羅泌父子寫的書。
任城—古城名,與嶧縣接壤。
承匡山—在嶧縣城西。
皇母山—在嶧縣城西北。
分析:本書是宋代羅泌父子所撰寫,年代較近,據袁珂(袁珂:中國神話協會主席)先生分析,此書多是引用的古籍(今多軼亡),因此,沒有功利目的的羅泌父子的著作是可信的。我們決不能使嶧縣這塊養育過女媧氏的聖地被人們所漸漸遺忘了。所以我們應去粗存真,認真對待歷史、地理,必須做細緻的觀察和研究。
宋代以後文獻記載的女媧:
《東野記聞》載:“河南西華縣城二十里有女媧城,即女媧鍊石補天處”。
《河南通志》稱西華縣城二十里即“女媧氏移民思故都。”《河南通志》、《太平廣記》、《寰宇記》、《舊唐書》載在山西、陝西、河南登封、廣西等地都有女媧墳。
明朝《嶧縣誌》記載:
“女媧冢遺址位於嶧城南二十里處,金陵寺山之巔,右有平石刻字,若古篆不可識。《述征記》載帝王冢非一所,此山狐絕似陵,復以陵名,而祀女媧伏羲於其上當為女媧冢無疑。嘉慶年間陷一穴,有人入其中,行百步昏昧,不敢前,鏇塞,倖存有殘碑記,宋慶曆四年,清嘉慶三年相繼在此修女媧祠,昔人俗稱爺娘廟。奉祀女媧伏羲,數值兵災,加之鑿石墾荒傾圮瑾有殘石像、石鼓、石蓮花座遺物。欣逢盛世,國泰民安,為撫古蹟瑰麗,防古蹟之湮,故勒石之碣昭示後人”。
譯文:明朝《嶧縣誌》記載女媧墳址在嶧縣城南二十里處,金陵寺山上的頂端,右面有平滑的石碑,上面有刻的字,像古代篆字,沒有人能認識。據古代書籍《述征》這部書記載,此處古代帝王的陵墓很多。這座小山孤獨像個丘陵,又以陵命名叫金陵寺,並且在陵上祭祀女媧和伏羲,陵上是女媧墳,沒有一點疑問。到了清朝嘉慶年間陵上塌陷一個山洞,有一個人進入洞內,走了有百多步,就昏迷不能向前,不長時間就堵塞了。幸運的是保存下來一塊石碑,上邊有記載,在宋朝慶曆四年,清朝嘉慶三年相繼在此修復女媧祠,古人俗稱叫做“爺娘廟”,尊崇祭祀女媧和伏羲。多少年來遇到兵匪用火焚燒,再加上鑿石頭、開墾荒地,寺廟毀壞倒塌,僅僅只留下一尊破殘的石像,
一個石鼓,一個石刻的蓮花座等遺物。欣喜碰到國泰民安的盛世,為了保護珍貴的古蹟,以防珍貴的古蹟泯滅,所以雕刻石碑,使古蹟明顯受到後人的保護。
注釋:冢—古代指墳墓。
巔—此指山的頂端。
篆—古代漢字形體的一種。
祀—祭祀。
嘉慶—指1796年(仁宗的年號)。
昏昧—昏迷。
數值—多少年來遇到。
鏇塞—不久就堵塞。
兵災—兵:兵和匪,災:野火燒。此指兵匪用火燒,暗指戰爭造成的破壞。傾圮—傾:塌,圮:毀壞倒塌。
瑾—僅僅。
撫—保護。 瑰麗—異常美麗,此比喻珍貴。
昭示—明顯,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分析:以上文字是明朝的《嶧縣誌》所記載的女媧的事。首先點名了女媧冢的具體位置,修建時間、名稱。女媧墳的具體位置在嶧城南二十里金陵山頂上巔;時間是宋朝慶曆四年建,清朝嘉慶三年修,原來的名字叫“爺娘廟”,進一步說明“爺娘廟”被毀壞的原因。現留有遺物“殘石像”、“石鼓”、“石蓮花座”現保存在山前。
宋慶曆四年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時就在陵上建了“爺娘廟”,這是有案可查的事實,當時的記載也不是憑空寫上去的,也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從廟的名字來分析也可以肯定是事實。為什麼叫“爺娘廟”,這就由於歷史的流傳有關,我們也可以構想一下當時的婚姻情況,首先是“血緣婚”這也是歷史定論的事實,其實才是“普那路亞婚”,發展到“對偶婚”,到氏族公社晚期才出現了一夫一妻制。給史書上記載的女媧制定婚姻規定是吻合的。
從眾多的考古文獻中沒有比《嶧縣誌》上記載時間長、內容詳盡具體的。
由上述事實年代、遺物、歷史、文獻分析斷定女媧遺址確實就在嶧縣金陵寺山上無疑,請各位仁人志士不要再懷疑,我們要相信寫歷史的人,他們也不是白痴,也不是沒有原則的亂寫。如果你還有懷疑,那你就自己考察吧。
