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榜王朝
正文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譯“雍籍牙王朝”;或“阿瑙帕雅王朝”;或“瑞帽(一譯瑞波)王朝”。1752年由緬族領袖雍籍牙(緬名阿郎帕耶)在貢榜(今瑞波)創建,故名。1752年孟族占領東吁王朝的首都阿瓦後,曾向雍籍牙勸降。雍籍牙拒不投降,以貢榜為基地,多次擊潰孟族大軍的進攻,從此軍威大振,各地首領紛來歸順,雍籍牙被擁戴為王。首先,他征服緬北撣族各土司和桂撣族(中國史書稱桂家),1753年攻占阿瓦後,1756~1757年又連續攻占卑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至此,除阿拉乾外,已基本上完成了緬甸的第三次統一。1758年遠征曼尼普爾,俘獲大批工匠和星相家,促進了緬甸的編織工藝、製造金銀首飾等技術以及天文學的發展。1760年遠征暹羅時病逝。雍籍牙在位時為緬甸的復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村長負責制,整飭社會風尚,推行法治,下令編著各種緬文法典,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和振興文學等等。F.恩格斯評價稱:“現今王朝的奠基人雍籍牙使帝國幾乎重新達到了它以前的版圖和舊日的強盛。”(《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93頁)緬王孟駁繼位(1763~1776)後,於1764年再征暹羅,1767年又攻克暹羅王都。1768~1775年,暹羅人民在達信的領導下,把緬軍全部逐出暹羅國土。這是暹羅從防禦轉為進攻的轉折點,從此緬暹戰爭每戰都以緬甸失敗告終。孟雲執政時(1782~1819),興修翁民梨和難陀湖等水利工程,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1783年遷都阿摩羅補羅。1784和1803年曾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兩次社會調查。據1803年的全國普查,當時有城鎮 188座、鄉村5885個、人口 227萬人,並詳細記錄了當時農民的土地面積、作物產量、貿易和賦稅等情況,為國家的稅收和勞役來源提供了依據。他進行宗教改革,使對立的教派團結統一,並蒐集歷代碑銘。他在發揚本國古代文化的同時,也注意吸收外來文化,派遣留學生到印度去學習研究有關醫學和各種科學,並把與此有關的一百多種孟加拉文、那加利文和梵文典籍譯成緬甸文和巴利文。當時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學者,使緬甸的文化包括史學、法學、文學和考古等各個領域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同鄰邦各國建立了睦鄰的友好關係。中緬兩國雖在乾隆年間發生過戰爭,但自1769年停戰議和後,直到孟雲時期,兩國使節往來頻繁,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潮。孟雲時期是貢榜王朝的黃金時代。
繼孟雲的孟既執政(1819~1837)不久,英國於1824年發動第一次侵緬戰爭,迫使緬甸割地賠款(見英緬戰爭)。1829年孟既詔令編寫《琉璃宮史》。這部史書記事從遠古到1754年,是緬甸最著名的標準史書之一。在敏東王執政(1853~1878)時,大力提倡宗教,1871年召集高僧2400人,舉行第5屆佛經結集大會,鐫刻經文的石碑達729塊,馳名於世。又進行種種改革措施,史稱敏東改革。此時緬甸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但腐朽的封建主義制度和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阻礙和破壞了它的發展。
貢榜王朝因多次遠征曼尼普爾,不斷對暹羅用兵,使農業受到嚴重破壞,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宮廷內部又不斷發生爭奪王位的政變。這些因素從內部動搖了它的統治,也給英國滅亡貢榜王朝提供了條件。自1785年阿拉乾併入緬甸後,英國就竭力煽動阿拉乾脫離緬甸,唆使逃亡到孟加拉的阿拉乾武裝部隊經常在邊境製造糾紛,挑起武裝衝突。在曼尼普爾和阿薩姆,英國也施用同樣的挑釁手法,製造邊界糾紛,對緬甸施加壓力。自1824年起,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變緬甸為其殖民地。1885年貢榜王朝滅亡。