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文明及其批判

貨幣文明及其批判

《貨幣文明及其批判》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振。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貨幣文明及其批判

書 名: 貨幣文明及其批判

作 者:李振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2-1

ISBN: 9787010084978

開本: 16開

定價: 39.80元

內容簡介

當代貨幣、資本與文明之間的深度結合,最終實現了貨幣化對整個生活世界的徹底改造。探究“資本”決定和影響下的本體論、認識論、文明價值論及其存在限度,已成為現代文明深省的核心主題。

“資本文明”與“貨幣文明”具有相互重合的歷史空間、邏輯線索和文明景象,“資本文明”以“貨幣文明”的形式獲得了普遍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日常性,“貨幣文明”已成為“資本文明”生成、擴張和普遍化的根基。因此,重新審視馬克思的《論猶太人問題》所隱含的貨幣文明批評思想,反思從貨幣到資本轉化的文明邏輯,深省資本強化邏輯對貨幣的鉗制,以及探究資本文明解構的現實可能,是深化馬克思資本文明批評思想及反思時代、參與時代、面向未來的必要工作。本書力圖在這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簡介

李振,1972年生,安徽渦陽縣人,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學碩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後。現為華東理工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都市文化和現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亞洲經濟和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文化所所長。在《人民日報》、《哲學研究》、《學術月刊》、《社會科學》、《天津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輯刊》、《國外理論動態》、《探索與爭鳴》等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社會哲學、經濟哲學以及德希達思想。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價值

一、資本、貨幣與文明的密切關聯:當代世界的突出主題

二、資本文明、貨幣文明的理論和實踐: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挑戰

三、資本文明批判:透視馬克思貨幣文明思想的根本視角

第二節 研究思路及內容

一、把握貨幣與人類文明演化的內在關係線索

二、“資本文明”、“貨幣文明”與“非貨幣文明”的深層比較

三、以“資本文明”反觀“貨幣文明”、“非貨幣文明”形態

四、以“(非)貨幣文明”透視“資本文明”的可能限度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歷史哲學方法

二、現象學方法

三、解釋學方法

四、解構與批判方法

第一章 猶太人與貨幣:馬克思貨幣文明思想的原型

第一節 猶太人問題:青年馬克思的貨幣文明思想轉向

一、猶太人:基督傳統的解構者

二、猶太人:貨幣文明的承擔者

三、猶太人問題:馬克思走出純粹理性、走向貨幣文明思想探索的重要場域

第二節 猶太人與貨幣:馬克思貨幣文明思想的原型

一、猶太人貨幣生活與“卑劣的實踐”

二、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類解放與經濟解放:解答“猶太人問題”的四種途徑

三、猶太人問題:貨幣文明視角下的透視與批判

第三節 猶太人與貨幣:現代資本文明的反省

一、猶太人:現代資本文明的享有者、推動者與維護者

二、猶太人:現代資本文明的解構者

三、猶太人與貨幣:透視資本文明發展的可能限度

第二章 貨幣與文明的原初關聯:貨幣演化的文明意蘊

第一節 從實物交換到一般貨幣:貨幣演化文明史

一、實物交換與實物貨幣:實物文明的典型形態

二、實物貨幣的文明制約:實物決定貨幣

三、從實物貨幣到一般貨幣:貨幣文明的轉換

第二節 貨幣化與文明祛魅:貨幣演化的文明主題(1)

一、貨幣神學:傳統文明的重要特徵

二、貨幣實踐:現代文明的強大魅力

三、貨幣科學:現代文明祛魅的重要標誌

四、貨幣中性:現代文明祛魅的重要形式

第三節 貨幣化與文明返魅:貨幣演化的文明主題(2)

一、貨幣拜物教資本拜物教:洞穿現代性的返魅命題

二、貨幣幻覺:貨幣神性的現代顯形

三、資本救贖:貨幣返魅的重要方式

第四節祛魅與返魅的當代循環:貨幣演化的文明主題(3)