二、女媧氏氏族的歷史沿革
恩格斯說:“一切文化民族都曾經經歷了自己的英雄時代。英雄時代代表著一個部落一個民族正走向成熟,它是一個集體凝聚力的表現。傳說中的‘英雄’是一個民族自信和力量的證明”。中國的英雄時代是以史前的“三皇五帝”為代表的,而“三皇五帝”幾乎與山東人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根據當代著名學者王獻唐先生的《炎黃氏族文化考》考證,女媧伏羲氏為東夷漁業部落的後裔,“風”性,由牟“蒙”移居山東泰山
一帶曰“泰皇”又作“太昊”,太昊氏活動在山東中南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們把女媧伏羲氏定位泰山以南也是比較合適的。
泰山以南地區的土著居民是東夷人的後裔,他們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北辛文化”“紅土埠文化”和女媧文化的創造者。他們的主要活動區域主要是泰山以南地區,但泰山南部延伸到今江蘇北部。
古代的中原人稱東方人為“夷人”,這“夷人”的“夷”並不是貶義詞。漢代的《說文解字》上說“夷”,從大,從弓,東方之人也。於是有人認為,那時的山東人稱之為“夷”。考古證明那時的山東男子平均身高為172.26㎝,比其他考古的原始人類高3-4㎝,所謂當時的“山東大個兒”。根據出土的箭、鏃和夷人“弈射十日”的傳說也證明那時的山東人的確多力善射。東夷人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以“鳥”為崇拜對象,這也可根據考古資料和古代傳說相互印證。出土的鳥頭“三足鼎”就是有力的證據。栩栩如生的“鳥頭”造型,娜目光犀利的雙眼,分明是人們長期觀察描繪的結果,而三個鳥頭足有力地支撐於鼎下,又分明表達了人們以為自己的生活與“鳥”息息相關,從而對鳥產生了崇拜的感情,在傳說中,東夷人將太昊想像為自己的祖先—“風”姓。“風”即“鳳凰”的鳳。也就是說太昊是以“鳳凰”作為圖騰崇拜的對象。“少昊氏”是從“太昊”氏分離出來的,自然也是“風”姓。
《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少昊氏”以鳥名官,並說一位叫郯子的人做過這樣的解釋:“我高祖少昊之立也,風鳥適至,故起於鳥,為鳥師而鳥名。”其實就是以鳥為圖騰,崇拜鳥是東夷人的特點。
“大昊”又寫作“太昊”,他是東夷人的祖先,從戰國晚期開始,人們多將太昊與伏羲視作一個人,伏羲又寫作“伏戲”、“庖犧”、“慮羲”等。傳說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與他有關。
《易·繫辭下》中說:“古者庖犧氏之五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也。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按照《詩含神靈》一書的說法,“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根據這一說法,華胥踩了雷澤地上一個足跡生了伏羲。又據《春秋世本》中載:“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以上文字說明女媧氏和伏羲氏部落的姓氏來源,活動範圍及以鳥為崇拜對象。
下面我們來再簡單敘述一下少昊氏的情況,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太昊氏也起到一定的幫助。
少昊氏部落是從太昊氏部落分離出來的,這是有案可查的,他是以曲阜為活動中心,“少昊之墟”也是人們都知道的事實,他的後代遍及山東各地,進而到達江蘇、皖、豫地區,這與大汶口文化的分布範圍大體也是一致的。從《左傳》的記載來看,由於這時農業生產初具規模,人們對直接關係農作物的種植的節氣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經
發現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節氣的變化,他們還以“鳥命官”,以“鳥命官”大約是掌握節氣的一種分工,例如以“風鳥氏”擔任“力正”,下屬四官,以“去鳥氏”司分(去鳥就是燕子春分來,秋分去),伯趙氏司至(伯趙就是伯勞鳥,夏至鳴冬至止),青鳥氏司啟(青鳥就是立春鳴立夏止),丹鳥氏司閒(丹鳥就是雉立秋來立冬去)。這雖不是十分科學的節氣劃分,但也為千年以後的夏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從另一方面也證明了遠古時代的人們已懂得根據物候定節氣,知道春耕夏種秋獲冬藏。
以上文字我們知道女媧氏伏羲氏是東夷漁業部落的後裔,姓“風”,由“鳳凰”的“鳳”而得姓。由於居住在泰山以南地區,所以稱“泰皇”或“太昊”。他們的活動區域在泰山以南延伸到江蘇北部。他們的特徵就是以“鳥”為崇拜對象,這有出土文物為證。
由上文我們進一步知道少昊氏和太昊氏是同一個氏族部落的後裔,他們已經懂得農業生產,會觀察形象、定節氣,觀察鳥獸的行動神態,奠定了伏羲氏教人們結網捕魚、農耕狩獵、演義八卦打下了基礎。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
由“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考證太昊氏(伏羲)生活在泰山一帶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由於人類繁殖能力比較強,所獲的獵物遠遠不能滿足氏族部落的生活需求,他們必須開闊自己的視野,尋找獵
物多的地方,尋找肥沃的土地,尋找日照充足的地方,也就像人們由於人口眾多資源短缺開發大西北一樣。
從泰山到嶧縣只有二三百里路,到達我們這一帶是非常可能的。從地理環境上看我們嶧縣地處丘陵和平原之間,南與江蘇銅山、邳縣為鄰;東和臨沂地區的蒼山接壤,北與泰安的泰山毗連;西面濱臨微山湖。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部北部多高山丘陵,南部西部多平原。整個境地河流縱橫,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氣候宜人,雨量也很充沛,原始資源一定很富饒。由於這一優越的地理環境,女媧伏羲氏到達嶧縣境內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到達江蘇一帶,難免會出現像《河南通志》所記載的“女媧移民思故都”,所謂故都也就是指嶧縣的金陵寺女媧遺址,遠指泰山腳下。
從歷史的角度考證,棗莊市境內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原始人類居住了,例如棗莊市駐地境內的城河、郭河、十字河、界河、陶溝河畔都有原始部落群族繁衍生息。
嶧城境內陰平鎮的鐵腳山女媧峰、刺天峰、金陵寺境內的白山一帶都有原始人類的居住點。
那時是“新石器時代”,也是歷史所說的氏族部落時期,這一時期分兩個階段:一是母系氏族部落時期;一是父系氏族部落時期。在七千多年前也就是氏族部落達到比較繁榮階段,長江流域的河姆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都是有案可稽的事實。根據1978年濟寧大學師生在“北辛文化遺址(棗莊市滕州市東南三十五公里處)”、“紅土