一、當代貨幣文明:“聖與俗”的循環

二、當代貨幣文明:“實與虛”的循環

三、當代貨幣文明:“個體與共同體”的循環

四、當代貨幣文明:“有限與全能”的循環

第三章 文明元素與貨幣力量的深層勾連:資本文明的誕生秘密

第一節 從貨幣到資本:傳統文明的貨幣化轉型

一、商業文明:貨幣向資本轉化的邏輯起點

二、城市文明:貨幣向資本轉化的訓練場、推動器和集聚地

三、“黃金熱”:貨幣力量對傳統文明世界的改造

四、“地理大發現”:貨幣文明空間的全球化拓展

五、重商主義:貨幣文明向資本文明的初步轉變

六、政治變革:貨幣文明向資本文明轉變的制度保證

七、技術體系與貨幣力量的結合:資本文明的最終崛起

第二節 資本體系的多元共生:現代文明的深層建構

一、從商業貨幣到商業資本

二、從一般貨幣到貨幣資本

三、產業資本

四、金融資本

五、人力資本

六、社會資本

七、文化資本

第三節 從貨幣到資本:貨幣參與現代文明的深層邏輯

一、從貨幣到資本轉化的文明線索

二、貨幣對人的依賴性的驅逐與資本對“傳統文明主體”的系統改造

三、貨幣對實物價值的改造與資本對傳統實物文明的系統解構

四、貨幣時空:資本對“文明世界”的系統重塑

五、資本與文明相互融合:資本文明合法性的內在機制

第四章 文明形態與貨幣形式關聯的深層危機:資本文明批判

第一節 貨幣化與資本文明形式批判

一、作為“形式”範疇的貨幣文明

二、貨幣化極端形式與資本文明的深度關聯

三、貨幣文明的極化形式:資本文明的深度危機

第二節 貨幣化與資本文明性質批判

一、資本文明:貨幣與文明內在衝突的克服和強化

二、資本文明:貨幣文明發展的極端限度

三、資本、貨幣與文明關係的顛倒:資本文明批判的最終指向

第三節 馬克思資本文明批判的當代視野

一、資本文明的“主體邏輯”批判

二、資本文明的“結構化邏輯”批判

三、資本文明的“效用邏輯”批判

第五章 未來文明與貨幣關聯的可能:貨幣文明的解構

第一節 取消貨幣: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批判

一、原始共產主義與貨幣存在可能性的討論

二、貨幣禍害與未來文明可能

三、消除貨幣:“社會主義者們”的空想與馬克思的批判

第二節 自由人的聯合體與貨幣文明的徹底解構

一、勞動貨幣:未來文明的可能形式及其批判

二、自由時間:貨幣時間的超越

三、自由人的聯合體與貨幣文明的終結

四、未來文明:貨幣與文明原初關聯形態的復歸

第六章 社會主義與貨幣:馬克思貨幣文明思想的時代反思

第一節 社會主義與貨幣:資本文明的理論反思

一、社會主義與貨幣:馬克斯·韋伯的反思與參照

二、社會主義與貨幣:席美爾的反思與參照

三、社會主義與貨幣:回到馬克思是否可能

第二節 社會主義與貨幣:資本文明的實踐反思

一、蘇聯的經驗與教訓

二、當代中國的探討與啟示

三、當代資本主義貨幣危機的反思與啟示

四、社會主義與人類未來:貨幣文明的實踐地位

結語

第一節 貨幣文明難題: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回應

一、貨幣化:平等關聯的一種外在形式

二、貨幣化:自由實現的一種計算途徑

三、貨幣化:理性訓練的一種邏輯力量

四、貨幣化:價值實現的一種數量模型

第二節 貨幣文明的當代走向:遵循馬克思的指令

一、貨幣文明的程度和範圍進一步發展

二、貨幣符號的技術依賴、文化依賴特徵進一步凸顯

三、貨幣符號之間的張力與調節 功能進一步增強

四、“非貨幣文明”力量進一步積聚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