埠文化遺址(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東北山峪中)”和“女媧文化遺址”的實地考察研究證明,“女媧就生活在七千年左右的嶧縣境內,實屬新石器母系氏族部落社會漸趨繁榮時期。”
從發掘的的農業生產工具如石鏟、石刀、蚌鐮、鹿角鎬、石磨盤等都可以看出當時已經創造出一套完備的耕耘、播種、收割、脫粒等工具,原始農業已初具規模。從發現大量的陶製的網墜均可以看出“北辛人”、“紅土埠人”和“女媧人”狩獵捕魚,從事農業生產的情形。又從發現的大量的罐、壺、盆、碗等盛器以及在這些器具上的紋、劃紋、堆紋符號等又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情形。在這個時期他們已經普遍使用了磨製的石器,在中國歷史上稱為“新石器時代”。此時的女媧人已由身披獸皮腰圍樹葉的時代進入紡織縫紉穿衣階段。那時有了農業、畜牧業,人們已會灑種穀物,打獵捕魚,還會燒制陶器,在上面繪製花紋,原始的紡織業也已出現,人們穿著獸皮的麻布衣服,會蓋簡易的圓形房屋,過著定居生活。他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著原始社會人類的物質文明,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寫下了自己光輝的一頁。
這就是中國歷史有名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那時是以婦女為中心,付女士生產生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備受尊敬。在這一時期人們過著平等自由的生活,沒有貧富沒有貴賤沒有階級之分。
根據古代史書記載:“女媧陵墓在嶧縣南二十里金陵山上。其山上平下圓,狀如雷鼓,四面光潔,似人工琢磨而成,女媧冢在其巔,
又有平石篆刻,不可識”。又據古篆,《述征記》云:“此山孤絕似陵,復以陵名,祀女媧伏羲於其上,當為女媧冢無疑。”又據《路史》註:“女媧生承匡山,在任城東南。此地接壤嶧境,復有皇母山,皆遺蹟。”根據南開大學江月啟教授對七千多年前的“紅土埠”遺址和“金陵寺女媧遺址”的周圍的地形地貌考證斷定“女娃就是此地氏族部落的一位傑出的領袖。”(選自原嶧城區區委書記在1996年5月舉行的女媧文化暨嶧城旅遊開發區研討會上的講話。)
在歷史的長河中,女媧的身影給人的感覺是撲朔迷離的,在全國範圍來看,東北的長白山,新疆的吐魯番,河南的南陽、靈寶、西華,四川新津、寶子山,山東的嘉祥縣,嶧城區陰平鎮刺天峰均出現了女媧遺址。為什麼會有那么多的女媧遺址呢?首先是東漢道教盛行之時的各地修道士的人工造神;其次是上述遺址中的人們強拉始祖以換取名利,但給後世子孫們考古、科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女媧氏被肢解、變形、重構的痕跡,決不能作為考證女媧行跡的憑證。單純作為學術考古研究,斷定嶧城區金陵寺山前就是“女媧遺址”。
金陵寺山前當地人們俗稱“四山子”,“四山子”在遠古時代就是古人活動的廣闊場所。在1970年2月原金陵鎮在山前建一所中學,也就是現在的“金陵寺中學”,在當時小山前施工時發現了大量的古人遺物,都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但由於人們不知道是女媧遺址沒有
保存下來(當時出土的文物上文已提到)。
聽當地八十多歲的老人講原小山的頂端是塊全石,俗稱“老鷹台”,它的方圓約有一百多平方米,上面保留著破廟的痕跡,也就是古籍記載的“爺娘廟”。宋朝慶曆四年修,到清朝嘉慶三年又重修,到1946年破廟上所有的磚石瓦塊被古邵大地主拉去建了學校。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連廟底的大石頭也被挖掘一空,只留下一個女媧娘娘的石像、蓮花座、石鼓等遺物,這也就是“爺娘廟”悲慘的結局。
原來古籍記載的石洞在山的北麓現還留有石洞的雛形。
山西面的女媧泉也在清朝末年乾涸,現還有一點殘跡,有古墓數所,從頁岩上也可以看出幾千年來地殼變動的痕跡。根據考古材料七千年前在“紅土埠”遺址、“北辛文化遺址”和“金陵寺女媧遺址”發生了一次強烈地震,震級達八級以上。這與考古研究古籍地形、地貌考察完全吻合。從206國道也可以看出岩石波瀾起伏的情勢,也可以想像當年大地震給女媧人造成的重大傷害,女媧帶領人們抗震救災的情形。
據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專家來對“紅土埠遺址”、“女媧文化遺址”和“北辛文化遺址”進行實地考察發掘,獲得大量實物標本,經放射性碳化測定為7300多年。他們斷定七千年前棗莊嶧縣金陵寺陰平一帶是夷族居住地,是母系氏族社會最繁榮的時期,是女媧生活的時代。三千多年後才出現了軒轅黃帝將其十子分封
於滕縣,直到殷末滅亡。
以上文字從地理、歷史、考古學角度充分證明了女媧生活的年代、生活情形、分布範圍、女媧遺址確切的地理位置。
三、女媧遺址實地考察記
當你從遠方乘車來到嶧縣南二十里地的金陵寺小鎮時,下了車向北走二百米就是全國著名的“女媧遺址”。
向北望去,一個小丘陵擋住了你的視野,當你登上丘陵放眼北望,就會使你頓時心曠神怡,再向北望去,丘陵起伏,連綿不斷,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等你轉臉向西時,那就會突然想起古籍中記載的幾句話:“女媧陵在嶧縣南二十里金陵寺山上。其上,上平下圓,狀如雷鼓,四面光潔,似人工琢磨而成,女媧氏冢在其巔。”當時你確實會感到眼前這座小山,上平下圓,狀如雷鼓,四面被草木所覆蓋,顯得優美無比。
請你收住眼睛,向腳下望,就可以發現面前的紅頁岩石,跌宕起伏,向大海里的波浪一起一伏。這就是著名的南開大學江月啟教授所考察的結果:“在七千多年前,此處發生的一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斷層。”看起來非常美麗,可想當年大地震給人們造成了多么巨大的災難。
這片古老的土地雖然養育遠古的人們,滋潤著萬物,但原始地層的結構在緩慢而劇烈地運動著,大地就在一瞬間發生了巨大的顫動。據史書記載當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焱而
不滅,水浩蕩而不息。猛獸食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也就像漢朝王充在《論衡·談天篇》中說:“使天柱折,地維絕,天不足西北,故明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從小山的東面用半個小時時間就可以登上山頂,此時你會頓感心曠神怡。遠遠向西南望去,微山湖水波蕩漾百舸爭流。近看良田萬畝,橫豎成行,碧綠如玉。再收回自己的眼睛,腳下只是一個幾百平方米的大深坑,南北長約一百多米。
據史書記載,原山頂的“爺娘廟”“女媧祠”“女媧冢”也就在於此。在宋朝慶曆四年建,清朝嘉靖三年復修,在民國年間被蔣介石的雜牌軍所破壞,解放後,石頭、瓦塊被古邵大地主孫茂遲用牛車拉到古邵東蓋了一所國小校,當時只留下方圓一百多平米的“老鷹台”(全石為底,也就是一百多平方的大石台),一尊女媧娘娘的石像,一個蓮花座,一個石鼓。女媧娘娘的石像蓮花座現保存在女媧遺址開發辦公室內。到了1968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在“老鷹台”上放炮墾石,把一百多平方米的全石“老鷹台”炸毀無餘,石頭也蕩然無存了。
你向北走就會發現一個石洞的雛形,那就是明朝《嶧縣誌》所記載的“嘉慶年間陷一穴,有人入其中,行百步,昏昧不敢前,鏇塞,倖存有殘碑記,宋慶曆四年,清嘉慶三年相繼在此修女媧祠,昔人俗稱‘爺娘廟’”。
你站在小山北面極目遠眺就會看到有幾個小山丘,最北有一大山特別大,當地人們俗稱“大山”,也叫“望仙山”,明清時期金陵寺鄉叫“望仙鄉”。從大山向南數分別是“二山子”、“三山子”、“四山子”,這“四山子”也就是女媧在七千年前所居住地。也就是你現在所站著的這座小山,此時你可能有點累,不防我們休息一下,我向你介紹一下女媧時代的小山。
物華天寶, ,七千年前的女媧山,在歷史的長河卻給以斑駁陸離的印跡。遙想那時岡巒起伏,溪水潺潺,整個小山被原始森林所覆蓋,鬱鬱蔥蔥,四季常青。山的四周有蒼勁挺拔的松柏樹,有綠葉紅乾的樟子松,有聳入雲天的野白楊,有曲曲盤繞樹幹的野藤,野桃野杏遍地是。大小動物穿梭其間,夏秋季節綠浪滾滾,松濤陣陣,綠草如茵,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片古老的土地在養育著母系氏族的先民們,他們在這片富饒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田野里刀耕火種,在樹林裡手執箭鏃骨梭奔勇追逐著野獸,在小河裡捕捉著魚蝦,老人們在簡陋的茅屋前磨製著石器和骨器,婦女們在編織著草蓆,縫製著獸皮,光著屁股的孩子們在樹林中採摘著野果子,還有的孩子們在河邊挑選著貝殼,土窯上青煙繚繞在燒制簡易的生活器皿。
昔日的女媧山,樹木遮住天,小溪流碧水,居此成神仙,所以女媧伏羲都成了始祖神。
那些曾經照耀人們走出野蠻與黑暗的文明之光,有的已在歷史的煙塵中灰飛煙滅 ,有的在歲月的長河中沉睡不醒。唯有女媧氏在天有靈,千載而不滅,綿延而不絕。她經歷了千百次的內憂外患和朝廷的興廢,雖然遭到了無情的破壞和毀滅,但她還是頑強地把根牢牢地扎在中國人民的心中。保持著女媧的頑強精神和不朽風格,成為一代又一代的有力的精神支柱。
掀開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我們每時每刻都能看到始祖們所進行的輝煌業績。作為我們後來人有責任去了解繼承弘揚其寶貴的文化遺產,使之成為啟迪人生前進的動力。如今的女媧山,滄海變桑田,悠久的人文景觀被歷史所破壞無餘,只留下一點蛛絲馬跡。在所剩無幾的人文景觀中,人們還可以窺出原始氏族社會的先民的豐功偉績。
你大約休息好了吧?請你站起身來向西走下小山,你就發現小山腳下有農民起石頭的小坑塘,當你走到山下站在坑塘內你就會發現古泉的痕跡,那就是當年的“女媧泉”發源地。遙想當年那水順流而下,發出嘩嘩的聲音,小魚穿梭其間,兩岸綠草如茵,別有一番情趣。聽老人們講著女媧泉還有動人的傳說呢。
女媧泉大約在清朝末年乾涸,人們看到的只是一點痕跡。
我們轉身再向東走,就可以看到像一個大廣場一樣的開闊地,這也就是女媧帶領先民們活動的場所,我們隱約看到黃白色岩石,幾個古墓、石坑等古蹟,走到此你會感到現代文明把七千多年的古蹟破壞無餘,真令人感嘆。
我們繼續向前走,走到小山的東面,你可以稍停一下,慢慢地看,眼前就會出現古墓的痕跡,大而長的石條被埋在土石之下,古墓坑到處都是,有單人墓,有雙人墓。由於放炮墾石,小山的北面已經成為一個小廣場,古墓的痕跡也已銷聲匿跡。請你面向北,眼前的小山就是“三山子”,原來小山上被草木覆蓋,古樹參天,眾多的墓葬群,使小山神秘而可怕,千百年來被“愚公們”移去了半座小山,而今已經瘦骨嶙峋,失去當年的景觀。
我們順著“四山子”和“三山子”中間的一條小道向東走就來到二零六國道。當你走上公路,你就會頓覺此處與其他處不同,大有古帝王陵之氣勢。據有關資料記載,此處是四千年前軒轅黃帝的第十子的封地,二零六國道的兩側葬埋了許多古代帝王的陵墓。請把目光轉向西面的小山坡就會看到古帝王陵墓的痕跡,腳下不時能看到古磚大型的石條,有的裸露在外面,有的被埋了一半,有的只剩下半邊墓坑。特別是明清時期有些古代帝王陵墓被破壞無餘,金陵寺村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者,他說他的爺爺曾在東山坡上拾到一個玉菸嘴,拿到嶧縣賣了一百塊大洋,回家後蓋了三間大瓦房,這三間大瓦房在他七歲那年因為修路拆除。
環顧小山之後,請你進入女媧遺址開發辦公室稍息,聽我講述一下小山前面的故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在1968年2月,當時的人民公社決定要在小山南面建一所中學,在施工期間挖出大量遺物,其中有大量的遠古人及動物的骨骼,有的骨骼已成為黑泥,還有石刀、石
鏟、粗製而簡易的盛水罐、盆等器物。由於當時人們不了解此處是“女媧遺址”,所以沒有保存下來。因此,我們斷定小山的南面就是遠古先民們的居住點,而已被大片的瓦房所覆蓋。可學校有時施工仍然還可以發現一些文物,學校院內到處都是寶,可就是沒有人找。例如學校內有一口井,在《嶧縣誌》上稱為“軒轅井”,井旁的一些石頭,有的磨製,有的打制,有的還有文字的痕跡,還有的有不同的花紋、花邊,還到處都可以看到古墓的痕跡。
我們可用原嶧城區區委書記牛家義在女媧文化暨嶧城旅遊開發研討會上的講話(1996年5月28日—31日)作結:“女媧是距今約七千年左右的母系社會部落首領,不時憑空創作的神話人物,她在父系社會之後經歷了男權社會長期迴避、肢解,而精神母體卻深深地積澱在後世人們的集體無意識之中。在男權真正風行之後,變形了的女媧氏記憶碎片在人類戀母情結的作用下重新組合,形成無所不能的神話人物。因此在女媧氏身上,累積了人類從母系社會到早期父系社會的文化積澱,承載了先民們認識自然、解釋自然和人類本身的思考。女媧氏之所以在近代沒有像炎黃一樣得到媒體的重視,亦是男權話語的慣性所致。作為中華人祖的女媧氏,其活動區域在魯南一帶,嶧城區的一些遺址提供了女媧氏的活動蹤跡。這些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源頭之一,應當引起充分重視、發掘、整理,使其地當今和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放出璀璨的異彩。”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女媧遺址”將會得到上級有關
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將會與青檀寺旅遊區組成一個有機的組成的部分。女媧文化這一偉大的古代文化遺產,將會進一步引起廣大幹部民眾的重視,女媧精神將會進一步鼓舞著人們去奮鬥。
▲附一、女媧文化暨嶧城區旅遊開發研討會
(1996年5月28日—31日)
女媧文化暨嶧城旅遊開發研討會於1996年5月28日至31日在嶧城召開,會議由南開大學主辦,嶧城區人民政府承辦。
提議開此會的是南開大學旅遊系江月啟、趙玉聽兩位教授。由區政協主任常樹標和南開大學副校長王大邃任籌委會主任,南開大學方面負責邀請學者和學術準備。到會的外地專家教授有:南開大學副校長王東方,藝術系寧宗一,中文系郝志達、蘇振鷺,旅遊系江月啟、趙玉聽,社會學系吳存存、陶慕寧、崔勝洪,天津師大祖曉梅,北京大學褚斌傑、楊乃喬,中國社科院樓肇明,青島大學孫文昌,華中師大韓世良,遼寧大學王延海等。新華社記者劉英茹,《中國旅遊報》國內部副主任楊小漣、美術編輯張坤等到會。山東省旅遊局黨委支部書記李志芳、副局長李光璧和王建榮副市長出席會議。
研討會由常樹標、李志芳、王大邃分別主持。王大邃致開幕詞和閉幕詞,區委書記牛家義提供了論文《女媧本事的演義》,區長徐廣余作了題為《開展旅遊資源、培植朝陽產業》的主報告,講述了嶧城區旅遊業發展的歷程、現狀和未來的構想。與會學者實地考察了女媧
遺址、萬畝石榴園、台兒莊古城等古蹟和景點,參觀了東方玩具集團公司等企業,並把女媧文化的探究與嶧城旅遊資源的深層次開發結合起來進行研討,提出了許多開發思路。
與會學者認為,由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三結合進行女媧文化和旅遊開發的探討,在國內尚屬首次,這一創舉有助於提高嶧城旅遊業的文化品位。省旅遊局領導和與會社會學者對嶧城區舉辦旅遊開發專題研討會和加速旅遊業發展的思路表示讚賞。希望嶧城把發展旅遊的重頭戲放在萬畝石榴園上,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還要注重文化遺產開發,以旅遊文化促進旅遊經濟發展,積極開拓旅遊市場,搞好與外地旅遊市場為對接,加入全省、全國乃至國際旅遊圈,使嶧城成為東方旅遊圈中的一顆明珠。對嶧城的奇麗景觀,旅遊帶動戰略和這研討會的成果,《人民日報》、《新華日報》、《中國旅遊報》、《大眾日報》和海峽之聲電台均作了報導。褚斌傑和樓肇明等著名學者撰文在學術刊物發表,提高了棗莊市嶧城在海內外的知名度。
附二、中共一城區委領導關於女媧的詩文
部落遺址—賈新章(中共嶧城區委副書記)
女媧是人不是神,氏族部落把跡尋。
抗震救災拯民眾,巾幗英雄第一人。
女媧陵—賈新章
歷代皇陵數金陵,寺北山頂葬墳塋。
千古一人女媧氏,敢貪鍊石補天功。
女媧冢—常樹標(中共嶧城區人大副主任)
金陵山勢若穹窿,史志載傳女媧冢。
洞穴深陷堵塞久,神廟廢圮草木盛。
東方愛神創婚姻,華夏始祖補天功。
桃花榴火祭神媒,雲煙繚繞霧朦朧。
附三:關於幾處氏族部落遺址的說明:
1、紅土埠文化遺址
紅土埠文化遺址位於嶧城區陰平鎮老汪崖村東北山峪中,耕土層之下九層有一長方台,遺址中心南北長二百五十平米,東寬約一百米,總面積約二萬五千平方米。
近幾年來採集到各類標本三百多件(片),有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骨錐、陶片、網墜等,中國科學院所派專家多次來此考察,考古獲得大量的實物標本,經放射性碳化斷代為距今七千三百多年,系母系氏族部落遺址,現已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土埠—常樹標
群山環抱馬泉流,泉畔發掘先民窟。
文化遺存九層厚,長方台地三百畝。
七千年前碧玉環,幾束骨錐珍文物。
石器陶片俯拾是,紅土埠前話運古。
2、北辛文化遺址
北辛文化遺址位於滕州城南三十五公里處有個北辛村,村北有田
地一塊名叫“寨牆裡”。這裡阡陌縱橫,禾苗肥壯,一片蔥綠,地下就是原始社會氏族部落遺址。遺址東南北三面臨水,隔河與龍山相望,地處平原與丘陵交接地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近山傍水。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在這塊富饒土地上耕耘、播種、狩獵、捕魚、繁衍生息。為了揭開“女媧文化遺址”和“紅土埠文化遺址”之謎,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專家來到此地,進行考古發掘,獲得大量的實物標本。經放射性碳素斷代,為距今七千三百多年之遺物,由於它具有獨特的文化面貌,被命名為“北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